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

[专家点评] 元代龙泉窑双耳炉残器

[专家点评]元代龙泉窑双耳炉残器元龙泉窑双耳三足炉(底足)元龙泉窑双耳三足炉(胎)元龙泉窑双耳三足炉(内心)南宋官窑器的烧造地点究竟有几处,它们都在那里?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在田野考古的基础上结合文字考古,已查明南宋官窑总共有五处。其中除平江官窑目前仍未找到之外,其余4处官窑窑址均已大白于天下。过去不少人认为这类的器物应该是南宋官窑类。此器为杭州地区窑口烧制的。

[专家点评] 北宋龙泉窑青瓷刻花碗

[专家点评]北宋龙泉窑青瓷刻花碗北宋龙泉窑青瓷刻花碗(底足)北宋龙泉窑青瓷刻花碗(侧面)北宋时龙泉窑刚刚开始兴起,这时龙泉窑许多产品明显带有越窑的特点,包括釉色,刻划花装饰文饰,底足的修胎等等。碗内壁装饰刻划海浪花纹,半刀泥(斜刀)技法纯熟,线条奔放有力,自由潇洒,颇有北宋曲阳定窑的技艺风格。综合上述特征,此碗应为北宋龙泉窑烧制的青釉碗,充分体现了北宋龙泉窑烧制民间器皿的工艺技术水平。

[专家点评] 元龙泉窑梅子青釉刻花大盘

该盘的来历颇有戏剧性:1996年一位经营故旧木器杂件家具的行家到浙南地区收货,某日在农家采买木器已毕,在等待主人打包装箱。于是这件700年前的大盘就从浙南的大山里来到了沿海地区,而且身价倍增,目前已达10万元之巨了。

[专家点评] 南宋 龙泉窑莲瓣钵

[专家点评]南宋龙泉窑莲瓣钵此件莲瓣缩口青釉钵,高6.2厘米,口径13.2厘米,足径4.3厘米。敛口,斜腹,外壁刻有双层仰莲,刀法犀利,釉色粉青,色质莹润如玉。它不仅是一件南宋龙泉窑的精品,而且与浙江南宋时期的纪年墓资料比较,也是一件较为典型的南宋后期龙泉窑产品。

[专家点评] 元 龙泉窑青釉条纹荷叶盖罐

[专家点评]元龙泉窑青釉条纹荷叶盖罐这只青釉条纹荷叶盖罐通高20.4厘米,口径25.8厘米,底径11厘米。圈足较深,另装盘底状,荷叶式盖,饰莲杆状纽。全器满刻竖条纹,条纹中间胖,两头瘦。施青绿釉,釉质明润,胎骨坚厚,盖与罐合口处及足端露胎,呈火石红色。

[专家点评] 元 龙泉窑一束莲纹高足杯

[专家点评]元龙泉窑一束莲纹高足杯这只元代青釉一束莲纹高足杯高9.5厘米,口径12.4厘米,足高4.4厘米。敛口,弧壁,半实足。外壁口沿下刻弦纹三道,足中部饰二道凹弦纹,内底印一束莲纹。施全釉,足端见火石红色。此杯造型规整,装饰简洁,釉质肥厚莹润,属元代龙泉青瓷高足杯中精品。

[专家点评] 南宋晚期 龙泉窑青瓷贯耳瓶

[专家点评]南宋晚期龙泉窑青瓷贯耳瓶南宋晚期龙泉窑青釉贯耳瓶(另面)南宋晚期龙泉窑青釉贯耳瓶(底足)南宋晚期龙泉窑青釉贯耳瓶(俯视)南宋晚期龙泉窑青釉贯耳瓶(口沿)这是一件宋末元初时期的龙泉青釉长颈贯耳瓶,高17厘米,口径2.1厘米,腹径9.8厘米,足径5.6厘米,其腹部矮短,圆如苹果形,于正中向上伸出细细的长颈,颈顶端贴有对称的管状双耳。现为中华博物网会员收藏。

[专家点评] 明嘉靖 龙泉窑青釉八卦三足炉

[专家点评]明嘉靖龙泉窑青釉八卦三足炉明嘉靖龙泉窑青釉八卦三足炉(另面)明嘉靖龙泉窑青釉八卦三足炉(里内)明嘉靖龙泉窑青釉八卦三足炉(底足)明嘉靖龙泉窑青釉八卦三足炉(细部)这件明嘉靖龙泉窑青釉八卦三足炉,高11.4厘米,口径24.8厘米。炉底呈圆饼状,被三足悬空架起,失去支承作用,炉内底及外底皆露胎无釉,胎土灰白,有浓重而不规则的火石红斑块。

[专家点评] 元 龙泉窑青釉堆贴蟠龙盘

[专家点评]元龙泉窑青釉堆贴蟠龙盘这件元代龙泉盘高8.6厘米,口径34.8厘米,底径13.3厘米。板沿,弧形腹,圈足。外壁刻莲瓣纹,内壁刻划波浪纹,盘心贴蟠龙。满施粉青色釉,青翠如玉。圈足露胎处呈火石红色。粉青釉是龙泉釉的最佳呈色之一,龙纹在龙泉青瓷中比较少见,故此盘可入元龙泉器的珍稀之列。

[专家点评] 明 龙泉窑青釉划花三足洗

[专家点评]明龙泉窑青釉划花三足洗这件青釉划花三足洗,口径29厘米,高13厘米。直口,平沿,束颈,扁腹,洗底下部承三个蹄形足,三足之间有直径10.7厘米凸出的饼形底,底高1厘米,并微内凹;洗内底有直径14.5厘米的露胎,内外底无釉。器身纹饰分为颈部和腹部两部分。全器施青绿色釉,釉薄而透明,釉下有不规则大小细碎开片。洗内底和外底露胎部分均有大片“火石红”。此器藏于江苏宝应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