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菩提

圣者龙树菩萨略传

圣者龙树菩萨略传诸位大德都曾用“彻见甚深义之圣者龙树菩萨”之美称向尊者表示过由衷的赞叹!《金光明经》中也对“举世见而生喜之离车子童子”予以了高度赞叹,并进一步指出,该童子也即后来的大圣者龙树菩萨。圣地印度的智者们一致公认:有关授记大圣者龙树的经续多达百种。在佛陀涅盘四百年之际,大圣主龙树菩萨终于诞生于世。龙树菩萨的降生地,为印度南方的碑达巴。

佛学常见辞汇 (七画~九画)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居士编竺摩法师鉴定七画八画九画七画徒众对老师的自称。3.释尊之母,即摩耶夫人,或称佛的姨母大爱道为佛母。2.佛心印的简称。(喻)佛法广大如海。腊者岁末之义,佛家以一夏九旬安居之最后一日为岁末。佛教传入中国后,经中国学者,各据己见,将其分为若干时,或若干类,使发心研究佛教者,较易探讨了解,名为判教。

莲华生大士略传

莲华生大士略传莲花持明节译节译自圣者第一世蒋贡康慈罗爵塔耶仁波切所着之《伏藏法及伏藏师成就者们应世情形之简编史传·吠琉璃宝鬘》一书。敬礼佛上师莲华生十力本体,及其子之三密功德事业等总集之体,于浊世众之恩较诸佛犹胜。除此之外,莲师为调伏众生的神变幻化之身,则遍布于十方无量的世界中。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介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介  【译本与经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其梵文为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简称《金刚经》,有能断烦恼之意。为大乘佛教般若类之重要典籍之一。  异译本有六种:一、北魏...

佛陀洞悉自我并非真实存在

佛陀洞悉自我并非真实存在无论你修了多少佛法,若没有信心,将无法得到任何结果。自我不过是聚合某些事物所给予的名称。

金刚经灵感录

缘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禅宗传法从黄梅五祖开始,即以金刚经印心。五祖经常劝世人,多读金刚经可以开悟,因此历来诵金刚经的人特别多,因持诵金刚经而得长寿、免难、灭病、消灾、拔苦、升天、生西等各种灵感事迹,亦甚显著。过去专述金刚经灵感录、感应记、金刚证果等书甚多。今有八十高龄的四川比丘尼嘉龄,从表妹缪宏法居士处,借得祖传之石注金刚经灵感录,如获至宝,看了爱不释手,为了普利后人,因此发大心再版。

“诵持《金刚经》得生死自在,地狱不收”等感应集

“诵持《金刚经》得生死自在,地狱不收”等感应集持金刚经临终瑞相集一独目金刚尼明朝万历年间,归德府城外,有一座水晶庵,庵内有位年老的比丘尼,因为以金刚经为常课,并且自幼失去一目,所以别人都尊称她为独目金刚尼。持经功德可转罪报而得佛果,金刚经实在殊胜无比。光裕已经死去七日,还阳后,每天课诵不停,并刻印金刚经六千卷施送,任官至大参。她深信此话,从此每天诵金刚经三卷。

净土圣贤的传记4

净土圣贤的传记4法持,姓张,润州江宁人。临终,遗命露尸松林之下,施与乌鸢蝼蚁,使食吾血肉者,起净土因。一生苦行超十劫,永离娑婆归净土。汝当知净土法门,胜过诸行。著往生净土集,行于世。他写了《往生净土集》流通世间。专修净业,称念佛名。又欲远诣西域,礼如来圣迹,以此胜福,回向净土。随着船沉没水中,他的身体也沉没水中。当时得救的人传述了这件事。一念之顷,即见净土境相。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与持诵事迹

金刚经十大威力依《金刚般若经旨赞》开示:此经有『十威力』,犹如金刚,故得此名。他为净除罪业,就抄写了一部《金刚经》。他走到菩萨前,跪着说:“我曾抄写过《金刚经》。”于是阎罗王就在杠杆的一端挂《金刚经》,另一端悬挂很多众生。结果《金刚经》的重量远远超过它们的总和。这时它们才觉得《金刚经》很稀有,对佛法深信不疑,并很欢喜地放了此人。太子念诵了七遍《金刚经》,国王即从痛苦中得到解脱。

持金刚经临终瑞相集

持经功德可转罪报而得佛果,金刚经实在殊胜无比。三天垂华盖张元素,唐朝洛阳人,少年时持诵金刚经。四舌如金石明朝相城地方,有位皮工,名叫严江,中年时辞去工作,到佛寺担斋饭,专心修持金刚经,并念阿弥陀佛,声不绝耳。光裕已经死去七日,还阳后,每天课诵不停,并刻印金刚经六千卷施送,任官至大参。她深信此话,从此每天诵金刚经三卷。从此以后,元宗持诵金刚经更加虔诚,活到一百二十岁,无疾沐浴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