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乾隆 景德镇青花缠枝莲暗八宝纹花觚 [专家点评]清乾隆景德镇青花缠枝莲暗八宝纹花觚清乾隆景德镇青花缠枝莲暗八宝纹花觚(另面)清乾隆景德镇青花缠枝莲暗八宝纹花觚(另面)清乾隆景德镇青花缠枝莲暗八宝纹花觚(另面)清乾隆景德镇青花缠枝莲暗八宝纹花觚(细部)清乾隆景德镇青花缠枝莲暗八宝纹花觚(底部)清乾隆景德镇青花缠枝莲暗八宝纹花觚(细部)此为清代乾隆朝特有的双接花觚之底部。今人配老酸枝红木密地浮雕缠枝花卉配座及上套,可做台灯。
[专家点评] 明崇祯 景德镇窑青花指日高升纹莲子罐 明代崇祯年生产的青花细瓷具有胎薄、釉清、色艳、层次分明、画工细腻的特点。但是,从明代相关文献中可查证,崇祯朝十七年中仍断续有瓷器供应朝廷,且均未标有崇祯年款,故有专家认为这类细瓷应为宫廷所定制的器物,亦可称为崇祯官窑器。
[专家点评] 清雍正 景德镇窑米黄釉笔洗 [专家点评]清雍正景德镇窑米黄釉笔洗清雍正景德镇窑米黄釉笔洗(侧面)清雍正景德镇窑米黄釉笔洗(侧面)清雍正景德镇窑米黄釉笔洗(侧面)清雍正景德镇窑米黄釉笔洗(口沿)6清雍正景德镇窑米黄釉笔洗(里内)清雍正景德镇窑米黄釉笔洗(底足)清雍正景德镇窑米黄釉笔洗(足)这件雍正米黄釉笔洗,连座高15.3厘米,洗高10.1厘米,口径9.6厘米。器内施透明亮清釉,釉色坚至,泛鸭蛋青,器内有鸡爪纹,为清雍正时物。
[专家点评] 北宋 景德镇窑白釉盘口梅瓶 [专家点评]北宋景德镇窑白釉盘口梅瓶北宋景德镇窑白釉盘口梅瓶(另面)北宋景德镇窑白釉盘口梅瓶(另面)北宋景德镇窑白釉盘口梅瓶(俯视)北宋景德镇窑白釉盘口梅瓶(底足)这件北宋景德镇窑白釉盘口梅瓶,高27.3厘米,口径8.7厘米,底径8.1厘米。盘口,束颈,丰肩,器身修长,圈足,一体拉坯成型,底足为挖出。通体施白釉,仅圈足内无釉,釉层细腻,胎质坚致,为景德镇窑产品。
[专家点评] 金 介休窑白釉壶 [专家点评]金介休窑白釉壶金介休窑白釉壶(另面)金介休窑白釉壶(底足)这件金代介休窑壶,瓜形器身,短流短把,满施白釉,仅足端无釉,壶把采用印花工艺饰花卉纹。还有定窑、磁州窑、山西各窑场等。山西的霍窑和介休窑的白瓷亦十分出色,特别是薄胎瓷,硬度高,釉面光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足可以与名重一时的定窑白釉器相匹敌。
[专家点评] 清雍正 景德镇窑粉彩双鸡纹图梅瓶 [专家点评]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双鸡纹图梅瓶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双鸡纹图梅瓶(另面)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双鸡纹图梅瓶(底足)这件雍正粉彩双鸡纹图梅瓶,高19厘米。小口,丰肩,圈足微撇,粗沙底,形制秀美。腹部绘粉彩奇石、花卉、墨竹、彩蝶、双鸡图,蕴含“官上加官”之美好寓意。绘画精细,色彩丰富,题材新颖。
[专家点评] 清嘉庆 景德镇窑青花钒红云龙纹盖碗 [专家点评]清嘉庆景德镇窑青花钒红云龙纹盖碗清嘉庆景德镇窑青花钒红云龙纹盖碗(款)此件清嘉庆景德镇窑青花钒红云龙纹盖碗,高8厘米。撇口,深腹,圈足。碗盖和器身绘红彩二龙赶珠纹,青花绘云龙,红蓝色彩对比强烈,画工精细。盖和底分别落“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专家点评] 清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人物棒槌瓶 [专家点评]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人物棒槌瓶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人物棒槌瓶(另面)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人物棒槌瓶(细部)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人物棒槌瓶(底足)这件康熙青花人物棒槌瓶,高45厘米。洗口,直颈,折肩,直腹,圈足。颈部绘回纹、云纹一周,腹部绘通景人物古松翠柏,祥云明月。构图丰富,画工流畅,青花发色艳丽,形制周正,胎质细腻厚重,是康熙时期棒槌瓶的标准件。底青花双蓝圈款。
[专家点评] 北宋 湖田窑青白釉束口钵 [专家点评]北宋湖田窑青白釉束口钵北宋湖田窑青白釉束口钵(另面)北宋湖田窑青白釉束口钵(另面)北宋湖田窑青白釉束口钵(透光)北宋湖田窑青白釉束口钵(底足)这件北宋湖田窑青白釉束口钵,卷口、丰肩、鼓腹,平底内凹,底足满釉,釉层细腻光泽,口沿无釉,为覆烧器。北宋时为青白釉器生产之高峰期,主要的窑口有景德镇地区的湖田窑,湘湖窑,江西的南丰窑等。
[专家点评] 元 南丰窑影青釉刻花盖罐 [专家点评]元南丰窑影青釉刻花盖罐元南丰窑影青釉刻花盖罐(另面)元南丰窑影青釉刻花盖罐(另面)元南丰窑影青釉刻花盖罐(另面)元南丰窑影青釉刻花盖罐(细部)元南丰窑影青釉刻花盖罐(细部)元南丰窑影青釉刻花盖罐(足)元南丰窑影青釉刻花盖罐(盖)这件元代影青釉刻花盖罐,高12.5厘米,口径6.1厘米,底径5.6厘米。通体施青白釉,仅圈足内无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