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

沙恩霍斯特:普鲁士军国的铁血之父

时光倒退到拿破仑战争时期,正是沙恩霍斯特和脾气暴躁的老帅布吕歇尔一起,扭转了普鲁士军队的颓势。但他们都是在沙恩霍斯特的基础上,进行与时俱进的微调。正是沙恩霍斯特和后继者格奈森瑙的不懈努力,普鲁士军队建立了世界上首个总参谋部。随即将王权时代的旧式普鲁士军队,改造成一支职业化程度很高的国民军队。

中越边境为何要人工排雷?看看这种方程式排雷车

地雷是世界上最廉价的防御性武器,因地雷导致的雷患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至今犹存。如何排雷也成为世界性的难题。非洲国家津巴布韦曾经有一个排雷探索,颇有意思。津巴布韦,是英国在非洲南部的殖民地之一。这场战争最可怕的事之一,是交战双方在津巴布韦各地道路上埋设了无数地雷,造成物资供应和商贸线几近瘫痪。靠人工作业一个接一个搜排地雷太危险,而且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所以他们急需研发排雷设备。

对越反击战,浴血612高地,打出最年轻的战斗英雄

17日4时,7连在插途中临时接受了由原来攻打400高地改为攻打612高地的任务。连火力队由82无坐力炮2门、60迫击炮2门、40火箭筒2具、重机枪1挺组成,在612高地东北侧无名高地占领发射阵地,以火力支援步兵战斗。战斗中,宋中贵三次中弹,六处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后遭2号高地敌暗火力点射击,郭友生身负重伤。尔后以1个组向2号高地发展进攻,支援连主力战斗。战至10时30分,2号高地被

欧美称中国使用骑兵巡逻是装备落后,不过现今德军也要跟着学

中国边防骑兵欧美很多军队也表示:中国还在使用骑兵是很多复杂化地形上的机械化装备落后的表现,如:雪橇摩托车、全地形车、吉普车等等,中国所研发的这些小型的作战车辆无法适应山地或高海拔地区的环境和气候影响,所以还停留在原始的牲畜型运输及人员搭载。

斯大林格勒战役67年后的真相,巴甫洛夫大楼的英雄另有其人

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苏军巴甫洛夫中士带领23名士兵坚守一栋交叉路口的建筑长达58个昼夜,打退了德军坦克和步兵的无数次进攻,战后这栋四层楼的建筑成为了苏联人民英勇不屈的象征,第62集团军司令崔可夫曾经半开玩笑的说:「”德国人进攻巴甫洛夫大楼的伤亡比在巴黎还多”,2009年俄罗斯一档电视节目再次提到了巴甫洛夫大楼,在肯定巴甫洛夫中士贡献的同时,历史的关键人物和情节出现了新的版本。今天的巴甫洛夫

不容小觑的越战「 ”临时工”,AH-1眼镜蛇武装攻击直升机诞生记

种种原因最终促使直升机成为了美军地面部队在越南战场上的主要运输工作。图——中南半岛1886年的地图在形成以运输直升机为核心的空中机动作战战术之后,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摆在了美军的面前——如何对这些直升机进行武装护航、火力掩护和支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