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垂慈,顿消疾患·观世音菩萨灵感故事选 菩萨垂慈,顿消疾患·观世音菩萨灵感故事选祥云法师何桂清女居土,现年五十一岁,原籍河北,曾受过中等教育。目前他们仍然卜居在基隆市兆连庄八巷二号的官舍。因此,她乃极力镇定,用最恳切的心情,默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祈求菩萨哀悯救拔,连续半月,未敢间断。她这才恍然有悟,知道是观音菩萨显圣,解救了她的苦难。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选(鼻血如泉涌,诵圣号立止) 六神无主之下,我哭了,喊出一声∶南无观世音菩萨!(俊儿四、五岁即会礼佛念佛,近半年来,晚上都由他负责烧香供佛、拜佛。)我遂合掌恭敬,跪在床边,一心一意的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又念了好一会圣号,发觉俊儿两个鼻孔都被血块堵死了,外子说天亮再带他到耳鼻喉科去清洗。俊儿吐了一大堆黑黑的血块,拉出来的大便也是黑色的,这些都是那天流鼻血时,自喉咙咽下的血,可见当时血流得多凶。
[专家点评] 明 鎏金铜观音坐像 [专家点评]明鎏金铜观音坐像这件明鎏金铜观音坐像高33.5厘米,观音坐石上,一足跏趺,一足下垂,腰肢纤细,面相华妍。左右衣带,绕臂几经转折,又从身下翻出,飘然欲动。手指如兰吐蕊,尤引人注目,令人联想到晚唐、两宋大如真人之木雕菩萨像,风神气度极为高雅。从此像不难看出其间继承、嬗变之迹,因其确实保存了前朝较多优美特征。观音本身以外铜质呈本色,对比之下,更加突现金身之光明庄严,身前之佛经及侍前童子均已散失。
[专家点评] 清康熙 景德镇窑五彩人物观音尊 [专家点评]清康熙景德镇窑五彩人物观音尊康熙五彩人物观音尊高45.4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4.5厘米。这件观音尊...精细,胎质细密,釉面纯净、造型端庄,施彩较浓厚、艳丽,人物衣着的色彩搭配丰富鲜艳,在周围红绿相间的山石树木映衬下,和谐一体。施彩中多处使用了蓝彩、黑彩和金彩,更显其华贵。因落“大明成化年制”款,应为康熙中期后作品。
[专家点评] 明天启 南丰白地酱彩梅花纹观音瓶(一对) [专家点评]明天启南丰白地酱彩梅花纹观音瓶(一对)明天启南丰窑白地酱彩梅花纹观音瓶(另面)明天启南丰窑白地酱彩梅花纹观音瓶(另面)明天启南丰窑白地酱彩梅花纹观音瓶(另面)明天启南丰窑白地酱彩梅花纹观音瓶(口沿)明天启南丰窑白地酱彩梅花纹观音瓶(底足)这件明代天启南丰窑的白地酱彩梅花纹观音瓶(一对),高17.5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5.8厘米。
[专家点评] 南宋法常 观音像 [专家点评]南宋法常观音像观音像(细部)此为法常的《观音像》,纵约173厘米,横99厘米。此图中的主角,曾被日本美术史家矢代幸雄誉为“幽婉的梦幻般的白衣观音”,端坐于溪边的岩石上,神态端庄,作冥思状。观音慈眉善目,表情安祥,令人肃然起敬。法常为南宋画家。法常是名僧,俗称李(一说薛),号牧溪,生卒年未见记载。其作品大部分流传到日本,对日本的绘画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专家点评] 清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人物纹观音瓶 [专家点评]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人物纹观音瓶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人物纹观音瓶(另面)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人物纹观音瓶(另面)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人物纹观音瓶(口沿)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人物纹观音瓶(底部)这件康熙青花人物纹观音瓶,高13厘米,口径3.5厘米,底径3.7厘米。造型挺秀灵巧,小器大样,气韵不凡;纹饰笔法娴熟凝练,内容高雅。琴对知音,钟子期与伯牙的故事千古承传流唱。论把玩之珍之雅,莫过如此。
[专家点评] 清 黄杨木雕观音 [专家点评]清黄杨木雕观音这件清黄杨木雕观音,高23.5厘米,底径6.1厘米。观音长身玉立,赤足,身披天衣,高挽发髻,胸垂璎珞,右手捧经卷,左手拢衣角,身形微侧转,衣袂轻扬,于不经意间显露出神采。其面容安详,微合双目,如入物我两忘之境,澄明一片。人物肌圆骨润,体态呈“S”型,庄严中不失女性的妩媚。衣纹的处理繁复而华丽,将衣衫的质地、垂感等都很好地表现出来,成为此雕像中最精彩的部分。
汉传佛教造像艺术发展分期及风格特征(下) 汉传佛教造像艺术发展分期及风格特征(下)二、步人衰微之期世俗化开启时代——五代、两宋唐代以后,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后期。随着政治与经济的衰落,佛教造像艺术开始由盛转衰,步人了衰微期。北宋和南宋统治地域大多为...所居,由于统治者都注重发展和保护佛教,两宋的佛教和佛教造像艺术得以在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宋代佛教造像以写实著称。由于写实手法的高度发展,宋代造像因此普遍体现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风格特征。
千年古刹遭毁至今成谜,重建为4A景区,却一直不收门票! 在山东德州市庆云县城北部有一座规模浩大的寺庙,名为海岛金山寺,初听此寺的人想必大多都会对其产生这样一种联想:一望无际的大海上飘浮着一座孤岛,岛上矗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但是,庆云县并不靠海啊!根据记载,庆云海岛金山寺始建于隋代,距今可考证的历史有1400多年,据称古时寺庙的确是建在一座河水环绕的孤岛之上,因此而得名海岛金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