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鲁迅收藏古钱币

鲁迅收藏古钱币鲁迅到北京后,在教育部任职的几年里,曾经收藏了不少古钱。前后的6年间,鲁迅日记有关钱币收藏的记载达40余条,购入古钱170多枚,其中明确标出钱币名称的藏泉约50余种。显然,鲁迅先生积攒古钱币,一开始就不是那种猎奇、玩钱的俗路子;是把收藏古泉、广泛涉猎钱币知识和钻研钱币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在鲁迅的古泉集藏中,以先秦、两汉和魏晋南北朝的钱币为多。

鲁迅与收藏

鲁迅的收藏涉猎广泛,造诣很深。据统计,现在保存的鲁迅藏书竟有3800多种、13000多册,他所买的书籍数量之多、范围之广,令人惊叹。鲁迅不但收藏书籍,而且也爱好收藏文物。这些拓片大部分是精品,少数拓本更是罕见的珍本,使鲁迅成为汉画像拓片的大收藏家。

谈谈民国期间书刊的收藏

谈谈民国期间书刊的收藏1911年至1949年,作为一个朝代,虽然年头不长,但却是社会激烈动荡、天翻地覆的三十几年,这是一个...、...、屈辱的年代,同时,也孕育着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巨大力量。民国书刊值得收藏,主要在于它的版本意义。这里涉及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民国书刊可否纳入善本之列。民国期间价值高的图书刊物是否也可以视作善本呢?民国时期出版的革命历史文献也是弥足珍贵的。

鲁迅的书法

鲁迅的书法鲁迅先生的字大概是我们这辈人最熟悉的文人书法了。或许有许多人未将鲁迅归于书法家之列,然只要说起“文人书法”,稍懂一点的都知道,鲁迅是最具代表性的了。所以,赏读鲁迅书法,在你不知不觉的时候,书卷气已经扑面而来。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鲁迅书法非常时髦。读鲁迅先生的书法,你总能觉得有一种脉脉的温情,沉着隽永,意味深长。

也谈“国画”与“国学”

也谈“国画”与“国学”关于“国学”,...新文化运动以来,一直持批判态度。曹先生将鲁迅思想也进一步发挥,一句话,“国学”也不存在的。其二,鲁迅先生对中国画一直是持嘲讽的态度,特别是对“文人画”,在那个时代,这也几近于一个潮流。关于“国画”与“中国画”的论争已久,似乎也没什么大意思。显然,当年中西文化大交汇冲撞时,以“国画”名者,确实是标榜“国粹”之意。

鲁迅的独特收藏:充满情趣

鲁迅的独特收藏:充满情趣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大文学家,也是一位大收藏家。鲁迅非常喜欢收藏中国古代的俑,他一生共收藏了38件人俑和19件动物俑。鲁迅生前大力倡导中国现代版画运动,可以说,鲁迅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运动的奠基人。鲁迅丰富的收藏使他的生活充满了情趣,他是一个有着独特审美眼光的收藏家,收藏不仅丰富了他的生活,而且还帮助他在中国文化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艺苑珍赏说诗笺——《旧京残笺(册)》收藏

艺苑珍赏说诗笺——《旧京残笺(册)》收藏诗笺,是文人吟咏作札的专用笺纸。它是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史、版画史、印刷史的重要文献和我国木刻彩版艺术中的瑰宝。时至上世纪初,木刻彩印制笺工艺在北京重新盛行。当时京城的南纸店如淳青阁、松华斋、荣宝斋、静文斋等,均刻印诗笺出售,并可定制。诗涛笺虽以画稿为主,但刊印亦贵精良。两人对传统版画同有爱好,喜爱搜集木刻版画。

毛主席与鲁迅都视为知己的他,却因蒋介石四字密令而命丧学生之手

毛主席与鲁迅这两位20世纪的巨人,都把才子革命家瞿秋白引为知己。能获此殊荣的,仅瞿秋白一人而已。瞿秋白生于1899年,江苏常州人,22岁入党,28岁主持中央工作,继陈独秀之后成为全党的最高领袖。后遭王明等打击排挤,瞿秋白去上海抱病工作,他同鲁迅并驾齐驱,成为全国文化界巨笔如椽、领袖群伦的大家。

看了鲁迅和许广平的情书才知道,原来鲁迅是一个「 ”禁欲系”大叔

民国时期,中国诞生了许多光彩熠熠的文人雅士,他们留下的不朽著作照亮了我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两地书》收编了鲁迅和许广平在1925年到1929年之间往来的书信。五年间,记载了许广平从一个学生到妻子、母亲身份的转变过程。她和鲁迅之间的故事从学生许广平的主动出击请教开始,他们谈天说地,聊教育,谈社会,针砭时事,直到鲁迅被热烈的许广平俘获,在相隔的两地遥寄彼此生活的琐细,再到婚后离别的牵绊。

鲁迅与朱安没有爱情,为何不和她离婚,让她寻找自己的幸福?

1906年夏,正在日本进行文学活动的鲁迅突然收到了数封家信,母亲以病重为由在信中紧急催促他归家,可是当鲁迅火急火燎地赶至绍兴老家后,才发现这不过是母亲催婚的一场骗局,家里为其择选了一位典型的旧社会传统女子朱安作为妻子,于是就这样,两个素未谋面的年轻人把一生纠结到了一起。众多周知,鲁迅与朱安之间没有爱情,许广平才是这位文学大师的温柔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