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临死前最后的选择,使得满清能够统一并统治中原三百年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一心想做一个好皇帝,成为明朝的中兴之主。可由于他的能力和性格的问题,他的政策朝令夕改,错误百出。使得他统治下的明朝烽烟四起,民不聊生。满清和流寇造成的内外交困使得国运一天天的衰退。他最后无法挽回明朝灭亡的命运,无可奈何的吊死在煤山。总的来说,大家对崇祯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大家一提起他,认为他还是个尽心尽责的皇帝。他少年即位,诛...权宦魏忠贤。在位期间,兢兢业业,一心治理天下。
大臣:陛下,你为什么藏私房钱?宋太祖:我要买地呀 西边的雁北地区包含今天的陕西大同市及朔州市,因为在雁门关以北,所以叫雁北地区。幽州和云州是抵御北方民族的锁钥上述两种局面对于中原农耕政权来说,是极其危险的。秦汉时期中原修筑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幽云十六州被划入修建范围之内。秦时在此地先后设立渔阳、上谷、右北平等郡、汉朝时设立涿郡、代郡、上谷郡等郡,将此地作为抵御和进攻匈奴的前沿阵地。
广府人的先祖赵佗:被越南人视为开山鼻祖,至死不忘自己是中原人 后来河北人赵佗建立了南越国,东西万余里,国力强盛。虽如此,这位广府人的先祖,至死没有忘记自己中原人的身份,虽然他出于民族融合的需要,常常以蛮夷身份示人,但他从未想过独立,即使称帝,也只是与中原王朝斗一时之气,只要皇帝派一介之使好言抚慰,马上又和好如初。赵佗塑像平南越后,南征军就地安置赵佗本是赵国贵族,河北真定人。赵国灭亡后,为秦国效力。
武将高琼:澶渊之盟功劳不亚于寇准,带动高家在两宋长盛不衰 事实上,武将在澶渊之盟的所起的作用是文臣无法替代的,尤其是武将高琼起了关键作用。若以功绩论,澶渊之盟,寇准是首功,高琼则居其次。在澶渊之盟前,高琼的职务是殿前都指挥使,这是北宋禁军最高统帅之一。
一代雄主拓跋珪,15岁创建北魏并几乎统一中原,为何被儿子 ... 死? 此时,拓跋珪虽然年纪很小,但内心底一直期待着能复兴代国,以洗刷亡国之耻。同年,拓跋珪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然而,就在拓跋珪准备彻底消灭后燕,进占整个中原之际,他却遭到亲儿拓跋绍的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贺氏被拓跋珪强纳为妃,并生下拓跋绍但...熏心的拓跋珪根本没有听从母亲的劝告,随后便派人暗...了姨夫,并将姨母贺氏强行纳入宫中。
历史上「 ”五胡乱华”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古代史书刻意不提? 其中有一段比较特殊的历史,西晋灭亡后的一百多年的一段时间,有学者把这段时期叫做中原陆沉,又有人称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上的整个民族的没落时期,历史书上都很少有记录,那么这段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在历史上会没有什么存在感?
满洲入主中原,那么少的兵,怎么布防才守住276年的国运?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五《兵志》所载:全国各地驻防八旗兵九十处,总计兵额12万3893名。计盛京驻防25处,兵额1万8652名。吉林驻防10处,兵额9960名。黑龙江驻防6处,兵额1万1047名。直隶驻防18处,兵额1万6956名。直省(各省)驻防20处,兵额4万7126名。新疆驻防11处,兵额2万零98名。
彩云之南,云贵高原的政权是如何与中原王朝共生共存? 中原文明圈之外的地区在这样的趋势下,中华文明周遭的原生文明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我们接下来的描述呢,就会将云贵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政权联系起来,以中国历史为脉络,梳理清楚在西南地区建立的政权和产生的文明。蜀汉政权就与西南的部落政权发生了冲突。之后的几百年里,云贵地区都是这样的政治形态,由部落盟主领头,表面上追随中原王朝,实际上互不干扰。
古代间谍,潜伏南宋数十年,被人揭穿却无人相信 一说起间谍,大家似乎首先想到的就是曾经的军统特务,或者地下党工作者这一类现代间谍,往往哪里有战争,有国家之间的博弈对决,哪里就会有间谍,在古代也是如此,比如南宋时期,就曾经有一个叫刘蕴古的金国间谍,曾经在南宋潜伏数十年,甚至有人揭穿他的时候皇帝都不相信。在1161年的时候,他开始化身为珠宝商人,从金国进入南宋,也正是这样贱商的身份,他没有让人怀疑,取得了很多南宋人的信任。
历史上西晋灭亡的惨烈程度远超过靖康之耻,为何后世却很少提起? 在中国历史上,朝代的更替非常频繁,很多王朝都很难度过三百年的「”魔咒”。提到王朝的更替,便免不了说到亡国之痛,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多历史爱好者认为,凡是...统治的王朝都是能够让人接受的,可如果是边境少数民族入侵而导致中原王朝的灭亡,并且任人统治,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和谐的情绪,如北宋的「”靖康之耻”,元朝和清朝的统治,在历史上的评价其实并不高。历史上北宋亡国所遭受的耻辱实在是难以启齿,皇帝被俘并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