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

咸丰皇帝继位后,为什么没有立即惩办穆彰阿与耆英两大罪臣?

我们知道,大清国咸丰皇帝作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九位皇帝,他像他老爸道光皇帝一样在执政上有些窝囊,他的窝囊在于第二次...战争的爆发,他不知道如何应对,因而当敌人打到家门口的时候,他仓皇失措,选择了逃跑,因而也落了个「”逃跑皇帝”的恶名。虽然如此,咸丰皇帝也不是一无是处,他工作勤奋,很多事情都是亲历亲为,特别是他大力反腐,成功铲除把持朝纲的佞臣穆彰阿、耆英等人,这些都成为后世之君的榜样。说到这里,有读者

「 ”瓷器里的那些款儿”之慎德堂制(上)

「”慎德堂制”是古代众多堂名款中的一个,因为有关于它的记载非常详实,所以被后人知之甚广。清道光粉彩折枝花卉纹盖碗「”慎德堂制”款故宫博物院藏说款之前先让我们来解决几个问题。第一大家得要知道所说的「”慎德堂”在哪?通过各种史料研究分析,我们推断众多精美瓷器上所写的「”慎德堂”,应该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内的一座宫殿建筑,具...于「”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九洲清晏岛上。清乾隆《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之九

最抠门的传奇皇帝,全国盛行破烂装,养肥了旧货市场

今天我们便来谈一谈历史上最抠门的皇帝,他抠门抠出新世界,绝对会叫人耳目一新,为了发扬节省他亲自带头教全国流行起了补丁装(乞丐装),在他执政期间据说全国发展最迅速地产业是服装旧货市场,这位传奇的皇帝就是清朝的道光皇帝。在随后的日子里道光对皇家奢侈浪费的各种现象进行了大刀扩斧的整改,餐不过四,衣物缝补使用,不用名贵用品,一切以平民百姓生活为样。

从兄弟和睦到反目成仇,咸丰皇帝与恭亲王-奕忻的恩怨情仇

1860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带有屈辱性的,英法联...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清...被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而这一年对于恭亲王-奕忻来说,则面临着生死抉择。八里桥一战,清军被打的落花流水、损失惨重,3000多人的死亡换来了英法联军5条人命,天津陷落,北京门户大开。咸丰皇帝慌忙带着皇后妃子与重要大臣,连夜逃往热河行宫。

探究恭亲王奕䜣曲折的一生 | 四起四落,为清朝贡献了一生

引言:恭亲王奕,错失皇位后,本可以做个悠闲一世的王爷,但是为了振兴清朝,却经历了「”四起四落”的曲折人生。本文将围绕奕的「”四起四落”,从其错失皇位到抱病而终来讲述奕的一生,以及他对清朝所做的贡献和对后世的影响。一、奕错失皇位道光皇帝留下遗诏:皇四子奕詝(咸丰帝)为皇太子,皇六子奕为亲王一般立储遗诏只会写谁来接替储位,不会写封谁为亲王,这在清朝历史上是没有出现过的,可见道光对奕的喜爱程度。那么为何

越省越穷,道光皇帝为什么那么抠?

越省越穷,道光皇帝为什么那么抠?是因为道光皇帝虽然表面上因为自己的节俭而自豪,但私底下大臣们并没有因为道光皇帝提倡节俭而收敛自己的行为,依然是该吃吃,该喝喝,该享受就享受,在铺张浪费上一点都没有收敛。如果道光皇帝在他在位期间去开源而不是节流的话,又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如果道光依然像乾隆那样追求盛世,清朝又会怎么样?

... 战争期间,为何80万清军无法打败4000英军?

1840年6月,中英爆发第一次...战争,战争的直接导火线是1839年清帝国钦差大臣林则徐奉道光皇帝圣旨于广东东莞收缴...。这场战争以清军的失败告终,最终签订了众多不平等条约,丧失领土...、贸易...,流失大量的钱财,可谓损失惨重。但奇怪的是,包括八旗军、绿营军在内,战前清王朝一直保持80万常备军,东南沿海诸省为清朝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清朝重点布防地区,其广东驻军7万,福建6万,浙江4万,江苏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