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

南宋诗人陆游的逗猫之趣:陆游为何对"小猫咪"既爱又恨

——陆游《赠猫》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陆游《得猫於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陆游《赠猫》服役无人自炷香,狸奴乃肯伴禅房。“狸奴”,是南宋人对猫咪的“爱称”,陆游非但如此,还在前面加个“小”字,可见不是一般的喜欢。陆游这种既爱又“恨”之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呢?说起来不是什么大话题,但探究一下南宋人的猫趣,却也令人忍俊不禁。南宋人养猫是时尚。猫咪可爱灵动,具观赏性。

历史上的今天1月26日 陆游逝世

1210年1月26日陆游逝世在806年前的今天,1210年1月26日,陆游逝世。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幼年时受到父辈的熏陶,怀报国之志。1210年1月26日,他怀着悲愤离开了人世,享年86岁。陆游南宋诗人、词人。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然而,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婉忍痛分离。

历史上的今天:南宋诗人陆游出生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人,南宋著名诗人。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生于1125年,陆游自幼好学不倦,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结婚,后被其母强行拆散。

陆游逝世

在807年前的今天,1210年1月26日,陆游逝世。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幼年时受到父辈的熏陶,怀报国之志。南宋孝宗时被起用。他亲至前沿视察,提出北伐之策等,均未被采纳。因此,自号“放翁”。韩姹胄团北伐失败,被主和派...死,陆游也遭到非议。斯时陆游已年逾八旬,贫病相煎,虽然屡受打击,然爱国之心不衰。诗人八十四岁,离逝世只一年,又重游沈园,怀念唐婉,真是至死不忘。

[专家点评] 何文绮行书陆游诗四屏

[专家点评]何文绮行书陆游诗四屏行书陆游诗四屏(题跋)行书陆游诗四屏(一二)行书陆游诗四屏(三四)何文绮,号朴园,...九江烟桥人。因修筑桑园围出力,加员外郎衔。假归授徒为业,门生甚众。为文以...雅正为尚,教人善于诱掖奖励。咸丰初,与两广总督徐广缙论事不合,解职而去。著有《课余汇钞》、《四书讲义》和《周易从善录补注》。椒馨大兄雅属,朴园何文绮。

[专家点评] 南宋陆游 自书诗卷一

[专家点评]南宋陆游自书诗卷一南宋陆游自书诗卷(局部二)南宋陆游自书诗卷(局部三)南宋陆游自书诗卷(局部四)南宋陆游自书诗卷(局部五)南宋陆游自书诗卷(局部六)南宋陆游自书诗卷(局部七)南宋陆游自书诗卷(局部八)南宋陆游自书诗卷(局部九)南宋陆游自书诗卷(局部十)陆游曾告诫自己的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那么陆游自己的诗外功是什么呢?

他是忧国忧民大诗人,郁郁不得志,后写下了千古诗篇

在中国历史上的众多爱国诗人中,陆游可谓特殊的一位。这位留下近万首诗作的著名诗人,于日后鼓舞了无数热血青年,促使他们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奋斗。淳熙五年,陆游的抗金志愿一直得不到实现,郁闷之下就常常喝酒写诗,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复杂感情。但这种行为并不为一般所理解,他们看不惯他的作为,便在背后议论他不讲礼法,思想颓废。

「 ”我爹是陆游!”往农民嘴里灌粪汤的南宋星二代

陆子遹声名不显,各类史书中对此人着墨不多,但他却是个「”星二代”。提起陆子遹的父亲,正是大名鼎鼎的陆游。可惜的是,陆子遹并没继承他父亲的文学天赋,一生并未留下多少出色的文学作品,算不上文学家,充其量是个藏书家、刻书家,且编撰的书大多收录的是他父亲的作品。陆子遹入仕之初在溧阳担任县令,按说当时南宋已步入中叶,疆域狭小。当时全国面临严峻的经济问题,地方官若想提高政绩,就得绞尽脑汁琢磨如何用有限的产业尽

他赌上一生,只为叫醒这个装睡的王朝

1125年10月17日,淮河上的一艘船上出生了一个男孩,他是这个家中的第三个孩子,这一年冬天,金兵南下,1127年攻破汴京,北宋灭亡。他也以一己之力极力改变沉睡的王朝,虽然屡遭贬黜,但他依然以身许国,初心不渝。他的名字叫陆游。1153年,陆游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在省试一举夺魁,当时有一个考生位列其后,名叫秦埙,此人是当朝权臣秦桧之孙。陆游一生忧国忧民,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

朱元璋北伐:一场寄托 ... 王朝百年心结的复土战争

当须发皆白的陆游拿到诏令,并没有丝毫的喜悦,反而一股无力回天的憋闷感充斥胸臆。北望中原,气壮如山的豪情已伴随无情的岁月,沉淀在陆游壮年时的梦里;空余...贼之志,也只能任其凋零在所剩无多的时光中。一生都渴望北伐中原的陆游心中泣血,在那一刻郁愤之情化成诗文喷薄而出: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