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

[专家点评] 清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凤尾尊

[专家点评]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凤尾尊这件清代康熙时期的青花缠枝莲纹凤尾尊,高45.7厘米,为清康熙时期瓷器造型中最具美感的器形。通体修长,硕大的撇口像神鸟凤凰美丽的凤尾,直线、弧线、曲线的变化更赋予此尊一种神圣感。纹饰线条舒展奔放,富有变化。青花缠枝莲纹在清朝最盛行,是在瓷器上使用最多的纹饰。清朝伊始,康熙帝欲以“清廉”治政,使清朝长治久长,以达“一统”天下的目的,故“青莲纹”也称“一统莲”。

[专家点评] 清顺治 景德镇窑青花五彩三多粥罐

[专家点评]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五彩三多粥罐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五彩三多粥罐(底足)这件清代顺治——康熙时期青花五彩三多粥罐,高16.7厘米,口径14.7厘米,底径11.1厘米。颈部设青花、矾红、绿釉相间的变体倒垂莲瓣纹,肩上饰矾红海水纹,罐身画青花五彩桃子、佛手、石榴纹。寓意寿多、福多、子孙多。设色古雅,形态稚笨,釉彩凝重,青花粗放,富有顺治晚期至康熙早期五彩瓷韵味。

[专家点评] 明宣德 景德镇窑青花松竹梅纹盘

[专家点评]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松竹梅纹盘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松竹梅纹盘(侧面)这件明宣德青花松竹梅纹盘高6厘米,口径31.6厘米,足径22.5厘米。里外以青花为饰,里口沿绘回纹,里外壁分绘缠枝莲花12朵,里心绘折枝松竹梅纹,俗称“岁寒三友”图。这件松竹梅纹盘,画风硬朗明快,布局疏密得当,反映了当时工匠们深厚的艺术功力,是宣德青花的精细作品。

[专家点评] 明宣德 景德镇窑青花折枝花纹执壶

[专家点评]明宣德景德镇窑青花折枝花纹执壶这件明代宣德青花折枝花纹执壶,高36厘米,口径7.8厘米,足径11.5厘米。直口,长颈,颈一侧置方流,出水孔呈葫芦形,另一侧置曲柄,筒形腹,圈足。通体青花装饰,颈部和腹部均绘折枝花卉纹,腹部的花卉纹分为8组。肩部绘莲瓣纹,上腹部近肩处绘缠枝栀子花纹,足上绘卷草纹。此执壶堪称宣德青花瓷器中的代表作品。

[专家点评] 明正统 景德镇窑青花云阁纹桶形圈足炉

[专家点评]明正统景德镇窑青花云阁纹桶形圈足炉明正统景德镇窑青花云阁纹桶形圈足炉(另面)明正统景德镇窑青花云阁纹桶形圈足炉(里内)明正统景德镇窑青花云阁纹桶形圈足炉(底足)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曾语曰:正统、景泰、天顺时期青花瓷器的纹饰中,有些以山石楼阁、周围迷漫着缭绕浮云雾气的画面为背景。日本陶瓷界称之为“云堂手”,并对其极为重视。眼前这件明代正统前后的直筒形圈足炉即是典型代表作。

[专家点评] 清顺治 景德镇窑青花八仙祝寿盘

[专家点评]清顺治景德镇窑青花八仙祝寿盘这件清顺治青花八仙祝寿盘高8.4厘米,口径35.5厘米,足径17.5厘米。青花艳丽有晕散。盘里绘八仙祝寿,山上坐一老寿星,身前点一香炉,身后卧有一只小花鹿,山下绘八位仙人,仙人们有的手拿寿桃,有的拿灵芝,有的吹笛子,有的高举葫芦等各种宝物。八仙祝寿在明、清青花瓷器中大量出现,画法各异,此盘无论是青花发色及画法上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专家点评] 元 景德镇窑青花船

[专家点评]元景德镇窑青花船元景德镇窑青花船(另面)这件元代景德镇窑青花船通高7.5厘米,身高3.2厘米,船身长15.5厘米,身宽4.2厘米。船身两旁花纹分别是:一行不规则的大小三角纹;两行点状纹。船艏正面绘六瓣莲花纹,船中舱前面、船艉正面绘火球纹,舱顶和篷面绘斜方格纹。青花颜色凝重鲜艳,有赭色斑。白釉莹润,白中闪青。陶瓷模型船较为罕见。现藏广州市文物店。

[专家点评] 明代 金钟盖

[专家点评]明代金钟盖此件“金钟盖”高5.2厘米,口径16.3厘米、重183克。方唇外叠,折沿直口,三级递拱面,顶端有一个桃形钮。盖面满饰凸起的龙赶珠纹和云纹,盖口沿内壁刻一行15字的楷体铭文:“承奉司正统二年造金钟盖四两九钱。”此盖自铭“金钟盖”,出自明仁宗第九子朱瞻垍及其继妃魏氏的合葬墓。它是与之紧邻的一件青花云龙纹高足瓷碗的器盖。这类有金盖的瓷器,在定陵中曾出土过一件“金盖金托盘青花碗”可以作为佐证。

[专家点评] 明 青花镂空龙形笔格

[专家点评]明青花镂空龙形笔格明青花镂空龙形笔格长13.4、宽4.5、高10.9厘米。这个笔格下部呈长方体,其上堆塑三龙,龙身强健,中间一龙突起,身形宽大。笔格施回青料,青花发色浓艳。底部有青花“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款。瓷质笔格在明代万历以后逐渐增多,品种有青花和五彩器。

[专家点评] 清雍正 青花缠枝葫芦飞蝠纹橄榄瓶

[专家点评]清雍正青花缠枝葫芦飞蝠纹橄榄瓶这件雍正橄榄瓶高40.7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12厘米。因形状似橄榄形而得名。通体青花纹饰,绘缠枝葫芦及飞蝠纹,并辅以蕉叶纹和云纹等。外底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此器造型端庄秀雅,为雍正时期典型器物之一,代表了雍正青花瓷器的风韵和特征。青花纹饰精美,葫芦枝蔓相互缠绕,密而不乱,极富装饰性。橄榄瓶造型少见,惟其多见于雍正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