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禅师棒喝秀才:我不是佛 有一天,一个范秀才久闻赵州禅师的大名,就往赵州禅师卓锡的寺院。>赵州禅师用严肃的口气说道:“难道你不懂得君子不夺人所爱的道理吗?”>赵州禅师大声喝道:“我也不是佛!”他看看赵州,却不理睬。>赵州听后,忽然上前打了这个秀才一巴掌。>赵州禅师说道:“我打你等于没有打你!”
马祖的故事 怀让禅师听完后,就拿了一块砖在马祖旁边用力地在地上磨。>马祖哑口无语。>玄意诙谐>禅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觉悟,自然也有玄意与诙谐的一面,下边两个故事便可为证。>弟子问禅,赵州却让他去洗涮碗碟,这里面包含了禅的奥秘。据说,那和尚听了赵州的话以后,他彻悟了。
粥与茶 粥与茶赵州禅师非常注重生活的佛教,他处处都从生活中表现他的禅风。>赵州禅师再问道:“吃过茶没有?”>赵州禅师听后,故作大惊道:“你怎可如此冤枉我?自你来此,你每天拿茶来,我为你喝!你端饭来,我为你吃;你合掌,我低眉;你顶礼,我低头;哪里一处我没有教导你?怎可胡乱冤枉我!”>学僧听后,用心思想,赵州禅师道:“会就会了,假若用心分别,思惟则离道远矣!”今日修道者,只重生死,不重生活,实离道远矣!
唐代从谂禅师公案 001吃茶去唐代从谂禅师,俗姓郝,曹州郝乡人,幼年出家,不久南下参谒南泉普愿,学得南宗禅的奇峭,凭借自己的聪明灵悟,将南宗禅往前大大发展了一步。以后常住赵州观音寺,人称“赵州和尚”。>这便是千古禅林法语“吃茶去”的来历。>这些都是源自赵州和尚“吃茶去”的公案。
赵州公案‘无门关’二则 赵州公案‘无门关’二则净慧[编者按]2010年8月31日上午,邢台玉泉禅寺秋季禅修法会刚刚圆满,德国本笃禅修中心参访团一行二十人,来到玉泉禅寺,拜访净慧老和尚。老和尚为德国客人随缘开示“无门关”。在诸多公案之中以赵州和尚的“无”字公案最着名。在宋朝有一位宗杲禅师,他一生专门提倡赵州的“无”字公案。“无”字公案成了禅门的一关,所以又叫做“无门关”。
胡钉铰悟道因缘 胡钉铰悟道因缘胡钉铰,原名胡令能,圃园隐者,少为负局(磨镜)、锼、钉之业,善咏诗,好参禅,世人皆称胡钉铰。一日,胡钉铰往参镇州宝寿沼禅师。胡钉铰大惑不解,说道:“和尚莫错打某甲。”胡钉铰被打之后,便前往赵州,参礼赵州和尚。胡钉铰一听,言下有省,踊跃礼谢。
禅师故事四则 坦然禅师的故事坦然禅师,不知何许人也。坦然禅师悟道之后,便留在慧安国师的身边,而怀让禅师则依照慧安国师的建议,前往曹溪参礼六祖。后听说池州南泉普愿禅师道化日隆,赵州禅师虽未受戒,便以沙弥的身份,前往参礼。初礼南泉,适逢南泉禅师正在丈室中休息。赵州禅师一听,豁然大悟。于是前往嵩岳琉琉坛受了具足戒,之后,又重新返回南泉禅师座下。慈镇禅师听了这话以后,拍手叫好。
吃茶去——禅门公案(一) 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在这个禅院主持40年,有着“吃茶去”、“庭前柏树子”等几桩有名的禅门公案。最有名的就是“吃茶去”公案。赵州禅师称呼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赵州禅师说:“吃茶去!”对“吃茶去”这三个字历来也是见仁见智的,这三字禅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也从而奠定了赵州柏林禅寺是“禅茶一味”的故乡的基础。
禅门公案——老僧只管看 禅门公案——老僧只管看问:“二龙争珠,谁是得者?”赵州禅师,法号从谂,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其证悟渊深、年高德劭,享誉南北禅林并称“南有雪峰,北有赵州”,“赵州眼光烁破天下”。赵州禅师住世120年,圆寂后,寺内建塔供奉衣钵和舍利,谥号“真际禅师”。
禅师故事四则_中国佛教故事网 坦然禅师的故事坦然禅师,不知何许人也。之所以称之为密用,是因为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他人言说,同时他人亦不可替代。坦然禅师悟道之后,便留在慧安国师的身边,而怀让禅师则依照慧安国师的建议,前往曹溪参礼六祖。初礼南泉,适逢南泉禅师正在丈室中休息。赵州禅师一听,豁然大悟。于是前往嵩岳琉琉坛受了具足戒,之后,又重新返回南泉禅师座下。慈镇禅师听了这话以后,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