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秀夫

崖山海战,南宋10万军民为啥宁可跳海,也不与元兵做最后一搏?

张弘范发动元兵发起猛攻,宋兵誓死抵抗,双方相持不下。>南宋10万军民跳海自尽,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悲壮的一幕。经过几场战争,死伤一半,只剩下了10万人。>4、南宋的20万军民,大多是陆军,没有海战经验。期间,蒙古兵围追堵截,宋朝军民已经身心疲惫,选择跳海也算是一种解脱。很多人认为,他们应该逃到南宋唯一的领地海南岛,在那里与蒙古兵继续作战。

崖山之战——元朝灭亡南宋的最后一战,宰相陆秀夫抱着幼帝投海殉国

1271年元朝建立,次年分水陆两路南下攻打南宋。超过四成的宋朝士兵在这次飓风中丧命。张弘范又阻断了宋军的水源,封锁了海口。元军在乱箭掩护下,夺走了宋军的战船七艘。陆秀夫说完,将黄金国玺系在腰间,背起八岁的帝昺奋身跃入大海,以身殉国。其他船上的大臣,宫眷,将士听到这个噩耗,顿时哭声震天,几万人纷纷投海殉国。>>张世杰率领水军余部突围而出来到海陵山脚下,不久,有人带来了陆秀夫背负帝昺共同殉国的噩耗。

宋朝最后的风骨文天祥,明知不为,仍要为之!

人生许多事,明知不可为,为何仍要为之?眼下,这位39岁的昔日状元,正担任赣州知府。>>在南宋的末日中,状元出身的赣州知府文天祥,毅然发兵勤王援救临安。在宋朝,状元宰相有北宋的蔡京,以及跟文天祥同时代的留梦炎。此后,被元军押解北上的文天祥,也在途中逃脱南下,历经九死一生辗转来到福州,并被任命为右丞相知枢密院事。

文天祥是如何成为民族英雄的?文天祥生平简介

文天祥是南宋著名政治家、爱国诗人以及抗元名臣,和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但文天祥还是最出名,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位。文天祥被称为民族英雄,不仅因为他为宋朝所作出的贡献,也因为他大义凌然、宁死不屈的精神折服了无数后人。左右,无人可用的太皇太后谢道清,只得颁发懿旨,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全权负责与城外元军主帅伯颜的谈判事宜。文天祥二度组织义军抗击元兵,最终失败被俘。

惨痛的崖山海战,元军竟然让文天祥现场观看

惨痛的崖山海战,元军竟然让文天祥现场观看厓门因东有厓山,西有汤瓶山,延伸入海,就像一半开掩的门,故名崖门。船队还航行于海上时,张弘范令手下逼文天祥写信劝降。战斗无比惨烈,元军船上的文天祥痛不欲生。几天后,崖山海面浮出十余万具尸体,绝大多数是南宋军民。对这场发生在眼皮底下的亡国之战,文天祥的悲痛难以自抑,他先后有多篇诗文记录此事。并下令把文天祥押往大都。

宋朝名人年表

 宋朝名人年表  宋朝名人年表以出生年为排序标准  北宋  潘美(921——987)  赵普(922——992)  曹彬(931——999)  杨业(?——986)...

陆秀夫自幼聪明超群初露锋芒

  陆秀夫: 陆秀夫生于端平三年(1236年),卒于祥兴二年(1279年),字君实,出生于楚州盐城(今江苏建湖) ,是《陆氏宗谱龙冈支谱》中的第55代。  陆秀夫三岁随同父母迁居江南京口(今江苏镇江)。他自幼聪明超群,在村塾就读,常为塾师称道:“这百余蒙童之中,独有秀夫...

崖山之战的历史争议:南宋灭亡的历史真相及原因

   崖山之战历史争议:在广东省湛江市硇洲岛。站在岸边堆积的熔岩乱石之上,雾霭茫茫,水天一线,惊涛如诉。湛江文化研究专家、湛江市博物馆原馆长陈志坚介绍,相传当年流亡至此的南宋皇帝赵是和抗元军民正是在这里愤慨山河沦陷,将岸边巨石怒击水中,代表与元朝抗争到底的决心...

宋末三杰是哪三杰?

宋末三杰是哪三杰?  南宋覆没,但勇士们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拼死抵抗,为争取民族生存、自尊、自卫而英勇献身,义无反顾。宋末三杰是哪三杰?  南宋虽然覆没,但输得是这样的悲壮,这样有节烈之气,勇士们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拼死抵抗,为争取民族生存、自尊、自卫而英勇献身,义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