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古代名将成千上万,关羽作为一个兵败身死的武将最后却被尊为“武圣”,靠的不是“武功”,而是“文治”,是其自身体现出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从武将、忠臣、义士、财神到“关圣帝君”,关羽的文化符号逐渐升级,遵循着“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的神化轨迹。自三国时代起,官方的宣扬与民间的崇拜使“关公”成为历代文人创作的最佳原型,千秋万代履行着中华民族道德先驱与文化榜样的职责。
  历史上关羽文字记载不多,《三国志》曾评“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后世流传无数经典战役,包括“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等等,实际上其中大部分是《三国演义》“移花接木”或虚构而来。民间也认为“吕布、马超、典韦”武艺都在关羽之上,后世以其为武将标志,主要是因为书中把他描绘为文武兼备,是少数能独自镇守一方的大将。刘备称汉中王时,拜关羽为前将军,总领荆州;关羽死后,由后主刘禅追谥“壮缪侯”。
  除了武功,关羽为后世称颂的,便是他对刘备的忠诚。从桃园结义开始,对刘备不离不弃,《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称之为“随其周旋,不避艰险”。其中“屯土山约三事”“挂印封金”护送嫂子“千里走单骑”直至最后败走麦城宁死不降吴都体现了为人臣的忠心耿耿。实际上,关羽身份被抬高与历朝历代统治者对其“忠诚”的推崇有关,历代君王都会赐关羽封号,借此宣扬忠君思想,有益于对下属乃至百姓的统治。
  忠臣之外,关羽更为普通人敬仰的是超越政治的“讲义气”。曹操曾赞“云长真义士也!”,他用尽金银女色爵位均不能打动关羽“降曹”,关羽曾叹道:“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如此做法使曹操不但没有怨恨关羽,反而认为其有仁有义,更加器重他。此后,关羽为曹操斩颜良诛文丑,最终还在华容道冒违军令状杀头之罪,放走曹操,有恩必报的态度使其忠义形象深入民心,其“义举”也恰好符合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的信条。
  人们喜欢以高大的雕像歌颂英雄,在河南许昌,就坐落着一尊全球最大的关羽石雕塑像,该塑像高26米,重量超过3000吨。而在去年,中央美院学生毕横在京展示他的毕业作,以解放车部件拼凑出9。7米高的关公像。这两尊传统和后现代雕塑的碰撞,凸显大众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不缺少对英雄的敬仰。
  关羽的形象经过文艺作品与统治阶级的一步步“加工”,逐渐成为仁义智勇礼信的化身,“关帝庙”自宋代开始在民间日趋增多,因民间流传关公保佑卫尽忠尽义之人,而这样的信条在任何文化中都是人们必备的美德,所以儒释道等宗教均将其作为神灵供奉,没有信仰冲突,关公的形象更加显赫。除了原先供奉关公的军人、武师外,其他不相干的行业也推崇关羽。其中,商人以拜关羽像昭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遵义守信不背叛承诺。此外,据称关公像朝向大门,既可招财进屋,又可镇守门户,阻挡外邪。日久经后人神化,渐有“武财神”之名(历史上有武财神赵公明关云长,文财神范蠡比干)。关羽在成为“财神”前,更倾向于是统治阶级、军人好汉、知识分子崇拜的对象,在其宗教化与财神化后,才更贴近普通百姓,历久不衰。
  综合以上身份,关羽文化符号的演变遵循着“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的过程,经历代朝廷褒封,至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明神宗封其为“单刀伏魔、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正式成为“关圣帝君”。(三国历史 www.lishirenzhi.com)清朝,光绪皇帝奉其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成为与“文圣”孔子齐名的“武圣”。统治阶级如此推崇,民间关帝庙愈加兴盛,至今两岸三地,海外华侨,整个东南亚乃至西方国家均存在对关公的膜拜。关羽因凝聚着勇、忠、仁、义、礼、智、信等伦理美德,俨然成为了最重要的中华文化符号。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士德威克曾表示,“我尊敬这位大神,他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有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难。如果人人都像关公一样,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 追“塑”
  古今穿越“关俑”情
  ■ 影视主创谈
  高希希(电视剧新版《三国》导演) 高希希在新版《三国》中将关羽设置成自杀,曾引发极大不满。高希希对此解释,当时是饰演关羽的于荣光提出,英雄的死需要有气势,被万箭穿心死得既不好看,也太没尊严,所以建议改为自杀。而高希希也觉得这样改编挺好,“有种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感觉,当时吕蒙已带军逼近,关羽已无路可退,他其实也属于被孙权逼死。”而这种设置反而更加突出了关羽的忠义一面。他强调编剧朱苏进也觉得关羽是“天下第一自傲的”,因此不会允许自己被别人杀掉。
  庄文强(电影《关云长》导演) 香港人尤其偏爱拜关公,很多港片、尤其是黑帮片中经常有表现拜关公的场面。在香港导演麦兆辉和庄文强的心目中,关羽的“忠义”最能打动他们,而忠义也是以拍摄 *** 片著称的两位导演十分钟爱表现的主题。庄文强表示,在关羽身上体现的古代的忠义,与现代戏忠义的最大不同,便是在古代会更加残酷,“因为古代每个决定都是要命的,而现在每个决定都是要钱的。”也因此,影片《关云长》中虽然加入了大量极为现代的对白,但类似“关云长,义薄云天”这样的台词还是被姜文说得铿锵有力。此外,对于为何不表现关羽的赤兔马,以及马战戏,庄文强解释,“一方面是因为找一匹好马比找一个好演员还难,另一个原因是历史上关羽的马战大多是从背后偷袭,表现出来还是不大光彩吧。”
  刘镇伟(电影《越光宝盒》导演) 刘镇伟向来以恶搞、颠覆、无厘头风格著称,电影中,他对《赤壁》等经典影片进行了调侃,其中对关羽的恶搞堪称大胆,竟然将其红脸解释为因看 *** 书所致。刘镇伟表示,在自己的心目中,对关羽是极为尊敬和钦佩的,但电影毕竟是为了图观众一乐,无需拿历史记载来衡量。
  吴宇森(电影《赤壁》导演) 虽然在吴宇森的《赤壁》中,关云长并非主要角色,但观众仍不满对关公这一人物的设置,首先是关羽不跨著名的赤兔马,在长坂坡一亮相,就是徒步出场,碎步前进,连从曹营逃跑也是抢了匹敌马,基本上是一个步兵。其次是关羽砍杀的都是一众小喽啰,不像武将之首。而最雷人的是关二爷还会教孩子们读书,“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且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现在好好读书,将来才能吃上饭啊!”对此吴宇森表示,这是部国际性的电影,自己只是希望西方观众同样能看得懂,很多中国观众熟知的典故,老外会搞不懂来龙去脉。
  ■ 篇外篇
  关公有望“重新”大战外星人
  被誉为cult片之王、传闻中的台湾电影《关公大战外星人》,一直只闻其名,连网络上的“人肉搜索”也未能找到电影的任何片段,只有几张黑白剧照流传于网络。其实该片在台湾上映时片名叫《战神》,在香港则改为《香港大灾难》,是台湾导演陈洪民拍摄于1976年的作品,林建岳前妻谢玲玲担任主演。据悉故事讲述的是外星人在港进行大肆破坏,最后关公现身解救港人。日前有消息称,导演彭浩翔几经辛苦找来原版,并购下电影改编版权,目前正在进行数码修复,更有意找来杨千嬅和余文乐担任配音。

关羽如何不靠武功实现从武将到“武圣”的蜕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9.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10. 哱拜之乱:大明文官地位过高、武将地位过低所结出的一枚苦果

    ——《万历野获编·补遗》景泰时期,由于武将在土木堡之变中损失惨重和文官于谦在京师保卫战中打退了瓦剌的大军,武将的地位开始降低,文官的地位开始提高。这种情况下,发生了大同巡抚年富越职干涉大同总兵郭登处理军务一事。事后,郭登将年富这种明显的越职行为上报给了明代宗,明代宗又将此事交给了兵部尚书于谦处理。

随机推荐

  1. 梦见去世的同事是什么征兆 – 周公解梦

    梦见去世的同事是什么征兆(摄图网)劳动者梦见去世的同事,预示着你的健康运势低迷,仍需继续关注肾脏功能,防止过度操劳。梦见和去世的同事交谈,预示着你即将名扬四海,所以要注意机会的出现哦。青年人梦见和去世的同事对话,预示着你最近运气一般,要忍耐与培蓄自己的实力,以等待坏运气过去,好运气来临。

  2. 夏季养生食物难选择?各种瓜类有良效

    苦瓜清心瘦身苦瓜虽苦,但夏季因天气变得很差的胃口,很可能被这股苦味打开。习惯了吃苦瓜后,就会感受到苦瓜的清爽、可口。而且苦瓜归脾经,还可健脾开胃,从而促进身体的消化吸收作用。冬瓜具有清热解暑,化痰利尿,生津止渴的作用,夏季食用冬瓜,可消除暑热,并可用于防治夏季期间发病率较高的泌尿系统感染。

  3. 莫等闲下一句

    莫等闲下一句“莫等闲”的下一句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出自岳飞《满江红》的名句。好男儿,要抓紧时刻为国建功立业,不好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洗雪。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勉语,说与人体会。未至有复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气在。

  4. 为什么古代称呼未嫁女子”待字闺中”?

    留在闺房之中,等待许嫁。旧指女子成年待聘。“女子十五许嫁,笄礼之称字”。对于女子来讲,成年、结笄加字、许配基本上是一回事。

  5. 梦见“弟弟”是什么意思

    梦见和弟弟打架,吉兆,兄弟感情会很融洽。梦见弟弟生病,预示著弟弟身体很健康。梦见弟弟溺水,弟弟会遇到困难。梦见弟弟溺水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会安全度过难关。梦见弟弟手指断了,意味着事业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6. 悯众生苦 善观因果

    悯众生苦善观因果--慧光法师--乔居士问:有时候遇见朋友的亲戚,或者网路上看见什么众生得了癌症,特别的痛苦。但我们要知道,众生之所以受苦,是因为业力的关系,有些是无法替代的,例如生病这件事。这里佛说,菩萨已知道自己决定已证不退转位,虽然他的回向功德很大可以加持众生,但由于有众生过去造作帮助破坏正法(佛法)的业力,无量劫的时间在恶道中受苦的果报,现在出生人间,还要再受其恶业的余殃。

  7. 人际交往:对待21种人善巧交往

    人际交往:对待21种人善巧交往我们接触到的人可以分为:富贵者、贫苦者、初交者、久交者、年长者、年少者、正直者、势利者、仁厚者、刻薄者、豪气者、自私者、聪明者、愚笨者、诚实者、奸诈者、强横者、谄媚者、妒忌者、清洁者、患难者……与之相交可以施与小利,用自己的言行来感化对方,因人皆有向善之心。这样人家才会与您论交,清洁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8. qq经典伤感说说-感人的情话

    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却总好偏听一面之词。人只有一张嘴,却总能说出两面话。谁都以为拥有的感情也是例外,在变淡之外。然而最终发现,除了变化,无一例外。

  9. 梦见拿木棍打人

    周公解梦梦见拿木棍打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拿木棍打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唐宣宗为什么能有“小太宗”之名?他是怎么让摇摇欲坠的晚唐又出现“中兴”局面的?

    这是因为,唐宣宗李忱在位的十三年时间里,摇摇欲坠的唐王朝居然展现出了一些生机。以至于,唐宣宗成功获得了“小太宗”的桂冠。而史料也称唐宣宗为“李之英主”。可见,唐宣宗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声誉。并且,对内唐宣宗还结束了持续多朝的“牛李党争”,这更使得晚唐的朝政焕然一新。可以说唐宣宗在位时期颇有初唐“贞观之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