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门到大沽口:岸防体系最怕的不是坚船利炮,而是陆战队 近代以来,所有东方国家的大门,无一不是被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敲开的。鹿儿岛炮战与虎门战役的唯一区别,只在于英军准备不足,因此并未派出陆战队进行登陆作战。在1841年的第二次穿鼻战斗期间,来犯的英军舰队携带多达2000人的陆战队。第三次大沽口战役,英法联军在俄罗斯公使提供的谍报信息指引下,直接从没有人驻守的北塘登陆,5000人的陆战队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北塘炮台。
士兵冲锋时,机枪就在身后射击,真不怕打中自己人? 一般冲锋的时候,机枪会选择地势较高处作为火力点,这样不仅视野开阔,而且不会对自己一方士兵造成误伤。就如同古代弓箭手一样,无论弓箭还是枪械,平射都是精度和可操作性最好的,但是弓箭的射程是很短的,能够平射取敌性命的射程更短,所以大多数时刻,弓箭手必须抬高仰角,将箭镞以抛物线轨迹射向敌人。"超越式射击"也是这种模式,抬高仰角,就能避开前方己方士兵,而将...以抛物线轨迹射向敌人。
他是 ... 中的侦察尖兵, ... 胜利,他功不可没!「共和国从这里走来-52」 中央红军开始准备...时,来自福建上杭县才溪乡的刘忠临危受命,调任第一军团司令部侦察科长。...中的侦察尖兵1935年3月,为了摆脱...的围追堵截,...、朱德指挥红军三渡赤水。军阀鲁大昌派出了一个旅的兵力把守,堵击红军。腊子口两边是悬崖,中间有一条湍急的河流,徒步涉水过不去。刘忠的便衣侦察队化装成...的中央军,向腊子口侦察前进。走到腊子口约十五华里时,遇上了守敌派出的便衣侦探。成为一个关系到红军生死存亡的问题。
二战日本陆军工兵器材,肉弹三勇士:庶民军神,日军国内造神典型 肉弹三勇士铜像肉弹三勇士铜像,据说基座中还有战场上取回来的尸体残骸,也算是个衣冠冢顺便聊聊「”爆弹/肉弹三勇士”,这三位倒霉孩子算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树立的最初的庶民军神。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他们很可能是死在自己人的马虎之下,笔者也拿他们做了劣质工兵器材害人的典型。那么这三位到底怎么死的呢?当时,三人所属的第24混成旅团第24步兵联队封面攻击庙行镇,打到咱十九路阵地前面一下傻眼了,原来十九路军在阵
奇葩的法国轻机枪,流传到中国成为抗战主力,坑惨了德国人 而在英法德三国之中,又以法国最为著名。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规模庞大的法国陆军更是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可惜名气和实力实在不对等,拜拜成为了德国陆军成名的垫脚石。法国的轻机枪发展之路同样十分奇怪,和很多军迷印象中的法国陆军不同。直到法国陆军向德国投降之前,法国陆军轻武器连枪弹都还没能够做到统一。尤其是在战场环境恶劣的堑壕战中,弹板供弹的M1909轻机枪不仅恶心了法国人,还顺道恶心了远道而来的美国人。
美 ... 197万发炮弹也拿不下上甘岭,志愿军究竟有什么高招? 志愿军究竟使出了什么高招?我军102团在北山与敌人的反复争夺中,采取抢修工事,减少兵力,加强火力,控制要点等措施,逐步巩固了北山阵地。上甘岭战役,在狭小的地区上,双方投入兵力之多,作战持续时间之长,火力之猛烈密集,战斗之紧张激烈,是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的。
二战列宁格勒保卫战,朱可夫如何仅用三天时间就建立起防御阵线 二战苏德战争开始后,希特勒妄图通过打击苏联的莫斯科、列宁格勒等重要城市,从心理上瓦解苏联军民意志。为了破解列宁格勒危局,斯大林把朱可夫从莫斯科前线派到列宁格勒,让他迅速建立巩固防御战线,坚决保卫住列宁格勒。面对希特勒疯狂叫嚣要把列宁格勒从地球上抹掉的挑衅,朱可夫空降到城里以后,仅用三天时间就建立起来巩固的防御阵线,在情况危急他一兵一卒没带的情况下,朱可夫是如何做到的呢?
血液里流淌着伏特加,二战时,俄罗斯人如何靠烈酒出奇制胜? 喀秋莎、T-34和伏特加,堪称二战时期苏军的三大制胜法宝。下午2点30分,随着死神般的呼啸声,一阵突如其来的密集炮火,把奥尔沙火车站上的德军和物资列车全部炸上了天。喀秋莎火箭炮是在第二次世界战的苏德战场上,对苏军新式武器火箭炮的一个流行称呼。喀秋莎火箭炮由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研制,取共产国际俄文第一个字母K命名并印在炮车上,同时这也是苏联沃罗涅日兵工厂的武器出厂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