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盈”字款瓷器的新发现 唐代“盈”字款瓷器的新发现邢窑是唐代白瓷的代表,以釉色“类银”、“类雪”而著称于世,可与南方越窑烧造的青瓷相媲美。据目前已知的资料,刻“盈”或“翰林”款的白瓷,在陕西西安、河北内丘、易县的唐墓中及北京等地均有发现,主要出土于遗址、墓葬、古井之中。依据以往的考古发掘资料,唐代刻“盈”字款的瓷器,均为河北内丘邢窑烧造的白釉瓷器。
从一件民国青花香炉谈民间收藏 从一件民国青花香炉谈民间收藏笔者近日在广西南宁一收藏爱好者家中发现一只民国时期的青花香炉(见图),经考证,这只上世纪九十年代从湖南流入广西的香炉,原为湖南韶山清溪寺的旧物。清溪寺毁后该香炉流落民间,能完整保存至今,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
青花加紫 郭子仪祝寿大瓶 青花加紫郭子仪祝寿大瓶青花加紫郭子仪祝寿大瓶(见图)高81厘米,口径29厘米,腹径120厘米。大瓶的主题纹饰是一幅郭子仪祝寿图。郭子仪,唐代著名...家,字子仪,华州郑县人,武举出身,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大瓶画面从上到下分为三部分,只见画面上部,郭子仪夫妇端坐殿堂正中,七子八婿身穿官袍,跪拜堂前为双老庆寿。釉里红是以铜为呈色剂在釉下绘出纹饰图案的釉下彩,青花釉里红结合使用称为青花釉里红,又称青花加紫。
清代白釉黑彩孩儿瓷枕赏 清代白釉黑彩孩儿瓷枕赏这是一对古人清凉之夏常用的瓷枕,自去年在一藏友家第一次看见便被其活灵活现的模样而吸引,心底不由生出丝丝怜爱之意,上个月终于以一件自己颇为喜欢的瓷器与藏友交换得来,心底甚是欢喜。这对孩儿瓷枕造型显得很可爱,枕做孩儿状,一男一女齐跪于地,以孩儿背作枕面。瓷枕的胎色釉质上佳,黑彩的发色也比较光滑润泽,器形完整,是典型的清代白釉黑彩孩儿瓷枕。
写在“青白瓷专题”前面的话 写在“青白瓷专题”前面的话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况且,青白瓷的价值也不完全体现在它的经济价值,它所蕴含的历史研究价值、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了它体现在人民币方面的表现。与此同时,在景德镇,各个时期的青白瓷也显现出不同的特点。我们编辑的这期“青白瓷专题”期望对以上问题有所回答,当然也期冀这期“青白瓷专题”对喜欢青白瓷收藏的发烧友能有一点帮助。
浅议民国“仿古瓷” 浅议民国“仿古瓷”广义上的“仿古瓷”,指后朝仿前朝的制式瓷,过去古董行把仿古瓷分两类,将本朝的仿古瓷,叫“新仿旧”;将前朝仿再前朝的,叫“旧仿旧”。2012年就是民国开国号一百年了,民国的“仿古瓷”也熬到了“旧仿旧”的名份了,正印证着艺术品变成古董收藏品的规律。民国瓷器虽总的来说技艺并不高超,但是仿乾隆款古瓷堪称一代绝响,在好古收藏者眼里就是中国瓷业史上的一朵“奇葩”。
日本出土与收藏的青白瓷 而日本出土的1l一13世纪的中国瓷器也确有相当数量的青白瓷,这与沉船遗物中的青白瓷比例正好吻合。以下就让我们粗略地了解一下日本出土与收藏的青白瓷。据报道,日本出土的经筒多达几百余件,除了青白瓷外,还有青釉、褐釉瓷,与经筒相伴出土的除了以上介绍的青白瓷盒子盘碟外,还有盖罐、盆、水注等小型器皿。
温州瓯窑的代表——西山窑瓷器 温州瓯窑的代表——西山窑瓷器瓷器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到目前前为止,西山窑址群出土和采集的瓷器已数以千计,各处窑址出土的器物虽略有差异,但基本特征均相同。对温州西山窑的年代的调查,到现在已基本确定了西山窑的烧造年代:从晚唐开始,历经五代、北宋,至南宋结束,其鼎盛期在五代北宋。此外,在西山还出土有3件北宋黑釉小碗,因其不是窑址出土物,故西山窑有否黑釉瓷,尚需日后考古调查定论。
中国书画使用材料有哪些? 正从古至今,中国书画作画使用的材料总是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由最开始的墙壁一直演变到常用的纸、绢本,再到在其他介质上作画,其作画材料的范围是越来越宽泛,不同的材质能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如纸、绢、帛、扇、陶瓷、碗碟、镜屏等物,常见的有下列几种:绢本:将字画绘制在绢、绫或者丝织物上,称为绢本。圆扇也有绢本、纸本之分。西方盛行的圣诞卡等,用中国字画作图案者甚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