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

大汗的战争:忽必烈的对外征服,其动力来自内部的焦虑

近期,汉唐阳光·山西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大汗之怒:元朝征伐日本小史》,4月26日,在北京言几又书店,出版社邀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张帆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郑小悠与本书作者周思成举办了一场读书分享会「”忽必烈的棋局——‘元日战争’中偶然与必然”。本文整理自本场活动的文字稿,有删节。假如元朝取得了「”元日战争”的胜利?郑小悠:关于这本书,我看完之后最想问的一个问题:蒙古大军如果占领了日本、打败了日本

已亥东征:心机重重的 ... 李朝贸易垄断战略

其中最受影响的无疑是夹在当中的...。...半岛本身就是东亚的十字路口明朝建立后,整个东亚的局势发生突变。朱元璋的重农抑商政策,激起了沿海与陆地边境的极大不稳定。由于明朝与蒙古、女真关系的恶劣,晚期的高丽王朝已经失去了最重要的北方陆上贸易。原本已多年没有边患的日本,甚至认为李朝军队只是先锋部队。

苏东坡竟还是反间谍专家?

历史上的大韩民族,用「”墙头上的草”来形容它最为合适。唐朝强大时,高丽王朝被打败了,自愿做了华夏的小弟,成了中国的属国。但当辽国在北方强大起来的时候,马上投入契丹人的怀里做了奴才。当了契丹人的走狗也就罢了,还时不时向北宋献媚,来个政治文化交流,背后却搞起小动作来。北宋时,有个杭州僧人叫净源,他坐船去高丽,认识了当时大名鼎鼎的义天。这义天可是高丽国最有道的高僧,他本是高丽王子,后来当了国师。两位高僧

被忘却的海东盛国——日本和这个华夏邦国来往之密切远超过盛唐

历史上遣唐使被当做伟大的文化交流而名垂青史,至今仍旧为世人所称颂。但在唐朝,日本朝廷在不断的将本国菁英派遣到大唐的同时,也同时与现在中国境内的另一个政权交往密切,三百年内彼此之间的官方往来达三十余次,这个神秘之国就是有着海东盛国之称的渤海国。

曾经很能打的高丽,大辽都拿它没办法,为何到了李朝就不行了?

王氏高丽时代,...虽然也是一个小国,但可以让全盛的大辽铩羽而归。到了李朝,无论是日本,还是后金都可以以极快的速度席卷半岛,甲午战争时李朝干脆当局外人,旁观清朝和日本的战争。国家没有特殊物质基础,也没有先进技术,自然条件也不好。他们有的中国都有,还更好。...半岛的国家从新罗到高丽再到...是一脉相承的,从他们窃取国土的行径上就能看出来。而高丽对辽、金、蒙古的行为也是如此,日后...对明朝也是如此。

火烧上都、东征高丽——红巾军,历史上最狂野的北伐

看着这些蓬头垢面、在死亡线上徘徊的俘虏,谁也不会想象到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狂野的北伐军。仅仅一个月前,这些红巾军的人数还要比现在多上好几倍,而且他们还以征服者的姿态将高丽王朝的都会开京变成了人间地狱,之后又在一夜之间被高丽的兵马打得溃不成军,最后又被堵在辽阳,成为俎上之肉。立志于推倒大元抄的红巾军如何会跨过鸭绿江,进而占领开京?而其孙忽必烈则混一中原江南,建立了大元朝,并将东边的高丽收做属国。

为什么中原王朝从不把 ... 纳入中国版图?

...半岛地处东亚大陆东北部,这里是三面环海,只有北部与东亚大陆相连接,在地理环境上比较封闭。而正是得益于这种封闭的环境,也让...半岛较少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也比较安全。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很多中原人为了躲避战争而...前往...半岛。

当年元朝为何没打下日本?除了两场「 ”神风”,还有更复杂原因

元师征日2018年7月连载的日本动漫《元寇合战记》,该故事主要叙述了蒙古大军征伐日本,在对马岛和日本武士战斗的故事。动漫是日本所出,自然要美化日本武士,丑化蒙古军,该故事要体现的就是日本武士舍生忘死保家卫国。抛开其虚构剧情,在历史上蒙古大军进攻日本也的确不顺利,因元师征日失败产生的严重后果就是加速日本神国思想的形成,给后世尤其是近代东亚各国带来严重灾难。

元顺帝与奇皇后:蒙元末代皇帝和他的高丽皇后

   元朝一头一尾两位皇帝,恰好也是这个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世祖忽必烈在位三十四年;不算逃出大都之后的两年的话,顺帝妥欢贴睦尔在位三十五年。可以说,他们一个是他起高楼”,一个是“眼看他楼塌了”。元顺帝对军国大事不感兴趣。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