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

刑天舞干戚(中)

刑天听说后,异常愤怒,他决心要独自去和黄帝拼个高低。刑天威风凛凛,一手拿干(盾牌),另一手握戚(大斧),一路砍...,势如破竹。他猛见刑天挥舞着干戚...过来,顿时气得须发皆张,抓起宝剑就和刑天搏斗起来。这里可以说是炎帝和黄帝共同的故乡,当然也是刑天的故土。刑天恨黄帝夺走了炎帝的天下,发誓要替炎帝夺回来。黄帝却认为自己以本领获得天下,理所应当。

刑天挥斧舞盾(上)

炎帝委曲求全,刑天虽然和蚩尤一样,也曾力劝炎帝举兵复仇,却没有能够让炎帝坚定复仇的决心。他偷偷离开南方天庭,左手握了一面盾,右手拿了一把板斧,气势汹汹地一直奔向中央天庭,直接去向黄帝发起挑战。黄帝听说刑天...来,怒不可遏,当即提了一把宝剑,亲自出来与刑天展开激斗,两人在云端里剑斧交加,你来我往,拼命厮...。

炎、黄之战

黄帝是中央的天帝,炎帝是南方的天帝,兄弟俩各占天下的一半,黄帝主张行仁义之道,可是炎帝不肯听从,两个人发生了矛盾,以致闹得水火不相容,终于动起干戈。《绎史》卷五引《新书》云:“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炎、黄之战,是神话故事中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它反映了原始社会部族间的矛盾冲突。

蚩尤伐黄帝

黄帝的一生中,有过两次大的战争:一次是跟炎帝的战争,前面已经说过了,另一次都是跟蚩尤的战争。当初,蚩尤曾经在黄帝手下,当过开路先锋。炎,黄大战炎帝失败后,蚩尤又跑回到炎帝身边,对炎帝的失败很是愤愤不平,劝炎帝东山再起。于是蚩尤带着他的千军万马,公然打起炎帝的旗号,向着北方的黄帝发起了进攻……由此看来,蚩尤一伙是颇难对付的。因为蚩尤是炎帝的后裔,所以人们认为,这场战争实质是炎、黄大战的继续。

天真无染

向孩童学习天真无染《庄子》中有一篇文章,其中一段是叙述黄帝问路的故事。黄帝听了赶紧下马,和六位贤人一同拜他为师!其实,人生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清净本性,把烦恼和复杂的心念去除,就能回归纯真、无污染的本性;能发挥纯真无邪的爱,关怀普天下的众生,就是救人的“菩萨”,所以,即使贵为医达,也要向孩童学习这份天真无染的本性啊!

玄女的起源、职能及演变

对于这一中国古代神话、道教以及民间传说与祭祀中的著名女神,学术界曾有过一些研究,为了弄清其面目,笔者不揣简陋,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就其起源、职能及发展脉络等再提出一些看法,以求教于方家。玄女“人首鸟形”之形象出现在较晚的六朝时期,是道教兴起之后产生的新形象。从现存的早期有关文献来看,玄女当来源于上古女性生殖崇拜,而不仅仅是与之有关。

正义女仙九天玄女的传说

由华夏集团为主导的通过正义战争,统一并同化了另外两个部落集团,因而中国人自称为华夏名族,第一个统一中国的为轩辕黄帝,所以中国人又以炎黄子孙自居,据古书记载,再决定华夏民族未来重要走向的“涿鹿之战”中,正义女仙九天玄女帮助黄帝立下了不朽的奇功,因此九天玄女赢得了华夏民族的崇祀。

道教的“始祖”

“始祖”,黄帝,复姓公孙,因生于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之后,他推算历法,教人养蚕织布,播种五谷,造作文字,定干支,创医疗,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据《仙鉴》卷二载:黄帝问以治身之道,广成子说:“至道之精,杳杳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毋劳尔形,毋摇尔精,乃可以长生。”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向仙人求道并修炼的圣贤,故被道教尊为“始祖”。

文字之神仓颉

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人物,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这是在说,当时从事文字整理工作的也并非仅有仓颉一人,因为仓颉的成果最佳,所以只有这一套文字独自传承了下来。那时制定历法需要文字记载,制定神谕也需要行文,因此,仓颉应是颛顼部族人。中国人认为,文字是有魔力的,所以就把仓颉尊为制字先师。每到文昌帝君和仓颉的生日,人们都要到字纸亭前举行祭祀仪式。

《山海经》与中国古代黄帝神话群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一部地理文化典籍,神话是其表现历史发展与地理观念的重要内容。与《山海经》神话原型相关的中原神话群主要有如下几种:黄帝神话群、女娲神话群、伏羲神话群、大禹神话群、夸父神话群、炎帝神话群。其中,内容最丰富、影响最大的要属黄帝神话群和大禹神话群。《山海经》中的黄帝是一位显赫的部落联盟领袖。在中原地区,黄帝神话群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区。与《山海经》相比,黄帝神话在这里有了更多的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