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海上远航,郑和下西洋,这里的西洋指哪些地方? 在永乐三年,即公元1405年,一支庞大的远洋舰队从大明离开,驶向未知的大海远方,此时,在船上的众人们可能不会想到,他们正在进行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海上远航,他们的事迹,将载入史册,被世人传颂。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远航家,郑和与他的七下西洋,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永乐三年,郑和首次奉命下西洋。
为何永乐大帝下西洋的同时也搞海禁?关键得看禁的是谁的海上贸易 在大家通常的观点里,朱棣执政的明代永乐朝,以及与之一脉相承的洪熙、宣德两朝,有郑和七下西洋,应该是一个对外非常开放的时代。然而,翻开历史的尘扉,我们会发现,永乐朝的海禁实际上格外严格。
乾隆大寿曾收到一件寿礼,听到宝贝名字后,乾隆:拖出去往死里打 乾隆皇帝在过60大寿时,曾经有官员送其一件全金打造的至宝。然而,当乾隆皇帝听到宝贝名字的时候,居然气得大怒,直接下令将该官员拖出去痛揍,并摘了其头上的顶戴花翎。乾隆36年即公元1771年,乾隆皇帝迎来了自己的60大寿,对于乾隆来说,自己是天之骄子,平时都要享受顶级待遇,60大寿更应该办的辉煌隆重。
李鸿章最有历史价值的一封信,境界超越时代,为何改革仍失败? 第二次...战争中,清朝名将僧格林沁和胜保惨败于英法联军,这让清廷内部以恭亲王奕,文祥为代表的进步大臣逐渐意识到几个问题。几乎与此同时,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地方大员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明末的国产火器已经落后西方,文臣却指望靠「 ”仁义”御敌 1626年正月,席卷辽东的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再度起兵,兵锋直指扼住辽西走廊咽喉的明宁远卫城。此战中,袁崇焕督师明军,以火器对抗满洲精兵,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史称宁远大捷。
路径分化:近代中日两国的早期改革发展异同 中日间的关系对比,是永远不可能跳开的话题。两国在古代就一衣带水,彼此不断联系而都定期会关注对方。到近代,两国也都受到西方世界的巨大冲击。双方也几乎同步做出反应,施行了一系列著名变革。早在努尔哈赤起兵反明的阶段,满洲在思想政治层面都比较落后原始。努尔哈赤创设的八旗制,本质上是将打猎的临时人员编组方式,固定为行政与作战编制。
「 ”康乾盛世”:闭目塞听二百年,中国落后世界更加明显! 中英战争爆发后,中国遇到了前所未见的强敌,当时很多人感叹他们遇到了「”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的「”强夷”。这些强夷不仅有强大的武力,而且还有高度的文明,此乃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真实含义。这当然是站在我们自己立场上,即站在传统中华文明立场上所发的感慨。此时全世界正在大变——实际上,全球化早在15、16世纪大航海时代就开始了;而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中国,则要到19世纪。也就是说,世界早在发生巨
为什么清朝禁止基督教传播?教皇要求中国人放弃孔子和祖宗 康熙和教皇,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一个是清帝国的君主,一个则是基督教的至尊,这两人按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就是这样两个毫不相关的人竟然因为中国传统礼仪问题撕得不可开交,吵得头破血流,康熙皇帝甚至下令禁止传教士们来华进行传教工作并中断了中国和西方的联系,一直到一百年多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大炮才轰开满清的大门。其实这是个传教的问题,也是一个要上帝还是要祖宗的问题。
为了学礼仪,看把旧日本海军军官逼成了啥样? 旧日本海军自建立以来就极为重视对军官素质的培养。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立海军兵学校,招收国内优秀学生入校学习,还选送优秀学生出国留学深造。除了...知识外,由于海军任务的特殊性,海军军官们还要学习各种西式礼仪,以便于和外国人士进行交流,其中学习如何吃西餐以其餐桌礼仪是重点培养的项目。
100多年前的日本人种改造理论,分析得头头是道,你怎么看? 今天说一段日本改良自身人种的历史。日本人祖先,源自这两种人种一、背景:日本人也曾自渐形秽大家知道,19世纪明治时期前的江户时期,日本还是一个闭关锁国的落后国家。1853年,美国海军将军佩里开黑船在日本登陆,打开了日本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