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

文化是青铜器的收藏底色

文化是青铜器的收藏底色华夏收藏网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是中国灿烂的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艺术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青铜器向为皇室和贵族收藏群体的宠儿,民国时期才为民间收藏者关注。新中国成立后,受政策影响,青铜器流通受限,收藏群体基本停顿在民国时期的基础上。“文化艺术品的本质是文化,离开了‘文化’两个字的流通、鉴赏、收藏都是盲目的。因青铜器研究和鉴赏能力的缺失,目前,中国青铜器收藏状况并不乐观,大量的仿

古代青铜器中饕餮纹的含义

古代青铜器中饕餮纹的含义饕餮是传说中极为贪食的恶兽,贪吃到连自己的身体都吃光光了,所以其形一般都有头无身。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饕餮是四凶之一。近现代的研究已经对这种兽面纹是否就是饕餮纹产生了质疑,只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传统称谓才导致了饕餮纹的盛行。

最常见的青铜器器名,您该认识了

最常见的青铜器器名,您该认识了斛[hú](音胡),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最早出现在商代中晚期,一直沿至西周中期,西周后期逐渐消失。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说文》,即是用于调和酒味浓淡的器物,为酒器。古代青铜器的名称,由于很多器皿现在都不再使用了,所以伴随着这些器皿的名字也就成了生僻字。

青铜造假花样多 专家支招辨真伪

青铜造假花样多专家支招辨真伪近年来,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升温,有着悠久历史的文物造假活动在我国再度兴起,且火爆程度远胜宋、明、清和民国,而青铜器作伪自然是其中的重头戏。因此,收进藏品前应先辨明真伪,后按质论价。故宫专家支招识破假青铜铭记造型中国古代青铜器有着丰富的造型,它是鉴定真伪的重要依据。

古代青铜器的辨伪 ...

古代青铜器的辨伪...青铜器收藏是我国传统收藏中的一个大项,虽说国之重器大都在国家馆藏之列,但民用青铜器锅、盆以及素鼎和戈、剑之类的收藏者不少,带钩、先秦钱币等从材质上也属于青铜大类。过去的老古董商有的用舌...,此法看来不会被讲卫生的今人所取。有的真器,出土后保管条件不好,染上有害锈也偶尔呈粉绿色,但购藏青铜器必须对此保持警惕,以防上当。

[网上展馆] 扶风新出商周青铜器赏析

[网上展馆]扶风新出商周青铜器赏析西周联珠纹提梁卣通高34.5厘米,口径16.5x11.71厘米西周联珠纹提梁卣通高23厘米,口径11x8.3厘米,重2.25公斤西周饕餮纹簋高16厘米,口径25.2厘米,重2.8公斤。享有“中国青铜器之乡”美誉的陕西省扶风县近日连续出土了一批珍贵商周青铜器,其中两件平底大口尊属首次发现,尊内铭文多达一百一十余字。这些文物大部分应该出自西周早期,都呈现出明显的商代青铜器纹饰特征。

[专家点评] 立鸟人足筒形器

[专家点评]立鸟人足筒形器这件立鸟人足筒形器是1993年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墓地中新出现的青铜器器形。器作圆筒形,平顶盖,上有圆雕弯喙、振翅欲飞的立鸟为钮,盖沿与口沿各有一对贯耳。下有方座,座内斜挂有两只小铃,四面各有一个人形足。人形发髻高竖,赤身裸体,屈膝下蹲,作奋力抬举状,形象写实生动。这种形制的青铜器尚属首见,其功用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但它独特的艺术造型和装饰却可以说是集众器之长,独步天下。

[专家点评] 清黄士陵 博古图

[专家点评]清黄士陵博古图黄士陵字牧甫,亦作穆甫、穆父,别署黟山人、倦叟、倦游窠主等。黄士陵为晚清篆刻四大家之一。这段话很精辟,指出了黄士陵篆刻的特点与贡献。正因为黄士陵对古器有研究,进而对画钟鼎、青铜器物也情有独钟。款中所提“务耘”,黄士陵曾为其刻过多方印。

[专家点评] 周 虢季子白盘

[专家点评]周虢季子白盘在中国书法史上,西周时期出现了几个著名的“盘子”铭文,如《虢季子白盘》、《墙盘》、《散氏盘》等。这里选择《虢季子白盘》谈一谈。铭文111字,记述虢季子白奉王命征伐西北狿狁族后于周庙爱赏的情况。此盘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其中《虢季子白盘》以它俊逸疏朗的特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与兴趣,成为人们所公认的此一时期金文中的经典作品之一。

[专家点评] 清乾隆 犀角雕螭龙纹杯

[专家点评]清乾隆犀角雕螭龙纹杯清乾隆犀角雕螭龙纹杯(另面)此犀角杯口径13.6厘米,仿青铜器造型,大口沿,一侧翻卷成流,口沿内外及圆足饰回纹边饰一周,杯身满雕仿青铜器纹,耳部雕一条大螭龙携一条小螭龙爬于杯口之上,线条流畅,刻工精细,秀丽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