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今生的好事

今生的好事在患难的时候,得遇善友是一件好事;知足是一件好事;生命即将结束时,能具足功德是一件好事;能够解除所有苦是一件好事。今生能礼敬、照顾母亲是件好事;今生能礼敬、照顾父亲是件好事;今生能礼敬、照顾沙门是件好事;今生能礼敬、照顾圣者(注)是件好事;老年时,仍然能够持戒是件好事;具有正信是件好事;智慧具足是件好事;不造作恶业是件好事。

放逸终追悔

放逸终追悔应当努力修行时不努力;年轻力壮,但意志与思虑不坚定,怠惰的人,无法发现可以证得智慧的正道。舍卫城的一群年轻男子在佛陀的允许下出家,加入僧伽,佛陀并且给他们观想的题目。他们日夜不休地精进修习,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全都证得阿拉汉果,便回去向佛陀顶礼问讯。当提撒比库发现其他比库的修持都比他好时,后悔曾经浪费时光,他就下定决心,要不眠不休的禅修。

谁是真正顶礼佛陀的人

谁是真正顶礼佛陀的人安住佛法,喜悦佛法,禅修佛法,思惟忆念佛法的比库,不退转。佛陀宣告四个月后即将般涅槃,很多尚未证得阿拉汉果的比库因此非常沮丧,精神恍惚,不知该怎么办。但有一位达摩拉玛比库依然保持正常的作息,不来佛陀的身边。其他比库误解他的心意,便向佛陀报告。达摩拉玛比库于是恭敬地向佛陀解释,他对佛陀最崇高的顶礼就是在佛陀般涅槃之前,证得阿拉汉果。

假装证果 打大妄语

假装证果打大妄语如果犯戒,不能调御身口意时,与其接受他人的供养,不如吞赤焰熔熔的火红铁丸。有一年,跋提发生饥荒,某些比库为了要有足够的食物,就假装他们已经证得清静圣果。结夏安居结束后,全国的比库遵照当时的习惯,聚集起来,向佛陀顶礼问讯。这些跋提的比库也来了。

出家人应内心祥和

出家人应内心祥和愿言语谨慎,调伏心意,不以身作恶;愿如此清净身口意的人可以证得圣者所宣说的正法。大目犍连尊者有一次和勒叉那比库下山时,看见一只猪面人身、悲惨的饿鬼。这时候,大目犍连尊者只是微笑。停留期间,他发现当地的人欢喜听他说法,他因此想到,如果能使这两位比库远离该精舍,而为自己独有,就再好也不过了。因为这恶业,他在死后,长期遭受苦报。今生,他也生为猪面人身,继续受苦。

明白世间万物的生灭

明白世间万物的生灭遍知有情众生的生死,不执着,善逝,明白四圣缔的人,我称之为婆罗门。王舍城中有位名字叫做婆耆舍的婆罗门,他只要触摸死人的骨骸,就能判断该人究竟往生天界、人间或地狱。有些婆罗门就带他到各个村落去,村子的人都围在他身边,大方付钱,请教他们已故亲人的往生处。婆耆舍正确判断前四付骨头的主人往生何处,但最后一付骨头却难倒他。

勇敢面对死亡的男人

勇敢面对死亡的男人离开欲望的丛林,加入修行的丛林;一旦脱离世间的生活,却又返回欲望的丛林,看啊!这位脱离系缚,却又回头再受系缚的人。

不要藉由外表来判断他人

藉由外表来判断他人,对自己只是有损无益一天,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正当大众在聆听佛陀说法时,一位面容憔悴的比丘蹒跚地走到前方顶礼佛陀;接着,向大众合掌后,即在一旁坐了下来。今此比丘犹良马,能善调伏其心行,断欲灭结离生死,受后边身坏魔军。听了佛陀的开示,在场比丘皆心开意解,欢喜奉行。

佛陀点化无恼

佛陀点化无恼在舍卫国中,一辅相家有一子,名叫无恼。无恼到处找人来...,但是却一无所获。这天中午,无恼的母亲来给他送饭,他远远地见母亲来了,便要...了母亲,凑够千数。这时佛祖变做一个和尚模样,从他们附近经过,无恼见了,舍弃了母亲便赶快去追。佛祖看无恼追来,故意放慢脚步,可是无恼无论怎么用力去追,都无法追上。无恼只好在后面喊道,“小和尚你停一停。”无恼听了这话,心意方才醒悟,便投佛出了家。

洁净在于行为的洁净

洁净在于行为的洁净舍卫国有一个做清洁工作的妇人,天天打扫街道,十分勤劳。城内的人不赞成,跑来问道:“佛陀啊!你常说清洁的话,教人做清净的行为,为什么要和骯脏的女人谈话呢?难道你不觉得讨厌吗?”城内的人知道错了,再也不讥笑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