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关于乔治·格什温的评价是怎么样的?他是怎样一个人

>>人们对格什温不会陌生的原因之一,除了音乐本身喜闻乐见之外,音乐会的经常演出和唱片选择途径的不计其数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方面的代表作《蓝色狂想曲》,被认为是“容许爵士乐从酒吧间门里探出头来”的第一个成功的尝试。为了纪念这位作曲家,纽约爱乐乐团每年都要举行格什温作品专题音乐会。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有什么风格?关于他的评价是怎样的

拉赫玛尼诺夫一方面是浪漫主义时代的代表,而另一方面,他的音乐里又有接近20世纪作曲家的许多现代元素。>>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主义风格与现代风格浑然一体,他个人一贯沿用的创作风格已被世人所熟悉,许多总的特点甚至贯穿了作者一生的创作。能够最准确体现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演奏声音质量的词汇是声音的“雄浑”。所有这些,都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具有如此感人的力量所在。

克劳迪奥·阿巴多是怎么死的?克劳迪奥·阿巴多生平简介

>2002年,阿巴多在柏林爱乐乐团的岗位上退任。>意大利指挥大师克劳迪奥·阿巴多于2014年1月20日在博洛尼亚家中逝世,享年80岁。>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在得知消息后说,阿巴多的逝世对于他个人和整个意大利,乃至整个文化界,都是巨大的伤痛。2013年8月,他被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任命为终身参议员,随后他宣布捐出其所有终身参议员薪水,用以在菲耶索莱音乐学院设立奖学金。>>阿巴多2000年确诊胃癌,后战胜病魔。

乔治·格什温:美国著名作曲家,百老汇舞台和好莱坞的名作曲家

逐渐成为百老汇和好莱坞唯一的超越了传统音乐风格中的幻想性质而创造出天才作品的作曲家。1928年赴巴黎休养又推出交响诗《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奠定了他在美国乐坛的作曲家地位。30年代起开始涉足电影音乐,为好莱坞电影作曲。>>人生末尾>1936年格什温兄弟转到好莱坞去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时期。虽然乔治·格什温的生命和很短促,但他的作用不仅非常大而且是不朽的,为美国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

拉赫玛尼诺夫:二十世纪世界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1882年拉氏举家迁往圣彼得堡,9岁的拉赫玛尼诺夫入学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德米纳斯基学钢琴。>拉赫玛尼诺夫早期是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活跃于国际乐坛的。为此拉赫玛尼诺夫陷入异常的苦恼之中,他的创作也开始减少了。>1897年,拉赫玛尼诺夫被聘为莫斯科马蒙托夫私立歌剧院的助理指挥,从此开始了他的指挥家生涯。1897年3月第一交响曲由格拉祖诺夫指挥首演。夏季的伊凡诺夫卡成为拉氏的主要创作地。

卡洛斯·克莱伯的天赋才华是受谁的影响?是他的父亲吗

许多人都认为,卡·克莱伯在指挥方面的出色才华大概是从他父亲埃·克莱伯的身上受到全面的熏陶和影响的,而实际上卡·克莱伯成为指挥大师主要还是靠他自己的刻苦努力得来的,因为他的父亲始终是不赞成他从事这项事业的,然而埃·克莱伯对于儿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仍然是不容置否的,其中最主要的影响还要数他给儿子遗传下来的巨大音乐天赋和灵感,这种巨大的音乐天赋和灵感,则成了卡·克莱伯登上著名指挥家殿堂的基本保障。

威利·博斯科夫斯基有着怎样的指挥才能?对他的评价是怎样的

1936年经指挥克纳匹兹布什提拔,成为维也纳爱乐四位首席之一。1955年博斯科夫斯基首度担任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指挥,其后每年即在该演奏会指挥,直到1979年,前后达放25次之久。博斯科夫斯基以演绎施特劳斯家族音乐享誉乐坛。1971年从维也纳爱乐退休,从此专心于指挥的职事,并进而赢得了“维也纳音乐”最佳指挥的美誉。>>博斯科夫斯基特别会把握施特劳斯作品的独特三拍子节奏,因此乐评家认为他的演奏才代表了真正的维也纳风格。

汉斯·里希特有着怎样的指挥风格?他的指挥特点是什么

发展阶段>汉斯·李希特为了尽快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师从著名钢琴家、指挥家费鲁乔·布索尼学习基本乐理常识。起初汉斯·李希特决定使用纸裁剪而成的圆环...一部动画片。与汉斯·李希特之前的作品相比,《通货膨胀》虽然也强调声音与画面的节奏问题,但是他已经不再刻意追求使用画面图解音乐的做法了,取而代之的是具有一点点抽象幽默感的叙事电影。1929年,汉斯·李希特推出了根据赛马改编的短片《Rennsymphonie》,反响平平。

威利·博斯科夫斯基:奥地利指挥家,曾任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维也纳八重奏团成员

威利·博斯科夫斯基,奥地利指挥家,曾任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维也纳八重奏团成员。除此之外,他当时也兼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的首席,以及维也纳学院附设小提琴学校的校长,并自组维也纳八重奏和维也纳爱乐四重奏等室内乐团。博斯科夫斯基以史特劳斯家族音乐的诠释者享誉乐坛,1969年荣任维也纳史特劳斯管弦乐团指挥,两年后自维也纳爱乐引退。

约瑟夫·施特劳斯:奥地利轻音乐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

约瑟夫·施特劳斯,男,奥地利轻音乐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作品以钢琴小品和舞曲为主,共计三百余首,风格与小约翰·施特劳斯极其相近。开始时他还专搞建筑绘画1853年7月23日,约瑟夫在施佩尔娱乐场的花园里作为施特劳斯乐团的指挥首次登台。音乐学家常把约瑟夫·施特劳斯称作“小调作曲家”。>>同其兄小约翰·施特劳斯共同创作的别具一格的《拨弦波尔卡》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