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笨的诗人,两句诗憋了三年,仅这两句还被后人吹了千年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朝诗人贾岛这两句诗词传诵千年,被誉为文考举子的真实写作,道尽了十年寒窗苦的孤寂和落寞。唐朝大师云集,出了不少遣词造句的高手,例如李白、韩愈等文豪世家,贾岛在唐朝这艘巨轮上并不出众。他的作品不多,一年的产量极低,还抵不过李白醉酒后一夜的作品,以抠字眼而出名。两个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贾岛将自己的疑惑告诉给了韩愈,韩愈提议用敲字,这才了却了萦绕了贾岛两三年的噩梦。
是《孔子像》还是《庄子像》 是《孔子像》还是《庄子像》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是春秋时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的创始人,文化的集大成者。我发现,此像其实不是马远画的《孔子像》,而是《庄子像》。因为我将两种图片仔细对照,发现现在流行的《孔子像》,其实只是曾藏于项元汴、余绍宋《庄子像》的一件临摹本。估计所谓马远画《孔子像》,也出笼于新中国成立初。
韩姓名人_姓名测试 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归本于黄老,为人口吃而不能流利地辩说,与李斯同受业于荀卿。后秦王攻韩,韩王遣非使秦,为李斯所谮,下狱而死。祖先世居昌黎,因此自称为昌黎韩愈。门人编次其诗文为昌黎先生集。中国姓氏起源_姓名测试韩湘子:唐朝韩愈的侄子。或称为“韩湘”。高宗时,平苗傅、刘正彦之乱,破金兀术于黄天荡,名重当时,称为中兴第一功臣。专横恣肆,斥理学为伪学,使朱熹等人均获罪。
机锋无限:大颠法师对韩愈 扣齿三声解春秋 大颠法师与韩愈唐宪宗非常崇信佛法,迎接佛舍利入宫殿供养。这一次韩愈不请开示了。时隔不久,韩愈仍觉得心中疑团不解,再度拜访大颠禅师问道:“请问和尚春秋多少?”小沙弥闭语不答,却扣齿三下,韩愈如堕五里雾中,又进入谒见大颠禅师,请示开示,禅师也同样扣齿三下,韩愈方才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佛法无两般,都是一样的。”韩愈问春秋有多少?
大颠法师回应韩愈 扣齿三声解春秋 大颠法师与韩愈唐宪宗非常崇信佛法,迎接佛舍利入宫殿供养。这一次韩愈不请开示了。时隔不久,韩愈仍觉得心中疑团不解,再度拜访大颠禅师问道:“请问和尚春秋多少?”小沙弥闭语不答,却扣齿三下,韩愈如堕五里雾中,又进入谒见大颠禅师,请示开示,禅师也同样扣齿三下,韩愈方才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佛法无两般,都是一样的。”韩愈问春秋有多少?
韩愈造访大颠禅师 韩愈来到潮州,听说大颠禅僧是境内有名的僧人,心想自己既因排佛遭贬,对佛门的有名人物还是见识一下为妙,遂至灵山造访大颠。韩愈无奈,只好又去问大颠。几个月後,韩愈迁为袁州刺史,想到将要和大颠分别,便最後一次登山拜访,并留给大颠两套衣服以作纪念。按照韩愈的说法,他喜欢的只是大颠本人,而不是整个佛教。因为佛教念珠有一百零八粒之制,大颠说昼夜一百八,代表了佛教,而韩愈间的是大颠的年纪,是人的寿数。
灵山传说(之四) 灵山传说(之四)韩刺史灵山留衣(续上期)传说唐元和十四年正月,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皇帝。史虚己以朝佛为名,奉命亲登灵山寺,把韩愈的手书面呈大颠和尚。他十分珍惜和大颠和尚结下的情谊,便特意再登灵山寺,亲向大颠道别。韩愈离开灵山寺,离开潮州城,奉旨到袁州赴任去了。一千多年来,留衣亭成了灵山寺道迹贤踪的标志,作为唐代的文学家,思想家的韩愈与高僧大颠友好往来的故事,成了千古美谈,流传至今。
韩愈与大颠和尚 有一天,韩愈出巡,在街上碰见一个和尚。韩愈打开一看,里面非金非银,是一对长牙。韩愈问是谁送来的,家丁说是一个和尚。韩愈仔细看,正好和那和尚的两只长牙一模一样,不由感到惊奇:我才想抠掉他的牙齿,还没说出来,他怎么就知道呢?韩愈立刻派人四处寻找和尚。韩愈见了和尚以后,才知道他是名气很大的潮阳灵山寺大颠和尚;和他谈了话后,更知道他是个学问很深的人,急忙向他赔礼道歉。
韩愈堕饿鬼道 如果是以邪知见引导一切众生,走了错误的道路,这个罪过就堕阿鼻地狱。诸位晓得唐宋八大家的韩愈,何人不佩服?韩愈现在在哪里?章太炎先生在饿鬼道跟他见过面,跟他在一起谈过。我们要问,韩愈几时能离开饿鬼道?韩愈年轻的时候毁谤佛法,写了不少文字,现在古文里还有「谏迎佛骨表」,只要那一篇文章还在世间,他就离不了鬼身。还好他晚年忏悔,所以没有堕地狱,而是堕在饿鬼道,因此,写文字岂能不谨慎!
禅诗中的故事(远尘) 禅诗中的故事远尘中国古代诗歌大多是诗人抒情述志或抒发愤懑之作,因此每一首诗歌都有其写作背景和思想内涵。禅诗作为古代诗歌作品的一个类别,也不例外。纵观历代禅诗,其中有很多都蕴含着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因此灵澈禅师作了这首诗,对韦丹刺史作了善意的调侃。从以上几首禅诗可知,禅诗不仅阐释了佛理禅意,而且还包含广泛的生活内容,与世俗诗歌不同的是,很多禅诗中都有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