匈奴 然而,匈奴仍屡屡背约南侵,成为汉朝一大边患。匈奴又一次分裂,成为南北二部。304年,匈奴刘渊建立政权,民族共同体开始瓦解,逐渐汉化。淳维被认为是匈奴始祖,是夏桀的儿子。部分学者根据《史记》记载的后半段文字,认为匈奴原是山戎、猃狁、荤粥。而何星亮则认为匈奴人崇拜太阳,认为太阳是天之骄子。蒙恬守北防五年,匈奴慑其威猛,不敢再犯。汉朝与匈奴进行大规模战斗。汉初前201年,韩王信被迫投降匈奴。
班勇 翌年,朝廷遣敦煌太守张朗率河西四郡兵3000人,命班勇发诸国兵4万余人分道击匈奴,迫使匈奴势力退出天山以南。其间,班勇出南道,张朗出北道,因张朗贪幼冒进,班勇后至,朝廷以班勇延误战机,下狱,后免。朝廷仅接受了班勇的第一条建议,没有派兵进驻楼兰。汉军捉住了北匈奴单于的堂兄,班勇让车师后王加特奴亲手斩之,致使后王不可能再投靠北匈奴。北匈奴单于大怒,亲率骑兵一万多人进攻车师后部报仇;班勇遣部下曹俊支援加特奴。
班超 班超就是在这次战争中初露头角。班超料定必有北匈奴使者来到,从中作梗,这个估计从鄯善的接待人员口中得到证实。班超立即召集随员36人计议,决定夜袭匈奴使者。汉明帝十分赞赏班超的果敢行为,正式任命他为军司马,让他继续完成使命。汉章帝无奈,下令撤销西域都护府,召班超率部回朝。班超十分感动,遂决定继续留在西域。汉章帝先后派徐干、和恭领兵出塞,并任命班超为将兵长史。九月,班超因病亡故,终年71岁。
张骞 汉武帝时期,为联合大月氏以夹攻匈奴,遂募使使大月氏,张骞以郎官应募。张骞没有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住了一年只好东返归国。因匈奴内部发生了内乱,张骞乘机逃出。张骞到达乌孙,劝说乌孙东返曾被匈奴强占的故地,乌孙没有答应。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使汉朝同西域36国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开辟了中西通商道路“丝绸之路”。张骞墓在今城固县西博望乡,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松 徐松,中国清代地理学家。由翰林督学湖南,因事遣戍伊犁,赦还,官至礼部郎中、陕西榆林知府。在翰林院时,入《全唐文》馆,任提调兼总纂官。西域水道,章学诚向无专书,遣戍伊犁期间,遍游天山南北,详记山川曲折,博稽载籍案牍,成《西域水道记》,并附之以图,对研究新疆及其附近地区历史地理情况极富参考价值。又撰《新疆事略》,于城垣建置、关隘险要、满汉驻防、钱粮兵籍,言之甚详。后人集其遗文为《徐星伯先生小集》。
裴矩 隋炀帝即位后,矩甚受重用,参掌朝政。裴矩一生最重要的活动是为炀帝经营西域。裴矩尽力搜集西域各国山川险易、君长姓族、风土物产等资料,绘画各国王公庶人服饰仪形,撰成《西域图记》3卷,并别造地图,注记各地险要,献于炀帝。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炀帝,任裴矩为尚书右仆射。化及败,矩转事窦建德。裴矩80岁精明不减,历事诸主,均受礼遇,以熟悉故事,常受咨询。
车师 汉武帝初通西域,车师常替匈奴当耳目,并攻劫汉使。汉遣侍郎郑吉屯田渠犁,立军宿为车师王,迁其一部分国人于渠犁。自此车师分为前、后部。莎车王莽时,由于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处理失当,车师前、后部王屡遭...害,遂叛附匈奴。元帝初元元年(前48),又屯田于车师前部国都附近。王莽时,车师前、后部叛附匈奴。后车师兼并邻近小国,仅余东且弥、卑陆、蒲类、移支,与前、后部共称车师六国。
莎车 莎车,西域古国名。王莽时,西域大乱,南北两道诸国都臣属于匈奴,唯莎车王延仍臣属于汉。东汉初,康率旁国拒匈奴,保卫汉代故都护吏士家属千余口,被拜为汉莎车建功怀德王、西域大都尉。明帝永平四年,于阗王广德攻破莎车,擒贤...之。章帝时,班超在西域,莎车复与龟兹连兵攻超。章和元年,超大破莎车,莎车遂降。安帝时,西域又乱,莎车先属于阗,后附疏勒。顺帝永建二年,班勇复平西域,莎车遣使贡献。
鄯善 鄯善,西域城郭国,属都护。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四年,鄯善王安遣使入朝贡献。安乃再次上书请置都护,光武帝仍不允,鄯善只好向匈奴称臣。后来鄯善兼并了小宛、精绝、且末等小国,南道诸国唯鄯善、于阗最大。明帝永平十六年,汉遣假司马班超出使鄯善,恰好匈奴使者也来到,鄯善王广不知所从。延光三年,西域长史班勇因鄯善王最先归附,特加赐他以三绶。四年,鄯善出兵助勇击破车师后部,西域遂平。
乌孙 乌孙国首领称为“昆莫”或“昆弥”。昆莫年老,令细君改嫁其继承人岑陬,公主不肯,向朝廷请示,汉帝为同乌孙共灭匈奴,令公主从其国俗。解忧留居乌孙达五十年之久,先嫁岑陬,未生子女。汉昭帝时,匈奴与车师并力侵乌孙,解忧上书请汉救援,汉公卿议救未决,值昭帝去世。本始三年冬,匈奴单于自将数万骑击乌孙,有所虏获,将还师,逢大雪,人民畜产损失十之八九。白乌库吉说乌孙与阿史那一名解跳跃,源自萨满教跳神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