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陶瓷装饰艺术品关系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陶瓷装饰艺术品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伟大的古人在生产与生活中创造出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总和。陶瓷装饰艺术也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中国文人画所具有的历史性特征,逐步演变成了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一种独有的艺术特征。中国的传统文化已在无时无刻的影响着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幽蓝神采—元青花瓷器大展

幽蓝神采—元青花瓷器大展成熟的青花瓷器始烧于公元14世纪的元代景德镇,这是一种白地蓝花的高温釉下彩瓷器,古雅幽蓝,雅俗共赏。60多年来,世人对元青花瓷器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上海博物馆在十年前就有举办元青花瓷器大展的意愿。这是一个集国内外众多机构元青花瓷器收藏之大成的综合展览,展览包括来自土耳其、伊朗、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以及国内文博、考古机构和本馆的收藏,参展机构30余家,总数90余件。

由对一件明宣德款五彩人物凤纹碗的判定引起

由对一件明宣德款五彩人物凤纹碗的判定引起旅顺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明代五彩瓷大碗,高11.5厘米,口径28.3厘米,底径14厘米。这件瓷碗的款识较为清新淡雅,线条匀称,不具备宣德瓷款的釉色特征。由此,初步判断,这是一个仿款,这件器物似为明代嘉靖时期的产品。如上海博物馆藏的一件明宣德“红绿彩把莲纹梅瓶”,专家们在结合宣德青花瓷器的特点研究后暂定为明宣德时期的产品。

元代影青釉广寒宫瓷枕工艺特点

元代影青釉广寒宫瓷枕工艺特点瓷枕,是我国古代瓷器艺术中独具特色的一个种类,它有着自身的发展历史与演变过程。元代广寒宫瓷枕1973年8月出土于大同市城西五里店,为国内罕见的景德镇窑艺术珍品川,它是元代社会生产发展状况和历史风貌的反映,体现了元代陶瓷工艺的辉煌成就。

中国瓷器对英国韦奇伍德瓷器的借鉴反思

中国瓷器对英国韦奇伍德瓷器的借鉴反思地球是圆的,人类文明的相互影响和传播在地球上周而复始,从未停止过,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传播的速度、力度、方向等有所不同而已。1793年英国使团出使中国,韦奇伍德瓷器也是献给乾隆皇帝的礼物之一。中国古代瓷器雕塑、堆贴以及青花瓷器的发明,对英国韦奇伍德蓝底白花贴塑炻器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1812年,韦奇伍德首次推出精致的骨瓷餐具。

“齐家玉”之谜谁来破——玉激起千层浪

“齐家玉”之谜谁来破——玉激起千层浪对于齐家玉的爱好者张先生来说,2012年7月15门的“每周质量报告”无疑是这个节目有史以来最撕心裂肺的一期——这期的节日曝光的北京潘家园“超宝斋”古玩店销售的“齐家玉”,都是由甘肃武山加工商用新玉做旧制成的。当地经营者告诉记者,北京等地古玩巾场上销售的“齐家玉”,很多是这里加工的。弦纹玉琮,就是传统大器型齐家玉外的一只“黑天鹅”。

红白相映互增辉——明洪武釉里红缠枝花卉碗

这件明洪武官窑釉里红缠枝花卉碗所有的纹饰均由釉里红彩描绘而成。这件明洪武官窑釉里红缠枝花卉碗其釉里红的发色即为红中稍闪灰,清淡雅致。这件明洪武官窑釉里红缠枝花卉碗是釉里红处于极盛时期的作品。

且将雅瓷比美玉——写在“青白瓷专题”前面

且将雅瓷比美玉——写在“青白瓷专题”前面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受景德镇青白瓷的影响,宋代烧制青白瓷的窑场遍及南方及沿海各窑场,质量、风格都不尽相同。与此同时,在景德镇,各个时期的青白瓷也显现出不同的特点。我们编辑的这期“青白瓷专题”期望对以上问题有所回答,当然也期冀这期“青白瓷专题”对喜欢青白瓷收藏的发烧友能有一点帮助。

青白瓷窑场纵览

青白瓷窑场纵览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镇窑烧制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并风靡国内外,至南宋时形成了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南方青白瓷系,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广西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德化窑:宋至清代沿海地区外销瓷的主要产地之一,目前已发现180余处古窑址,其中的碗坪仑窑和屈斗宫窑都是宋代烧造青白瓷的主要窑场。

苏州东吴博物馆藏原始青瓷赏鉴

苏州东吴博物馆藏原始青瓷赏鉴苏州东吴博物馆坐落于环境优美的苏州市浒墅关经济开发区大白荡公园内,是一家“公办民助”的新型博物馆,这一办馆模式在我国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意义。苏州东吴博物馆已成为苏州和浒墅关开发区文化建设及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商周时期吴越人民烧制和使用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是有明确分工的。苏州东吴博物馆收藏有一定数量的具有吴越文化特色的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现择几件介绍于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