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

张巡借箭抗敌

 张巡借箭抗敌  唐玄宗一路西逃,但忠于朝廷的官员们却纷纷带领军民,奋起抵抗叛军。其中,最早起来打击叛军的,是平原(今山东平原)太守颜真卿和他的堂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  颜真卿是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唐代初期的学者颜师古的后代。早在安禄山谋反朝廷的迹象...

颜真卿为国殉难

当朝宰相就向皇帝建议,让太师颜真卿去劝说李希烈归顺朝廷。皇帝同意了,就让年过70的颜真卿去见李希烈。因为颜真卿为人正直,不肯巴结讨好,得罪了宰相。宰相明知李希烈不会归顺,却让颜真卿去,想借刀...人。颜真卿也深知此去凶多吉少,可为了国家的安宁,他毫不犹豫地去了。颜真卿挺身屹立,怒视着叛贼。李希烈见颜真卿软硬不吃,决定...了他,派人去把他勒死了。颜真卿就义前,仍大...不止,表示自己为国尽忠决不屈服的意志。

颜真卿刚强不屈

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河北各郡大都被叛军占领,只有平原城因为颜真卿坚决抵抗,没有陷落。>颜真卿又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为人正直,常常被奸人诬陷排挤,只是因为他的威望高,一些奸人不得不表面上尊重他。颜真卿毫不畏惧,面不改色,朝着他们冷笑。李希烈大摆筵席招待他们,也请颜真卿参加。>四名使者被颜真卿凛然的神色吓住了,缩着脖子说不出话来。>李希烈想尽办法,没有能使颜真卿屈服,就派人逼迫颜真卿...了。

张旭怒训颜真卿

颜真卿年轻时曾拜在长史张旭门下学习书法。>过了一段时间,颜真卿失望了。张旭的这番话,颜真卿仍以为是推托之词,他一把将张旭的衣角抓住,反复苦求老师告诉他的笔法诀窍。张旭气冲冲地对颜真卿说:“好吧!我告诉你,凡是要一心寻求什么诀窍的人,永远不会有任何成就。”>据说,颜真卿就是从张旭的这一句教训的话中,明白了为学之道。

中国古代对诗人最好的宰相张镐,数次倾力相救

张镐,是安史之乱时期的宰相。>但就在这样的遗憾中,张镐成了最令唐代文人最感亲切温暖的宰相。一向同情诗人的张镐终替王昌龄报了仇。张镐派专人调查此事,发现这人平素刚愎自用,暴戾专横,对部下将弁刻薄寡恩,特别是听不进旁人的任何意见,心中不由痛恨万分。他真正求助的对象是张镐。>但这次,张镐已经无力相助了。他数次垂顾人文,倾力相救的古道热肠,也堪为历史佳话。

颜真卿临终前绝笔,就义之前给自己写好墓志铭

正好节度使李希烈造反,卢杞乘机对皇帝说,颜真卿德高望重,派他出马去说服李希烈投降,可以不动刀兵。同时派人去拦截颜真卿,不料颜真卿动作神速,已经追赶不上了。>虽然颜真卿闹得李希烈一点脾气都没有,但也知道自己活着回不去了,他把给朝廷的遗表、自己的墓志铭和祭文都写利索了,安心等死。这一年,颜真卿77岁。颜真卿以来,习练“颜体”字的人赛如过江之鲫。

颜师古简介 颜师古和颜真卿

颜师古颜师古是隋唐时期著名历史学家、经学家、儒学家,年少时就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在文字训诂、声韵、校勘学、经学史等方面都很有研究。颜师古简介>颜师古,名籀,字师古,隋唐以字行,故称颜师古,雍州万年人,生于京兆万年(今西安),祖籍琅邪临沂。>隋文帝时,颜师古曾任安养县尉。唐朝建立后,颜师古担任中书舍人,专掌机密。>颜师古和颜真卿>颜师古的弟弟颜勤礼是颜真卿的曾祖父。

是兄弟就一起扛,颜真卿与颜杲卿

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同样为官清正,史书上说他“性刚直,有吏干”,在唐代历史上也有一定地位。>>颜真卿、颜杲卿是北齐著名文学家颜之推的五世孙。为释安禄山之疑,颜真卿每日与文士宾客泛舟游玩,饮酒赋诗。及至安禄山正式反叛,颜真卿遂联络堂兄颜果卿共同起兵,断其后路,置安禄山于困境。于是,河北、山东诸郡群起响应,杲卿、真卿兄弟兵威大振。果然,李希烈不听晓谕,反将真卿拘留,逼其从己。

颜真卿是怎么死的?怎么被阴险小人卢杞送上不归路的?

>>>没错,卢杞就是要搞死颜真卿。很不幸,颜真卿就是这样的人,而且还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此人不除,卢杞寝食难安。士兵们在关押颜真卿的院子里堆起干柴火,说:“再不投降就烧死你!”>一位伟大的书法家,一位大忠臣,就这样被一个阴险的小人送上了不归路。一直到半年后,叛乱平定,淮西节度使陈仙奇派军将颜真卿的灵柩护送回京,他这才得以安葬在京兆万年的颜氏祖坟中。

颜杲卿简介 颜杲卿和颜真卿

颜杲卿颜杲卿是唐朝中期名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堂兄,担任过卫尉卿、御史中丞、恒州刺史等职,在安史之乱中宁死不屈,其忠义精神为后世赞颂。颜杲卿简介>颜杲卿,字昕,生于京兆万年,祖籍琅玡临沂。>颜杲卿和颜真卿>颜杲卿是颜元孙之子,颜之推的六世孙,与颜真卿同为颜勤礼的曾孙、颜师古的堂曾孙,他是颜真卿的堂兄。不久城为史思明所破,颜杲卿被押到洛阳,见到安禄山,颜杲卿瞋目怒...安,也被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