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袍加身——历史上最高明的夺权 与征伐南方同时进行的,还有另一条战线上的战争。这就是赵匡胤削夺手下将领的兵权。说这是一场战争,一点儿也不夸张,在历史上,因削夺开国将领兵权而流的血实在是太多了!锻炼赵匡胤成长的五代时期,虽然仅有五十多年,却先后出了十四位君主,军队和将领在政权更迭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也分获了巨大的好处。赵匡胤当年参与过拥立后周太祖郭威的行动,自己也是靠着手里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才登上帝位的。
历史上西晋灭亡的惨烈程度远超过靖康之耻,为何后世却很少提起? 在中国历史上,朝代的更替非常频繁,很多王朝都很难度过三百年的「”魔咒”。提到王朝的更替,便免不了说到亡国之痛,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多历史爱好者认为,凡是...统治的王朝都是能够让人接受的,可如果是边境少数民族入侵而导致中原王朝的灭亡,并且任人统治,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和谐的情绪,如北宋的「”靖康之耻”,元朝和清朝的统治,在历史上的评价其实并不高。历史上北宋亡国所遭受的耻辱实在是难以启齿,皇帝被俘并被废
彩云之南,云贵高原的政权是如何与中原王朝共生共存? 中原文明圈之外的地区在这样的趋势下,中华文明周遭的原生文明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我们接下来的描述呢,就会将云贵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政权联系起来,以中国历史为脉络,梳理清楚在西南地区建立的政权和产生的文明。蜀汉政权就与西南的部落政权发生了冲突。之后的几百年里,云贵地区都是这样的政治形态,由部落盟主领头,表面上追随中原王朝,实际上互不干扰。
古代间谍,潜伏南宋数十年,被人揭穿却无人相信 一说起间谍,大家似乎首先想到的就是曾经的军统特务,或者地下党工作者这一类现代间谍,往往哪里有战争,有国家之间的博弈对决,哪里就会有间谍,在古代也是如此,比如南宋时期,就曾经有一个叫刘蕴古的金国间谍,曾经在南宋潜伏数十年,甚至有人揭穿他的时候皇帝都不相信。在1161年的时候,他开始化身为珠宝商人,从金国进入南宋,也正是这样贱商的身份,他没有让人怀疑,取得了很多南宋人的信任。
满洲入主中原,那么少的兵,怎么布防才守住276年的国运? 《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五《兵志》所载:全国各地驻防八旗兵九十处,总计兵额12万3893名。计盛京驻防25处,兵额1万8652名。吉林驻防10处,兵额9960名。黑龙江驻防6处,兵额1万1047名。直隶驻防18处,兵额1万6956名。直省(各省)驻防20处,兵额4万7126名。新疆驻防11处,兵额2万零98名。
十六国历史之五凉:得河西者得西域,得西域者才得帝国雄风 得河西者得西域,不仅统一的中央帝国能做到,即便是割据河西的地方政权也能做到。而得西域者,才能成就帝国雄风。了解十六国的五凉政权,往往会逼着我们不得不感慨一下河西之地。吕光横扫西域三十余国,实现了前秦对西域的控制,使前秦国土面积达到了鼎盛。西凉政权是汉族政权,其创立者李暠自称是飞将军李广的十六世孙。历经汉匈百年战争,中原帝国在与草原民族的正面较量中,取得了完胜。
蒙恬采用新战法以弩大溃匈奴收复河套,被誉为中国西北最早开发者 在秦统一中原的同时,他们乘机跨过黄河,占领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胁着秦都咸阳的安全,成为整个帝国最后的心腹之患。*采用步骑与战车相结合的新战法,以弩大溃匈奴,一举收复河套始皇帝这时,秦国刚刚统一,人心思定,军民厌战。面对匈奴的挑衅,秦始皇选择了让年轻的蒙恬领兵出征。要想战胜匈奴,秦军必须出奇制胜。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那么古代有哪些功成身退的功臣? 中国古代似乎有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就是如果臣子功高盖主,都逃不掉被...的命运。战国勾践...文种,西汉刘邦...韩信,宋代岳飞被冤...。这些不管是被有意...死还是冤死的人无不有赫赫战功声名远扬。但是他们的下场无不令人唏嘘和遗憾。但是总是有人能逃过历史的诅咒,这些人似乎更懂得明哲保身。他们在历史的激流中急流勇退,最终落得个好下场。春秋时期范蠡因不满楚国的...统治到越国投奔了勾践,成为了越王旁边的一员大将,戮力辅佐。
鲜卑历慕容、拓跋、宇文三姓,只为统一天下,最后被杨坚摘了桃子 东部鲜卑由慕容部、宇文部、段部三部组成,主要居住在辽西之地。中部鲜卑主要是拓跋部,以及柔然,柔然本是鲜卑别部。315年,又封为代王,置百官,拓跋代国至此建立。鲜卑诸政权中建立最早的是拓跋氏的代国,但代国并未参与逐鹿中原,第一个入主中原的是慕容氏。此后前燕迁都邺城,慕容儁称大燕皇帝。魏孝文帝的迁都洛阳和鲜卑汉化,便是为了重建北方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