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专家点评] 清 雍正仿明式青花花鸟双耳扁壶

[专家点评]清雍正仿明式青花花鸟双耳扁壶这件清雍正仿明式青花花鸟双耳扁壶高26.1厘米,造型优美,釉水晶莹肥腻,触之如脂玉。画笔构图均依明代原器而成,宛如一幅精致的宋人扇面,形成一种古雅静穆之美,已尽得永宣之神韵矣,可谓是雍正窑青花的代表作之一,反映出画艺与瓷艺高度结合的成果。整件作品在每个方面均精益求精,刻意摹仿,甚至不书年款以乱真。

[专家点评] 明万历 景德镇青花鱼藻纹酒杯

[专家点评]明万历景德镇青花鱼藻纹酒杯明万历景德镇窑青花鱼藻纹酒杯(另面)明万历景德镇窑青花鱼藻纹酒杯(另面)明万历景德镇窑青花鱼藻纹酒杯(另面)明万历景德镇窑青花鱼藻纹酒杯(里内)明万历景德镇窑青花鱼藻纹酒杯(底足)这是一只明代万历前后景德镇民窑烧制的小酒杯,其胎、釉、纹皆是典型的时代风格。收藏古瓷者皆知:薄胎器皿,除明代成化外,也就数隆庆、万历两朝最为精制美妙,有不信者,此杯即为实物例证。

[专家点评] 明万历青花三瑞兽三寿字纹大香炉

下腹近底部绘海水浪花纹。欣赏者不难看出纹饰的喻意:祥瑞、长寿,福寿如海。亦可看出明代正德、嘉靖以来追求老庄道教思想、期望长生不老的遗风。该炉底为怒目圆睁的三只兽面形足。足形上部...外凸,下部细小内凹,给人以稳重且轻巧的感觉。釉水白中微闪灰青,青花发色深沉,炉内底无釉,可见叠烧痕,炉外底无釉,胎釉结合处可见明显的火石红斑及托烧痕。

[专家点评] 元 青花云龙纹兽耳盖罐

[专家点评]元青花云龙纹兽耳盖罐元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兽耳大罐(底足)这件元代青花云龙纹兽耳盖罐,通高47厘米,身高38.2厘米,最大腹径32.6厘米,口径14.6厘米,底径18.2厘米。全器满纹达12层,胸腹部主题纹饰为云龙纹和缠枝牡丹,从盖至底的其余部位则辅以卷草,杂宝、线纹、弦纹、回纹、缠枝菊和双体莲瓣等纹饰,砂底欠平,伴有火石红斑,足沿削棱一周,底质坚硬。

[专家点评] 清咸丰 景德镇五彩锦鸡富贵图罐

[专家点评]清咸丰景德镇五彩锦鸡富贵图罐清咸丰景德镇窑五彩锦玉富贵纹罐(另面)清咸丰景德镇窑五彩锦玉富贵纹罐(另面)清咸丰景德镇窑五彩锦玉富贵纹罐(俯视)清咸丰景德镇窑五彩锦玉富贵纹罐(底足)清咸丰景德镇窑五彩锦玉富贵纹罐(细部)五彩罐(无盖)为削肩,圆腹,近底内收,圈足。肩头一周饰带状花卉纹,腹部绘盛开的白玉兰,怒放的红牡丹,以及立于岩石之上的长尾锦鸡,三者一体,寓意“金(锦)玉富贵”。

[专家点评] 明 景德镇窑青花笔架

[专家点评]明景德镇窑青花笔架笔架又称笔搁、笔格。固名思义它是供架笔所用。...笔架的材料有用玉、珊瑚、铜、陶、瓷、木、石等之属。明代屠隆《考槃余事》记载,玉笔格有山形、有卧仙形、有旧玉子母猫形等。总的说来,不管形式如何,总须有几个凹陷处供架笔方成。这件明末景德镇窑青花笔架可称妙品,笔架作山形,山峦起伏蜿蜒,以青花勾皴阴处,阳处留白,犹如传统山水画中之披麻皴。

[专家点评] 明万历 青花寿字纹盖罐

[专家点评]明万历青花寿字纹盖罐明万历款青花寿字纹盖罐:高63、口径23.5、底径26厘米。罐通体卵白釉,釉面光洁,釉下用青花料书写各体“寿”字,各个寿字之间用缠枝莲花相勾串。整个画面构图繁密却不杂乱,反而显得缠枝连连,寿字翩翩,洋溢着一副吉祥呈瑞的富贵气派。罐底青花楷书“大明万历年制”款。这件青花罐,器型硕大,称之将军罐,名符其实。

[专家点评] 明宣德 景德镇青花松竹梅炉

[专家点评]明宣德景德镇青花松竹梅炉明宣德景德镇青花松竹梅炉(另面)明宣德景德镇青花松竹梅炉(另面)明宣德景德镇青花松竹梅炉(里内)明宣德景德镇青花松竹梅炉(底足)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松竹梅纹炉(另面)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松竹梅纹炉(底部)明宣德景德镇青花松竹梅炉。明早期青花器传承元代青花器的风格,文饰多以平涂绘制,竹叶挺拔上挑。宣德器仍旧采用进口料绘制文饰,青花发色艳丽。

[专家点评] 明崇祯 青花束莲如意云纹纸镇

瓷胎细密坚致,入手沉掂有分量。一束青莲绘制精细,花叶摇逸令人好似感到轻风抚面。底部以小楷书“崇祯庚午秋日素生置”。经查崇祯庚午年为1630年,也就是崇祯六年。此器虽有残损,釉层边沿剥落,但对于研究、比对崇祯青花瓷器却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作用,是不可多得的标准器。

[专家点评] 明万历 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罐

[专家点评]明万历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罐中国是龙的故乡。龙纹在瓷器上的应用确切地说始于唐代,宋、元以后愈加广泛,晚明万历朝官窑青花瓷集永、宣、成、弘瓷业发展之大成,开创了晚明瓷业发展的新局面。这件万历款青花双龙纹罐高10.2、口径9、足径8.9厘米,敛口,圆腹,平底,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