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_宗教信仰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

  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今天我们有这样一个殊胜的因缘,在贵林演说《金刚经》。在佛经之中,部头最大的就是般若部。佛说《般若经》,在说法四十九年之中,世尊用了二十二年的时间来讲般若。由此可知,般若是整个佛法的中心。佛当年前后一共有十六会,中文译本《大般若经》有六百卷,听说 ... 文中有千卷之多。由此可知,这样大部的经典,读诵已经相当困难,何况受持演说。正因此,世尊在第九会由博而约,特别宣说《金刚般若》,这部经在中国前后有七种译本,流通最广的就是罗什大师的译本。罗什大师把它翻成一卷,又加上魏译一小段,将来我们在经本里面会读到,总共只有五千八百三十七个字,用现代人的看法,这不算是一篇很长的文章,不到六千字。不但般若的精华、般若的宗旨尽在此经之中,我们得到这一卷,可以说整个佛法都在自己掌握之中。

  这一卷经是般若的纲要,般若是一切佛法的总纲,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必须通达一切佛法,然后才真正可以说通达《金刚般若》。为什么?古人有个比喻,「因网乃得纲」,这个比喻是说打鱼的鱼网,总纲就是网的头,因网你才能够抓到纲领。可是网与纲,关系非常密切,实实在在分不开;换句话说,必须要对《金刚般若》义趣深解,而后一切佛法才能够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为什么?「纲举则目张故」,这是说明它是互为因缘,就是佛法的纲要与整个佛法的关系。这一卷经既然是整个佛法的纲领,它的重要性由此可知,它义理的深广、条理之繁密,也由此可知。

  本经确确实实是少文,文字很少,而含无量义,字字句句都含无量义。在唐朝时候,禅宗五祖忍和尚、六祖惠能大师极力的提倡,所以《金刚经》在中国早已是家喻户晓,流通不绝无过此经,用现代话来讲,佛经里面知名度最高的无过于《金刚经》。有很多人不知道《阿弥陀经》,但是没有人不知道《金刚经》,这就是古德的提倡。由这个地方我们也能看到,由于经典流通得广,读诵的人多,我们国家的国民得佛护念加持,这也是必然的事实。

  这一次我们采取的经本是江味农居士校正本,跟一般流通本稍稍有一些不一样,在此地我必须向诸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江居士一生读诵、受持、为人演说,他根据敦煌石室的写经及古大德注疏十几种,一个字一个字、一句一句的来校对,这样才订正全经的经文,可以说现代我们所看到各种《金刚经》的本子,这个本子是最好的版本。诸位可以参考江味农居士《金刚经讲义》的校勘记,我们这一次印送诸位的本子,后面都附校勘记。看了之后,你就晓得他这个本子跟一般本子不一样的地方。过去台中莲社李炳南老居士讲经教学,都采用江味农居士的校正本。我过去跟随李老师学习,《金刚经》也讲过好几遍。晚近在各个地方专弘净土,所以这个经大概总有十几、二十年没有讲了。但是在二十年前曾经讲过几遍,也是依据江居士的校正本。

  江味农居士,我们顺便在此地跟诸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他出生在民国前四十年,说中国年代大家概念比较模糊,我们说公元,他出生在公元一八七二年。他的祖籍是江苏江宁,江宁距离南京很近,在南京附近,因为他的祖父在湖北作官,所以全家就迁移到湖北去了。很小的时候,他跟他的祖父,祖父每天读诵《金刚经》,所以他从小就读《金刚经》读得很熟。于是一直到他一生,一生每天读《金刚经》都没有缺失过,再忙的时间他都要把经读一遍。光绪二十八年,就是一九0二年,他三十岁中了举人,在那个时候是功名,他中了举人,虽然中举人之后就可以作官,他对于官场兴趣不浓厚,也就是对于功名相当的淡薄。在这个时候他的夫人过世了,这个对他学佛也是一个增上缘,他感到世间无常,对于学佛就更认真、更努力了。

  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年)正式皈依佛门,依止禅宗大德微军和尚为老师,受菩萨戒,这是他在一九一八年的时候。同时亲近谛闲老法师,这是天台宗一代的大德,听老法师讲《圆觉经》,他每天听讲都写笔记,写了之后第二天就送给老法师看,请老法师给他印证,以后这个书就出来了,叫亲闻记。这个书流通得很广,想必有不少同修见过,《圆觉经亲闻记》就是江味农居士写的。同一年他又接受教育部的邀请,替教育部整理校对在敦煌石窟里面发现的写经,唐朝时候人写经一共有八千多卷,他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来整理校对,这对他等于说是深入经藏是一个大好的机缘。

  民国十年,就是一九二一年,在前一年他办了一个「佛经流通处」,印经流通佛法,从事于弘法利生的事业。一九二一年他请谛闲老法师讲《大乘止观》,也是每一堂都写笔记,他是很用心而且费了很长的时间把笔记整理出来,请谛闲老法师校正过,这就是现在诸位看到的《大乘止观述记》。虽然是谛闲老法师讲的,老法师很客气,里面很多重要的发挥几乎都是江味农居士他的心得,他的领悟、体会,所以谛闲老法师讲:「这个不应该用我的名字,用你的名字才对。」学生当然一切都归功于老师,实际上《大乘止观述记》是他写的。一九三○年,他将《大乘止观述记》讲了一遍,差不多讲了一年多才讲圆满。

  民国二十三年,也就是一九三四年七月,在上海省心莲社讲《金刚经》,可以说老居士在晚年完全成熟了,契入境界了,我们佛门里面讲的信、解、行、证,他真正的证入金刚三昧。讲这个经,因为他晚年体弱多病,一个星期讲两次,从一九三四年七月到第二年的九月,这部经讲圆满。他说《金刚经》,确确实实有许多地方是古大德注疏里面我们没有见到的,真的是有独到的见解,有超越古人之处。譬如在经的一开端,他告诉我们,世尊往往说一切重要的大乘经典,都以放光现瑞来发起。像我们过去在此地讲的《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发起的因缘非常希有殊胜。唯独《金刚般若》,《金刚般若》是整个大藏经的精要,而发起在穿衣吃饭,入舍卫大城乞食,这样发起的,这个用意非常之深。世尊表演给我们看,至高无上的佛法,究竟圆满的智慧,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没有离开生活。换句话说,江居士为我们点破,学佛学什么?佛菩萨生活在究竟圆满智慧之中,表演给我们看。我们凡夫很可怜,一天到晚生活在妄想、烦恼之中,苦不堪言。我们要学佛,如何把我们从妄想、烦恼的生活里面突破,也要获得像诸佛如来、像大菩萨一样,生活在究竟圆满智慧之中,这才得到真实的受用。我们这一会也不要辜负江居士给我们的启示,当然更不能辜负诸佛菩萨的加持,希望在这一会当中,得到真实的受用。这是他说经善巧之处。

  通行本《金刚经》,前后两周的问答,经文上都作「云何应住」。在一般的本子多半用昭明太子的三十二分,前十六分是前半部,后十六分是后半部,诸位仔细看经文你就晓得。江居士根据敦煌的写经,根据唐朝以前的古注来校对,发现前后句子不一样,四个字完全相同,组合不相同,前半部是「应云何住」,后半部是「云何应住」,意思不一样。句子字一颠倒,意思完全不相同。他为我们说明,前面问「应云何住」,就是我们的心应该住在哪里?这个意思是这样的,口气是这样的,应该住在什么地方?这是问「发菩提心要怎样安住,才能够叫心神集中,不至于分散」,明明是为初发大心人所说的。而后半部是讲「云何应住」,「云何」是为什么要这样住?这个意思当然不一样,意思确实是不相同。这个是问,前面世尊解释得很多,教我们离一切相发菩提心,于是乎不能没有这一问,既然说要离一切相发菩提心,菩提心为什么单独它应住呢?如果要是不住,菩提心也没有了。所以后面这一问,发菩提心那个人是不是住在发菩提心上?疑问在这个地方。佛是不许我们住,那发了菩提心要不要住在菩提心上?不住菩提心上,那就不发心,那就没得发。究竟是怎样降伏其心,问的意思在这个地方,换句话说,这是为已经发心、已经修行的人而说的。像这样深入发明,古大德注疏没有见过,他对于《金刚经》的妙义,发挥得精彩、透彻,像这样的地方很多很多,这是我们在《讲义》里面能看到的,他的《讲义》写得非常详细。介绍的这些文字,都在「江居士传记」里面,在《讲义》序文里面写得很清楚。

  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五月十八日往生,他往生的时候,自己告诉大众,金光遍照,佛来接引,这是决定往生的。他看到佛,看到佛光,最后的遗言,劝导大众修持以普贤行愿为最要。江居士一生所标榜的是「教宗般若,行在弥陀」,所以他是念佛往生的。这位大德可以说是清末民初,在家学佛成就最殊胜的,是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在《金刚经》真正用功夫大概有四十多年,小时候会念不懂意思那个不算,到他真正下功夫研究,四十年的时间,将《金刚经》整理一个完善的本子。他的功德不在夏莲居之下,夏莲居为我们整理一个《无量寿经》会集本,他以十几种版本来校勘,订正一个最好的、最完整的《金刚经》本子。这都说明我们这一代学佛的人有福报,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大德来给我们选择版本。这是前面简单介绍的话,底下请看《讲义》。

  《金刚经讲义》很长,现代的人喜欢简单,怕麻烦。这一次讲经,我们的《讲义》也印了三千册,恐怕《讲义》大家不愿意读,分量太大,于是我用一点时间,把《讲义》里面精彩的部分节录下来,写了节要,《金刚经讲义节要》,里面的内容都是江居士所说的。《节要》的分量大概还不到《讲义》的十分之一。这个书现在在台湾省印,大概到月底,到下个月打佛七的时候,书那个团他们会带来,再赠送给诸位同修。现在是先把卷一卷二印出来,但是这一个月不知道能不能讲得完。这一次同修们要求希望详细讲,详细讲这个节要,至少我看要三个月到四个月的时间。这一次讲一个月,下一次来我们再继续讲,采取这个 ... 。

  请看纲要,纲要就是一般经里面的玄义,江居士也是采取天台的五重玄义,先说纲要。

  【大乘以自度度他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为本,六度以般若为本。】

  这是说明般若部在整个佛法里面,它所占的地位,它的重要性。我们学佛、我们听经,首先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学佛?为什么要来听经?首先要把我们的目标、方向搞清楚,决定不能够含糊笼统,这样才能得到佛法真正的受用。学佛,有一些人是为升官发财、平安长寿,为这些;为这些学佛,得到的利益太少太少。实际上要是为这个目标,不学佛也能够得到。学佛,经上讲自度度他,什么叫「度」?度是个比喻,像过河,从这个岸我们坐小船度到那一边。这个「度」跟三点水的「渡」是一个意思。我们这边这个岸,是生死、是轮回、是烦恼,我们要从这个岸度到诸佛菩萨永远没有生死、没有轮回、得真正自在快乐的彼岸,这是我们学佛的目的。换句话说,如果要不把目的订在了生死、超越轮回,我们这一生学佛就一定空过,那才叫真可惜!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不能不清楚的。

  诸位同修今天能够在讲堂坐上两个钟点,世尊在《无量寿经》上讲过,在《金刚经》里面也讲过,不是凡人,不是普通人,都是过去生中曾经亲近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都是善根福德无比深厚,你才能欢欢喜喜在这里坐上两个小时。你要不相信,外头马路上走的人,你叫他来坐,看他坐得住、坐不住?他坐五分钟,他就要跑了,他就坐不住了。我们要问,既然无量劫来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为什么今天还落到这个地步?还当一个苦恼众生呢?这不能不问问自己。那就是生生世世学佛,都没有下定决心要了生死、要出三界,没下这个决心。由此可知,无论你修哪一个法门,无论你修学哪一个宗派,修得再好,要是不能够超越六道轮回,都不能算成就。为什么说不能算成就?想想我们现在这个状况就明暸了。我们无量劫供养诸佛如来,岂不是生生世世在修行吗?修成这个样子,所以说不能算是有成就。但是要想在一生当中有成就,一定要求生净土。江味农居士自己虽然是一生研究《金刚经》,讲解《金刚经》,他是念佛求生净土的。

  去年我们佛七圆满,这边有一位同修,台湾省也有两位同修,他们来找我,希望我把《金刚经》能再讲一遍。我听了之后,我觉得也好,什么原因?我这么多年专讲净土,不想再讲别的经,都放下了。为什么这一次又把《金刚经》提出来?这是看到许许多多念佛的同修功夫不得力。为什么不得力?第一个是看不破,第二是放不下,虽然念佛,怕不能往生,又空过了这一生。想想《金刚经》不错,《金刚经》讲一遍,帮助我们看破,帮助我们放下。真的看破放下,自然就老实念佛了,所以我们讲《金刚经》目的在此地。这个目的要搞清楚,帮助我们看破、放下,老实念佛。要晓得,自度一定要了生死、出三界,换句话说,凡夫我们只当这一生,来生要作菩萨,决定不作凡夫,这才叫做自度。

  自度,我们也要帮助别人,自度度他一定要修六度,本经特别侧重在六度,把六度变成我们日常的生活行为,六度是菩萨行。佛法的殊胜处,就在自己本位上,就在自己本身的行业之中,就修六度万行,就修菩萨道,就成佛了。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菩萨行,都是菩萨道,《金刚经》为我们说出理论、 ... 。而《华严经》末后一品「普贤行愿品」,我们一般也称为《四十华严》,这里面最著名的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尊佛,那五十三个善知识是佛,《金刚经》里面称「诸佛如来」,那是诸佛。他们所示现的,有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在本行,没有改行,都在自己平常生活环境之中,他就懂得怎样修六度万行,怎样修菩萨道,怎样学普贤行,一生圆满成就。《金刚经》讲的是理论、 ... ,《四十华严》是诸佛菩萨做榜样给我们看,把它表演出来,《金刚般若》跟《华严》是一不是二,所以理论、 ... 的要领在这个经上。世尊一开端,他不用放光现瑞来发起,就在日常生活当中表演给我们看,看看诸佛菩萨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什么样的生活,我们要向他学习,这就是自度度他以六度为本。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以般若为主,换句话说,就是佛教导我们,希望我们能够生活在究竟圆满智慧之中,那就是佛,那就成了菩萨。

  【般若摄无量义:性体空寂,我法俱遣,情执尽空,得无所得。】

  般若是智慧,里面含无量义,这是真实的无量。般若之体是空、是寂。空不当作「无」讲,为什么叫它做空?因为它没有形相,我们眼睛看不见;它没有音声,我们耳朵听不见;它不是形体,我们摸不到,不但摸不到,我们起心动念去想也想不到;它有,它不是没有,它真有,所以就用空字来形容它,说它的体是空。寂就是定的意思、清净的意思,丝毫都不染,一尘不染。不但里面没有「我」,也没有「法」,就像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无一物,这句话说得非常之好,本来无一物就是「我、法」两边都离开了。离就是不执著,也就是《金刚经》里不住的意思,应无所住,不住的意思。遣是放下、舍弃。

  情执尽空,「情」是起心动念,贪瞋痴那就是很严重的情执。微细的情是动念,起心动念是微细的情;贪瞋痴,太粗了,太粗浅了。「执」是执著。这两个字,实际上就是世尊在《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情是妄想,执就是执著。可见得情执就是妄想跟执著。妄想执著去掉,自性就恢复,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所以,为什么要把情执放下,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今天变成凡夫,在生死轮回受这样的苦,就是情执不肯放下。为什么不肯放下?没搞清楚,不知道它是什么事情,其实情执是假的,不是真的。佛在这个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情执也是虚妄,不是真的。但是你把假的当作真的,坚固的执著,这个亏吃大了。

  得无所得,佛得无所得,菩萨得无所得。试问问,我们有没有得?我们还是得无所得,你自己以为有得,错了!那才真正叫情执,迷惑颠倒。得无所得是真的,我们要从这个地方觉悟。

  底下这两句说得很好,「生知」,生是众生,众生的知见,众生以为「诸法缘生」,这也是佛常讲的,佛不讲众生也发现了。现在西方很多科学家发现一切法是缘生的,他们将一切物质分成分子、分成原子、分成电子、分成粒子,晓得这个东西是因缘生法。他不叫因缘,但是跟佛法因缘讲的是一个意思,他懂得。但是「未见本性」。近代的科学家比上一代要进步很多,譬如近代的科学家晓得根本没有物质存在。物质的现象是什么?爱因斯坦认为是「场」。场是什么?中国人翻作「场」,是能量集中而产生的一个现象,也有科学家说这是一切物相波动的现象。这些说法,跟我们佛法相当接近。佛在大乘经里面告诉我们,物质现象从哪里来的?《唯识》经论说「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就是妄想;「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发展为十法界依正庄严。物质是从无而有的,换句话说,「有」是从「空」里面变现出来的,它的体是空寂的,所以「有」不是真有,有叫幻有,在佛法里面叫妙有,不是真的有这个东西。科学家虽然讲到「场」,讲到波动,还没有见性,还是凡夫知见。凡夫「逐相而转,迷而不觉」,这就苦,所以他没有办法超越轮回,这个轮回的界限很难突破。

  佛知道,佛知「缘生性空」,他见性了。他知道一切现象,缘生的现象,体是空的,没有自性,没有自性就是没有自体。「有即非有」,有跟非有是一不是二。《心经》上常讲「色即是空」,色是色相、是物质,它就是空。不是说色等于空,不是的,本身就是空。

  「当体即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个话很难懂。你要是真正懂得,那你就很自在,就很快乐,你好多烦恼都没有了。我们没有法子,还用比喻来说,《金刚经》最后教给我们修行的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佛举这个比喻教我们观想。我们都有作梦的经验,两个人睡在一起,各人做各人的梦,同床异梦,两个人没有做一样的梦。当你作梦的时候,如果你是学佛的,学佛学久了,佛法的印象比较深刻,在梦中忽然想到,我现在在作梦,梦里面那些现象,问问是不是当体即空?确实。拿《心经》上的话,「色即是空」,梦即是空,空即是梦,空跟梦是一不是二,你从这里去体会,真的。常常这样子想、这样观察,然后再看看我们现前这个花花世界,一切众生,就跟作梦没有两样,一样的。

  一切万法,当体即空,有即非有。有跟非有,空跟有,是一不是二。我们今天在佛法里最难明了的,就是把色跟空看作两桩事情,两个怎么合都合不来,不晓得它根本就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金刚经》里面发挥这个道理的经文很多很多,所以要晓得当体即空。当体即空,你就不迷,你就不会随着境界去转。换句话说,不会受外面环境的诱惑。因为外面境界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就不会受它欺骗,不会为它所转。换句话说,不会去为它做牛、做马、做奴才。世间人真是可怜,佛看到,「可怜悯者」,都在那里作梦,在梦中造业,苦不堪言。佛跟众生,对于宇宙人生真相觉悟不一样,所以众生在迷,佛觉悟。

  【因迷而成六道,因悟而有三乘。】

  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迷来的,迷了这就有六道。为什么会有六道?迷有浅深不一样,迷得浅一点是天人,天上还有天,天有二十八层,迷得轻的在天,迷得重的就往下堕落,最重的就是地狱,六道里面都是迷。觉悟也有究竟、不究竟,换句话说,觉悟功夫也有浅深不一样。究竟圆满觉悟的,那是佛,少分觉悟的是声闻、缘觉、菩萨;觉悟一乘比一乘高,不圆满,所以觉悟有三乘。这就说明十法界是怎么来的,佛常讲十法界是依迷悟浅深不相同,而说三乘六道,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

  【本经纲要:遣除妄想执著,念佛净心之枢要。】

  本经的目的非常显明,是帮助我们破妄想、去执著。这就是前面讲的情执,情执要是破除,念佛就不难,功夫就很容易得力。我们常讲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都不难达到。底下我们解释这两句,列一个简单的表解。

  • 共2页:
  • 1
  • 2
  • 下一页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浴佛法会仪轨_宗教信仰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_宗教信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5.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6.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7.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8.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9.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10.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随机推荐

  1. 郎中奇缘

    说来也巧,这少年叫许万成,自小随父亲学医,现在已经是一个很出名的郎中。由于肌肤接触,她心里升起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她已经暗暗喜欢上这个少年郎中了。李员外一听,正是与女儿私定终身的那个郎中。他心想来得正好,他要当面拒绝许万成的提亲,好让这个穷郎中死心,让女儿安安心心嫁给牛无事。李员外见许万成相貌端正,但可惜是个穷郎中。

  2. 鬼道众生的故事-中国篇(二)

    鬼是轻如绵絮的,所以,宋定伯背着鬼,不用吹灰之力,轻轻松松地把鬼背了几里地。尽管鬼觉得宋定伯实在很重,背他自己有点吃亏,但主意是自己提出来的,又不能食言,所以只好忍气吞声。宋定伯一想,反正是捡来的,也不还价,立即成交。>就着样,宋定伯把鬼给卖了,怀里揣着钱乐呵呵地去办自己的事情了。

  3. 梦见四季豆苗

    周公解梦梦见四季豆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四季豆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梦见女人向自己的丈夫发誓_周公解梦梦到女人向自己的丈夫发誓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女人向自己的丈夫发誓好不好

    梦见女人向自己的丈夫发誓是什么意思梦见担心丈夫头发掉落变成秃顶,这是用梦境体现了对丈夫的无能、软弱的嫌恶和怨恨。梦见女人向自己的丈夫发誓意味着,与别人的竞争意识较为强烈,还真让你因而超越敌手的可能。女人梦见女人向自己的丈夫发誓,健康上将显现负面迹象,尤其对慢性病患者是个需要留意的时期。孕妇梦见女人向自己的丈夫发誓,运气良好且气氛愉快的一天。

  5. qq空间个性霸气短说说大全-感人的情话

    别跟哥谈感情,最伤钱!十八、不要和我说滚,老娘嫌你的地板脏。

  6. 我当爸爸

    一天我刚下班,五岁的女儿过来要我和她做游戏。我很累,想开个玩笑把她打发走:“来吧,咱们玩爸爸打女儿的游戏”。女儿一下跳起来:“好哇,我当爸爸!”

  7. 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本应赢得战争的战役——市场花园行动

    于1944年9月17日发射升空,市场花园行动被认为是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役。这个计划是合理的: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行动,包括30000多名英国和美国军队,进入荷兰,从而为盟军进入德国的中心地带创造了一条路线。如果一切顺利,盟军将在1944年圣诞节前抵达柏林。然而,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不同的故事。阿纳姆战役,又称市场花园行动,是二战中最雄心勃勃的行动之一,最终以灾难告终。不幸和糟糕的计划意味着,这一复杂行

  8. 如果你把一个可堆肥的杯子扔进垃圾桶,它还会坏吗?

    可堆肥产品如今风靡一时。但是,当这些东西被扔进垃圾堆而不是堆肥堆时,它们——包括可堆肥的稻草和银器——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很明显,如果一个可堆肥的东西,比如一根稻草,卷进了垃圾桶,它就不会被堆肥了。答案取决于堆肥的设置。

  9. 束在高阁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ùzàigāogé【解释】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同“束之高阁”。【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束在高阁”

  10. 带有耗字的成语

    包含有“耗”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杳无音耗——犹言杳无音信。魂耗魄丧——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狗追耗子——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同“狗拿耗子”。狗拿耗子——(歇后语)多管闲事。狗的职责是看守门户,猫是专捉老鼠的,所以狗替猫捉老鼠,就是多管闲事。蠹国耗民——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五虚六耗——比喻弄虚作假。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