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专家点评] 清顺治 景德镇窑青花山水人物纹笔海

外壁周身绘饰青花山水纹,细细品味,应是深秋景致:山脚乔木高耸,不耐寒者已茂叶脱落,仅剩秃枝条条;耐寒者依旧阔叶浓密,可遮天蔽日。水中近岸处礁石点点,微波澹澹,可以想见其明澈清净,令人陡生凉意。明末清初之际,国势动荡,战乱频起,民不聊生,仁人志士,借笔墨抒怀,绘于器物之上,岂能不见出苍凉意气。所以将其断代为顺治初期制品应很是妥贴的。

[专家点评] 金代 耀州窑月白釉刻花洗

[专家点评]金代耀州窑月白釉刻花洗金代耀州窑月白釉刻花洗(细部)金代耀州窑月白釉刻花洗(底部)金代耀州窑月白釉刻花洗(底足)这只洗生产自金代耀州窑,月白色釉,洗的底部刻有莲花纹。耀州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唐宋时属耀州治,故名耀州窑。金以烧青瓷为主。金、元开始衰落。洗底部刻着一幅以荷叶和莲花为主题的图画。这只洗的刻花手法主要流行于北宋中期,北宋晚期到金代也有生产,但已经不是当时的主流装饰工艺。

[专家点评] 清乾隆 多色彩釉大瓶

[专家点评]清乾隆多色彩釉大瓶这件清乾隆多色彩釉大瓶高86.4厘米,口径27.4厘米,底径33厘米。敞口内敛,束颈,颈以下渐广,圆腹,圈足微外撇,颈部两侧贴金彩夔形双耳。底豆绿地紫彩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它集中施用了多种彩绘,同时还集中多种制瓷工艺技法,包括高温、低温釉色,釉上釉下彩绘,而且能准确地表现出来。

[专家点评] 清光绪 景德镇窑反瓷帖捏彩绘水洗

[专家点评]清光绪景德镇窑反瓷帖捏彩绘水洗清光绪景德镇窑反瓷帖捏彩绘水洗(另面)清光绪景德镇窑反瓷帖捏彩绘水洗(另面)清光绪景德镇窑反瓷帖捏彩绘水洗(另面)清光绪景德镇窑反瓷帖捏彩绘水洗(里内)清光绪景德镇窑反瓷帖捏彩绘水洗(底足)清光绪景德镇窑反瓷帖捏彩绘水洗(细部)这是一只清代末期的大笔洗,高13.6厘米,口径22.8厘米。葡萄藤上随意点缀五串葡萄,葡萄采用捏贴技法并施以多色彩釉,以喻成熟。

[专家点评] 元 景德镇窑青花船

[专家点评]元景德镇窑青花船元景德镇窑青花船(另面)这件元代景德镇窑青花船通高7.5厘米,身高3.2厘米,船身长15.5厘米,身宽4.2厘米。船身两旁花纹分别是:一行不规则的大小三角纹;两行点状纹。船艏正面绘六瓣莲花纹,船中舱前面、船艉正面绘火球纹,舱顶和篷面绘斜方格纹。青花颜色凝重鲜艳,有赭色斑。白釉莹润,白中闪青。陶瓷模型船较为罕见。现藏广州市文物店。

[专家点评] 清雍正 景德镇窑炉钧釉尊

[专家点评]清雍正景德镇窑炉钧釉尊这件清代雍正炉钧釉尊高23.5厘米,口径9.5厘米,足径10厘米。此尊撇口,溜肩,肩以下渐收,足部外撇,圈足。肩部两侧贴饰兽面衔环;口部、肩部、腹部均有凸弦纹;底篆刻“雍正年制”款。通体施炉钧釉,釉流动自然。红、蓝、紫、月白等诸色交融,形成长短不同的垂流条纹,五彩缤纷。其中以红色最为出众,红中泛紫,似成熟之高梁穗色,俗称“高梁红”,是雍正炉钧釉的显著特征之一。现藏故宫博物院。

[专家点评] 元 景德镇窑青花出戟觚

[专家点评]元景德镇窑青花出戟觚这件元代青花出戟觚口径7.7厘米,高15.3厘米。口沿内饰卷草纹一周,外腹纹饰自上而下分别为:颈部为蕉叶纹和古钱纹;鼓腹处为四朵牡丹纹,并以扉棱相隔;高圈足处绘变形大莲瓣纹。造型挺拔却不显削瘦,撇如喇叭口状的底部及所装饰的肥阔的莲瓣纹,更增添了此觚的稳重感;瓷器花觚一般仿自商周的青铜器造型,做礼器或陈设器使用。

[专家点评] 清康熙 景德镇窑五彩花鸟纹瓶

[专家点评]清康熙景德镇窑五彩花鸟纹瓶这件清康熙景德镇窑五彩花鸟纹棒槌瓶,高48厘米,口径13.5厘米,底径15.1厘米。直口,沿口成浅盘状,直颈,肩部和腹部界限清楚,腹体成圆筒形,平底,圈足。施彩以墨绿为主,嫩红洁净的花卉在墨绿色的阔叶映衬下更是夺目动人,而草叶上似乎正在鸣叫的蝈蝈,使画面静中有动,生机勃勃,艺术水平很高,是清朝康熙五彩的代表作品。

[专家点评] 元 灵武窑剔花小口双耳壶

[专家点评]元灵武窑剔花小口双耳壶灵武窑烧制时间为西夏至清,西夏是灵武窑烧制的重要时期。灵武窑烧制的瓷器品种多样,既有生活用品,也有雕塑艺术品和建筑材料。这件元代灵武窑剔花小口双耳壶通高35厘米,小直口,圆唇,短颈,肩置对称双耳,肩及上腹...,下腹斜收,暗圈足。口内及外腹壁施黑釉,釉面棕眼密集,圈足无釉。腹部分两层剔花刻釉,均为缠枝花叶纹,间以弦纹。

[专家点评] 清雍正 景德镇窑粉彩莲荷纹玉壶春瓶

[专家点评]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莲荷纹玉壶春瓶这件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莲荷纹玉壶春瓶,高27.5厘米,口径8.4厘米,底足11.6厘米。白胎,上腹较薄,下腹较厚重,设计特别稳重大方。经高温焙烧以后在素白瓷器的釉上,用含铅量较大的粉彩作画,以高超的技艺画出一幅莲荷图,层次清楚,色彩柔和淡雅。底部在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