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他作为宋朝和尚,既能喝酒又能破色,在俗世和佛门中自由出入

在宋朝,有一个出了名的和尚,不,他是最不像和尚的一个和尚。人们尊称他为仲殊大师,他是个非常有文采的人,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浪荡的人。他在杭州的宝悦寺认识了诗人苏轼,苏轼那个时候是当地的一个长官,两个人非常聊得来,经常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每当喝到兴头上,仲殊大师就会悄悄地告诉苏轼当地哪个青楼的姑娘好。简直是个「 ”流氓”和尚啊! 仲殊大师一共有两大爱好,不是抽烟烫头,而是写诗吃蜜。你可能会疑惑,吃蜜也能算爱好?吃蜜当然不算是一个正当的爱好,但是在仲殊大师身上,他确实是个爱好。因为仲殊大师无论吃什么饭菜,他都要加上蜂蜜才吃的下去,其实仲殊大师有这个特殊的爱好是有原因的,仲殊大师原名张挥,以前在苏州城,他是出了名的 ... ,很多人都不喜欢他,但是他的学习很好,年轻时考取了进士。 考上进士之后,仲殊大师算是玩开了,他整天和自己的狐朋狗友在外面寻花问柳,他的老婆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终于有一天,她的老婆积攒够怨气之后在仲殊大师的酒里下了砒霜,还好因为剂量不够,仲殊大师逃过一难。为了使毒气从体内完全散发出去,仲殊大师不得不每天吃大量的蜂蜜,另外他还不能吃肉。仲殊大师心想连肉都吃不了了,索性进士也不去了,带着一些简单的行李直接出家了。他去了寺庙也没事干,每天就是到处游荡,看看姑娘,偶尔兴起写上几首小诗小词,优哉游哉。 仲殊大师的资料在历史记录上并不多见,因为他的性格实在是太奇怪了,而且他的事迹也不是正面教材,很难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而仲殊大师自己也是中了进士之后也不努力,每天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心中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去了寺庙也不安心诵经念词,为人不守清规戒律,随心而欲。宋代推崇佛教,所以对出家人的待遇非常好,在寺庙里有很多的福利可以享受,非常适合像仲殊大师这样对俗世毫无牵挂的人来。 仲殊大师的家庭生活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累赘。她的妻子弄巧成拙,反而让仲殊大师有一个正当的理由离开家庭生活的束缚了。他从阎王爷那里打了个招呼,又回到人世间寻欢作乐了。苏轼评价仲殊大师,说他是「 ”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点窜一字”,可见仲殊大师虽然有很多毛病,但是他的才学确实非常深厚,后人也评价仲殊大师的作品「 ”篇篇奇丽,字字清婉”,历史上的文人道士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 在小编看来,仲殊大师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浪荡文人,他喜欢俗世中的一切,想要过一生潇潇洒洒的生活,一辈子快快活活的,而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浪荡公子的例子,他们丝毫不求上进,放浪形骸。而这些浪荡公子的结局,在历史上分为两种,一种是他们选择浪子回头,重新做人,在社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为自己的家庭撑起一片天地。 第二种是在众人的鄙夷和亲人的唾弃中默默死去,落得一个悲惨下场。而仲殊大师的选择非常巧妙,他既没有选择做前者,也没有选择做后者。而是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中的平衡点,他找到了自己的安身之地,而且以和尚的名义背着行囊到处游山玩水,还可以到处化缘,保证自己饿不着肚子。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外出 ... 的人们都没有照相机和手机,他们唯一可以作为记录方式的就是用文字写下游记。 从仲殊大师留下的作品看,他的足迹踏过了吴楚,他在苏州和杭州呆过很长的一段时间,也去过镇江,最远的地方去过成都。这些地方都是人美景美的地方,实在是符合仲殊大师的心愿啊。而他到了每一处地方,就用自己的诗词记录下当地的美景,他的身份放在现在,指不定有多少个旅游机构抢着让他帮忙写稿子呢。仲殊大师的诗词读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他非常擅长写小令,大部分小令都是写他在旅途中碰到的美景和有意思的事情。 但是仲殊大师却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疑点,就是他的死亡。按理说,这样一个轻松豁达的人应该是安享晚年的,但是仲殊大师却在自己老年的时候亲手把自己吊死了。那时他已经是满头白发了,他回到了苏州的承天寺,那是他第一次出家的寺庙。有一太天,他很反常地跟寺中众僧挨个道了个再见,当晚就在寺庙的院子里找了一颗结实的大树,上吊 ... 了。 只要信仰了佛教,就不能选择 ... ,要不然按照佛法,人就不能顺利转世,没法得道。但是放在仲殊大师就不稀奇了,他临死前根本没有在乎自己来世是什么样子,于是甩了甩衣袖就告别人世了。可见他还是信奉现世的规则,他不问过去,也不想将来,就想安安心心地活在当下。这也算是非常符合仲殊大师一贯的行为做法,实在是令人佩服。 仲殊大师在生前还做过一件事情,讲起来让人啼笑皆非。有一天,仲殊大师拜访当地的掌管,这时候来了一个打官司的女人,她非常坚定想要打官司,于是就在大雨天站在衙门的门口,一直不肯走。于是仲殊大师看着这个情景,当下就写了一首诗歌,叫做《踏莎行》。诗中这样写道: 凤鞋湿透立多时,不言不语厌厌地 想伊只诉薄情人,官中谁管闲公事。 诗歌内容非常生动,几句话就描述除了当时的情况,但是拿着一个弱女子来做文章,仲殊大师确实有点不地道。 仲殊大师的一辈子,在俗世和佛门中自由出入,世间的功名利禄和清规戒律都没有束缚住他自由的灵魂,这种潇洒的生活方式,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因为谁也不能,为了踏山川,看美景和美女,就抛开世俗的一切责任。活在俗世中的我们,不仅要满足长辈的希望,还要为下一代负责,这些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责任,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我们不去努力,那么吃苦的人就是我们的下一代了。 又有谁会抛开自己的家庭,就是为了换取一个自由的生活呢?这是需要勇气的,仲殊大师的世界充满着浪漫和自由,但是这又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担得起的一份自由,因为只有自律才能拥有自由。仲殊大师虽然行为放荡,但是他有一身的文才,他的文才支撑着他的一生,这才能让他潇潇洒洒地在人间走一回呐!所以想要自由,就先读书吧!

他作为宋朝和尚,既能喝酒又能破色,在俗世和佛门中自由出入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将错就错,误当赤壁又何妨?苏轼转而想到了曹操,想到了周瑜,想到了他们之间发生的那场大战,于是借题发挥,即兴填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好在苏轼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一位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他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3. 沈括为何死后无人给他写墓志铭?他亲眼看见「 ”飞碟”,你相信吗?

    《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杭州人。弱冠之年就承父荫当了个沭阳主簿的小官,在任上显示了其出众的水利才能。二十三岁中进士。沈括科技能力一流.天文、历法、农桑、水利、医学、...工程、地质、数理化,无一不懂,属于不世出的通才。

  4. 苏轼与王弗:人生路上没有了你,几多坎坷几多风雨

    据说,宋神宗曾问他的大臣:「”当朝人物,哪一位可以跟李白比呢?”一个大臣回答说:「”苏轼跟李白差不多”。我们不去评论到底是李白还是苏轼更好些,但凭此就可以看出,苏轼的确是个卓越之才。苏轼生活于政局变幻的北宋中期,他志在有为,但人生征程起伏曲折,「”崎岖世味尝应遍”。尽管如此,他总能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看待逆境,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情”道尽历经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坦然超脱的情怀。

  5. 苏轼过惶恐滩,因为「 ”二毛人”而想当水手,二毛人是谁?

    北宋大文豪苏轼虽然弱冠之年就高中进士,开始出仕,但宦海浮沉,几乎没有多少顺的日子。王安石变法时,他因反对新法,被视为守旧派,受到变法派的打击。

  6. 高风亮节——文人与竹的互相成就

    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榜上有名,可见竹子在中国文人心中的地位。「”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竹子笔直挺拔,婆娑有致,青翠不惊寒,自有一种虚怀若谷之气,象征着坚韧挺拔,虚心有节等品格。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竹的喜爱,是中国古代文人群体的共性之一。千百年来,在无数文人墨客的推崇下,竹子由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植物,变成

  7. 苏轼调侃好友怕老婆,还写了首诗嘲笑他,其中一成语流传至今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古代社会,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

  8. 宋朝之前没有铁锅,那古人是怎么做饭的?

    说起吃饭,可能世界上没有人比中国人更懂得「”吃”了。在中国漫长的烹饪历史之中,各种烹饪炊具的出现实在是令人目不暇接,而在这其中,铁锅可以说是中国老百姓最为重要的炊具了。然而当我们翻阅史料,就会发现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那就是直到宋朝时期,中国的冶铁技术才得以突飞猛进,换句话来说,直到宋朝,铁锅才真正进入了中国老百姓的厨房之中。那么问题来了,在宋代之前,中国古代老百姓都是怎么做饭的呢?对此相关学者

  9. 天才苏轼一生坎坷,都是因为没管住自己的嘴?

    苏洵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事实并不会因为他的美好愿望而改变。苏辙形象苏轼克制了一段时间,却终究没能管住自己的嘴。御史形象经过一百三十多天的"审理",御史台查找到批评新政的"讥刺诗"一百多首,以及其他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嘲笑程颐,引来强力反击有所反省并不等于认同,特别是反省的结果与自己的价值观相悖,与自己的性格不符,苏轼断然否定了这种反省。

  10.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随机推荐

  1. 瞿佑为何被流放?瞿佑获罪缘由简介

    有关瞿佑何时流放塞外的问题,前人对此言之不详。而前人对此说法不一,较有代表性的是如下两种说法。此外还有其它一些说法,与此大同小异而已。瞿佑在此明确无误地点明了自己罹罪的缘由是“诗祸”。他仅仅是因为“辅导失职”而被“坐系锦衣卫”的。此“弱冠之年”,恰系他在杭州时和瞿佑相交之期。可见瞿佑和朱橚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

  2. 梦见被鬼怪拉住

    周公解梦梦见被鬼怪拉住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被鬼怪拉住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日本原 ... 爆炸时,一个距爆心300米的女人幸存,后来怎么样了

    后来根据调查,当时原...爆炸500米范围内一共有着12个人幸运的活力下来,高仓秋子也是因为银行厚重的防护,活了下来,但是这12人中在后来都是因为各种辐射后疾病而死亡,宇佐美本江也是在爆炸后一月就死了,至于存活下来的高仓秋子应该算是最为幸运的一人,她在爆炸后不仅活了下来还在34岁结了婚。

  4. 梦见到挖井是什么预兆 – 周公解梦

    梦到你向井中探视,是表示你所在的环境中可能会有对你不利的流言,如果梦到听到有叮咚的水声,表示流言可能会中伤你,但幸好影响不大。梦见挖井,吉兆,预示著会收到远方的来信。梦见挖井,意味着自己的名声将像井水一样上升。梦见到下水道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5. 最委婉的詩詞,一切盡在不言中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看盡世間滄桑,愁緒愈發多且深,有的不能說,有的不便說,識盡而說不盡,多說何益?只得都化作一句“天涼好個秋“。《車遙遙篇》【宋】范成大車遙遙,馬憧憧。君遊東山東復東,安得奮飛逐西風。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月暫晦,星常明。留明待月復,三五共盈盈。車馬悠悠

  6. 大悲咒的感应(三则)

    自从皈依三宝,他这年的冬天就没有生病,安然无恙过了冬,这是他用功修学佛法,感应佛菩萨护佑的结果,是《大悲咒》的威力。他经常开车外出办事,无论天气多么恶劣,道路多么难行,他念念不忘《大悲咒》,再大的困难也难不住他。《大悲咒》八十四句,刚开始,他用四口气诵毕,现在只用两口气就能诵毕。10岁的女儿刘钰身患癫痫,时不时地复作,每次发作都在夜间十二点以后。

  7. 个性婚庆主题策划 最爱的婚礼形式介绍

    下面是个性婚庆主题策划,来看看吧!个性婚庆主题海底婚礼千百年来大海以它独特的宽广、包容、深邃气质吸引了无数的情侣们来到它的身边互诉衷肠。比如,第一场是为了照顾双方的老辈家长而举行,形式上非常的正式。喜欢彰显个性、追求自由的新人完全可以选择攀登一座比较安全的山峰,来完成你们的婚礼仪式。

  8. 节日临近,胆固醇勿爆表!

    胆固醇这种人体内的脂类物质。显然,血胆固醇过高比之血胆同醇正常的,发病率要高出4倍半。因此,防治血胆固醇增高.这对降低冠心病发病率有积极的意义。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中有丰富的纤维素摄入,正常人的血液中的胆固醇自然保持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会对脂类食物升高血胆固醇的作用产生拮抗。所以,保持一定量纤维素的摄入,对降低血中胆固醇十分有益。

  9. 佛传故事之二 北魏 魏字洞

    (责任编辑:admin)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10. 哄男朋友开心的短信 温柔的心

    给你发完短信息,浑身感觉甜蜜蜜。所以我的心中至今没有溶入半点的杂念。早知道和你注定是无尽的忧郁,我却不知该如何收回我的心意.不能说出的故事,一场美丽的相遇,爱是一场不悔的沉醉.女:“完了,没想到丘比特射中了我。”屎壳郎与蚊子谈恋爱。温柔的心.是送给快乐的人!是送给有情的人永恒的心,是送给等待的人,愿把一颗祝福的心,送给我最亲爱的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