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专家点评] 徐仲南 彩绘柳叶鸣蝉印泥盒

[专家点评]徐仲南彩绘柳叶鸣蝉印泥盒徐仲南,名陔,号行里老人,斋名棲碧山馆,江西南昌人。1918年受江西省瓷业公司之聘来景德镇管理瓷器美术。擅画松竹、山水,传世以松竹为多,这件表现柳叶鸣蝉的作品是比较少见的,弥足珍贵。“柳叶鸣蝉印泥盒”直径4厘米,款“甲戌冬月,仲南徐陔写”。印章“之印”,底款印“仲南”。

[专家点评] 清雍正 景德镇窑瓷胎画珐琅嫔妃对弈图盘

[专家点评]清雍正景德镇窑瓷胎画珐琅嫔妃对弈图盘清雍正景德镇窑瓷胎画珐琅嫔妃对弈图盘(底部)清雍正景德镇窑瓷胎画珐琅嫔妃对弈图盘(细部)清雍正景德镇窑瓷胎画珐琅嫔妃对弈图盘(底款)这只雍正瓷胎画珐琅嫔妃对弈图盘高4.4厘米,口径20.5厘米,底径13厘米,是根据清代宫廷画家陈枚《月曼清游》图册中的《闲庭对弈》图所绘。底部“雍正年制”四字楷书蓝料款,为不可多得的瓷器珍品。

[专家点评] 明永乐 景德镇窑青花双系扁瓶

[专家点评]明永乐景德镇窑青花双系扁瓶这件永乐青花双系扁瓶高54厘米,口径6.5厘米。此壶又称卧壶,一面鼓腹,腹中有脐形凸起,一面砂底无釉,中心下凹成脐。小口,直颈,带盖,肩两侧各有一圆环形系,通体青花绘画纹饰,盖顶为条形花瓣,盖墙处绘折枝花卉,颈部上层缠枝花边饰一周,下层为海浪纹饰。此瓶造型奇特,系受当时西亚文化影响的结果,青花呈色浓艳青翠,用进口青料绘制而成。

[专家点评] 元代 景德镇窑影青凸花高足杯

[专家点评]元代景德镇窑影青凸花高足杯这件元代影青釉高足杯高7.9厘米,口径8.3厘米。胎质洁白,通体施影青釉,口沿微撇,深腹近底处较为丰满,呈上粗下细的竹节形,高圈足,口沿及腹部作六曲花瓣形,好似盛开的喇叭花,腹内底部有堆花莲瓣纹。器型规整,釉色莹润,是元代瓷器的典型式样。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专家点评] 清雍正 青花缠枝葫芦飞蝠纹橄榄瓶

[专家点评]清雍正青花缠枝葫芦飞蝠纹橄榄瓶这件雍正橄榄瓶高40.7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12厘米。因形状似橄榄形而得名。通体青花纹饰,绘缠枝葫芦及飞蝠纹,并辅以蕉叶纹和云纹等。外底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此器造型端庄秀雅,为雍正时期典型器物之一,代表了雍正青花瓷器的风韵和特征。青花纹饰精美,葫芦枝蔓相互缠绕,密而不乱,极富装饰性。橄榄瓶造型少见,惟其多见于雍正时期。

[专家点评] 元代 景德镇窑釉里赭花鸟纹荷叶式盖罐

[专家点评]元代景德镇窑釉里赭花鸟纹荷叶式盖罐此件元代釉里赭花鸟纹荷叶式盖罐,高31.2厘米,口径9.6厘米,底径13.7厘米。胎灰而坚,丰肩圆腹,下斜收,至底处稍外撇,平底无釉,荷叶形盖。双凤四喜鹊纹饰较为少见,是当时匠师的创新之作。

[专家点评] 元 景德镇窑青花笔格水注

[专家点评]元景德镇窑青花笔格水注元景德镇窑青花笔格水注高8.9厘米,四峰形,峰峦突兀、参差,峰顶有明月、祥云,下塑海浪。左侧为蛙形水注,嘴微启,背有气孔。元以前的笔格往往做成一物二用,除了与水注共体,还见有搁笔、搁墨两用。此器为1987年杭州市出土,现藏浙江省杭州市考古研究所。

[专家点评] 金 磁州窑系白瓷点彩葫芦形倒装壶

[专家点评]金磁州窑系白瓷点彩葫芦形倒装壶这件金代白瓷壶高28.4厘米,腹径17厘米。胎色为淡黄色,釉层较厚,足底露胎。全器造型活波生动,龙柄的前后爪分别抓持壶身,配合塑造的骑流人物和龙柄,虽然作为磁州窑系产品其胎釉并不出奇,但民间工匠灵活运用粗瓷细作的装饰手法,使这件倒装壶充满了民间趣味。

[专家点评] 明嘉靖 景德镇窑法华三彩人物罐

[专家点评]明嘉靖景德镇窑法华三彩人物罐这件明嘉靖法华三彩人物罐直颈,鼓腹,平底,瓷胎。肩颈部和下腹部的莲瓣纹在同类型的法华三彩罐上亦常见。画面色彩的运用上遵循景德镇法华的惯例,紫色为底,以孔雀蓝填入部分纹饰,如衣饰、花草、树木等,而其他部分则根据画面的明暗变化任其...胎体本色,此“三彩”实则“二彩”,外借胎色,体现了...者独具匠心的设计。

[专家点评] 元 景德镇窑青花双兽耳大罐

[专家点评]元景德镇窑青花双兽耳大罐这件珍贵的元青花双兽耳大罐,又称“僧帽盖钮青花罐”。侈口直颈,斜肩鼓腹,肩腹交界处置对称双兽耳,下为矮圈足。青花色泽浓艳,釉面肥厚莹润。青花是一种传统的釉下彩瓷器,是元代景德镇制瓷业的重要成就。此件青花大罐于1973年在安徽蚌埠市东郊曹山明初大将汤和墓出土,是景德镇窑元青花瓷中一件难得的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