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南京临时 ...

南京临时...,中国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南京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12月29日,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南京临时...颁布了具有宪法效力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精神。十国南京临时...成立后,列强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不断对它施加压力,并扶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以扼...革命。

邓演达

邓演达,中国民主革命活动家。1920年到福建漳州统率新组建的粤军宪兵队,从此成为孙中山民主革命事业的积极追随者。参与黄埔军校的筹办工作,并任军校教练部副主任兼学生总队长。后因遭排挤,被迫辞职,前往欧洲游历。1926年1月回国,参加中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候补中央...,同时担任黄埔军校教育长。1931年被蒋介石逮捕,11月29日被秘密...害于南京。其著作编为《邓演达文集》等。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1924年10月,黄埔军校创设教导团。1926年3月,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各军办的学校合并,改名为中央...政治学校,归属中央......会领导。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分裂,于是在广州、武汉和南京分别出现了三所黄埔军校。1929年9月10日,校长蒋中正以国民...名义,改称学校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

蔡锷

1902年11月,蔡锷又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蔡锷虽未参加同盟会,却受到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的影响,暗中与同盟会保持联系,对革命党的活动给予同情和协助。蔡锷任全国经界局督办。最初,蔡锷对袁世凯抱有幻想,认为他“宏才伟略,群望所归”。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使蔡锷气愤已极,他决心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1915年11月,蔡锷秘密离京赴津,旋以治病为名东渡日本,后经台湾省、香港、越南,于12月19日抵达昆明。

曹锟

1919年12月冯国璋逝世后,曹锟成为直系的首领。1923年6月,曹锟派人对黎元洪进行恐吓,迫使黎元洪逃往天津,又派王承斌将黎元洪乘坐的火车在天津杨村站扣住,直到黎元洪交出大总统印并签署辞职书后才放行。1923年10月10日,该宪法由曹锟颁布实施。曹锟就任大总统后,直系的实权转由吴佩孚操控。1938年5月17日,曹锟在天津因肺炎而病逝。因其保持民族气节,国民...主席林森在1938年6月14日追赠曹锟为陆军一级上将,并发布褒扬令。

徐世昌

徐世昌,中国清末官僚,北洋...总统。1879年徐与袁世凯结为盟兄弟,得袁资助北上应试。辛亥革命爆发,徐力主起用袁世凯镇压革命。1914年5月袁世凯任命徐世昌为国务卿,冯国璋次年袁公开推行帝制,徐以局势难卜求去,退居河南辉县水竹村。因要求讨袁护国军停战议和遭到拒绝,徐任职仅一月即力荐段祺瑞继任。1918年10月徐世昌经皖系操纵的安福国会选举为总统。在北洋军阀各派系的斗争中,徐世昌惯以元老身分和居间调和者的角色因势操纵。

冯国璋

冯国璋冯国璋,直系军阀首领。后由聂推荐任中国驻日本使臣裕庚...随员。回国后,以在日考察所得呈送袁世凯,由此成为袁编练新军的得力助手。护国战争爆发后,与赣浙等省联名电袁速行取消帝制,主张未独立各省另树一帜。1916年10月被国会选举为副总统,成为直系军阀首领。张勋复辟失败后任代理大总统,与国务...段祺瑞的权力之争日益加剧。1918年10月,被段控制的安福国会以代理总统期满为由赶下台。次年春退归河间故里。

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由此成为全面控制北京中央政权和部分地方政权的政治...集团。次年,孙中山反袁起义失败,袁世凯当选为正式大总统,北洋军阀进入鼎盛时期。不久,袁世凯称帝败亡,北洋军阀一分为三,形成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三大派系,为争夺北京中央政权和各省地盘展开激烈角逐。12月,退回关外的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所部列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北洋军阀历史宣告结束。

护国战争

编云南陆军为护国军第一、二、三军,由蔡锷、李烈钧分任第一、二军总司令,统兵出征;唐继尧兼任第三军总司令,留守云南,护国战争正式爆发。洪宪帝制护国军以夺取四川为首要目标。3月15日,陆荣廷宣布广...立,护国战争达到...。7月14日,唐继尧通电撤销军务院,护国战争宣告结束。护国战争推翻了洪宪帝制,埋葬了袁世凯,具有革命进步意义。

洪宪帝制

洪宪帝制,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10月6日,参政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国民代表一律“赞成”君主立宪,并推定参政院为国民大会总代表,上书推戴袁世凯为...皇帝。袁帝制自为的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众叛亲离,内外交困,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