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是继康德之后这一哲学派别的顶峰。雅各宾派专政后,黑格尔对法国大革命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转变。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惊人的大胆思考之一,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的珍珠。据说当时也在柏林大学的哲学家叔本华却对这些不以为然,于是他在同样的时间开课,与黑格尔分庭抗礼。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逝世 1831年11月14日,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逝世,享年61岁。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恩格斯后来给其以高度的评价:“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诞辰 1770年8月27日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诞辰黑格尔,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集大成者,彻底的客观唯心主义者。这样,他建立了一个以理念为基础的、包括了一切科学的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在哲学史上的主要贡献是,把矛盾看作一切事物的真理与本质,论述了辩证法就是对立面的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辩证法时,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这一合理内核。
德国哲学家谢林逝世 一般在哲学史上,谢林是德国唯心主义发展中期的主要人物,处在费希特和黑格尔之间。另一些人认为谢林总是关注一些常见的话题,尤其是自由、绝对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网络配图谢林的思想和费希特一样也常常被轻视了,尤其是在英语语系的国家。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黑格尔后来的崇高地位,他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故意贬低了谢林,将谢林描述为德国唯心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