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 明代永乐年间的红釉瓷器 】

在中国瓷器唐代就形成了南青北白之说,也就是南方多产青瓷,北方多产白瓷。这也符合南北方民众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南方绿水青山,以水稻为主食,冬天有常绿树木。北方黄土黑土,以麦粟为主食,冬天白雪皑皑,罕见绿叶树木,故喜白色。这个南青北白的色彩喜好,唐宋元时期影响了...几百年。直到明初,这个白釉在永乐时期还非常受宠。

嘉德「天民楼藏瓷」的盛清官窑 | 看文青皇帝如何笃学好古

适逢北京嘉德四季迎春拍卖,我们就从其「天民楼藏瓷」中,寻找揭示帝心的大清宫窑,看看这三位文青天子如何慕古怀旧,追效前朝的艺术余晖。大家对雍正的印象,多是其勤政美誉。清代御窑自康熙起慕名仿烧,仅持续至雍正之时,仅历两朝,数量稀少,甚为珍稀。字体布局严谨,纤秀端庄,为标准雍正御窑款识。斗彩滥觞于宣德,极盛于成化。雍正一朝,斗彩烧造取得了不输成化的成就。

举世闻名的唐代瓷器,除了唐三彩还有像玉又像冰的它

但事实恰恰相反。唐代大批贵族、官僚聚集于长安(今西安)、洛阳,生前穷奢极欲,死后厚葬成风。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偶人像马,雕饰如生,风俗影响至普通百姓。而唐三彩的主要用途,是封建统治阶级随葬用的冥器,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我们现在烧给先人用的纸人纸房子。唐三彩的出现是我国陶瓷业发展历程中的必然产物,它代表着古代工匠们对各种呈色金属原料特性的认识,工艺技术的掌握到达了一个新的水平。

青花瓷,是矿物带来的视觉美。

青花瓷之所以可以如此美妙,背后离不开钴料的贡献。进口料主要是来自古代波斯的苏麻离青和回青料。青花料是青花瓷生产的必需原材料,属于釉下高温颜料。青花料的质量和呈色控制技术决定了青花瓷的兴衰和发展。明永乐、宣德二朝是青花瓷黄金时代,郑和七下西洋带回来了优良的苏麻离青青花料,苏料呈色浓艳美丽,加上永宣瓷器雄健豪放的风格,使得永宣青花瓷被历代追崇,成为青花瓷的至尊。

大英博物馆里,藏着明清皇帝奢侈的书房

建于1759年的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其余为卢浮宫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珍品,中国文物亦是琳琅满目,其中,文房用具就占据了相当的数量。在古代,「”文房”一词可以用来指官府掌管文书的地方,亦可以指书房,唐代大诗人元稹在《酬乐天东南行》诗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文房长遣闭,经肆

首博有一瓷器,距今六百多年,全世界就3只,是专家花80元买的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文物是一件瓷器,距今600多年,是景德镇出品的,而且还是景德镇最巅峰时期的瓷器,堪称是国宝,而且这件国宝瓷器在全世界仅仅只有3件,价值绝对是不用多说了,但是谁能想到的是这件国宝瓷器却是文物专家花80块从文物店收回来,你们说是不是很戏剧化?

上海博物馆明朝中期瓷器大展看什么?

这个展览可以说是陶瓷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展览,它解答了困扰陶瓷史很长时间的一个问题。先来看看标题,灼烁重现,灼烁是光彩光华之类的意思,灼烁重现当然是光彩重新展现。是以前看不到,现在看到了吗?

山东文物、甘肃文物、元代瓷器……现在国博有啥「 ”硬菜”?

我们今天就来瞧瞧海岱朝宗、丝路孔道、海宇会同都有哪些有意思的文物吧!海岱朝宗山东古代文物菁华本展览以齐文化腹心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精品文物为主体,力图让观众对海岱之间的齐地文化面貌有更加全面、直观、具体、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