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孙中山先生积数十年革命斗争教训,在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经验启发下,确立了建立新型革命军队的军事构想,1924年6月16日创办了“革命党”自己的军校―黄埔军校。黄埔军校作为孙中山创办的第一所具有现代革命意义的军事学校,对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国民革命运动有着重要历史作用和影响。而黄埔军校的第一期生,最早并最直接受到孙中山先生的教诲和熏陶,成为孙中山先生推动与促进军校发展的重要力量。
  今年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创立黄埔军校90周年纪念,本文试图对孙中山先生与黄埔军校第一期生的历史渊源和事例,作些探索与研究。
  一、孙中山先生亲自发起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推荐、招生以及投考事宜
  1924年1月20日中国 ***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先生在开幕词明确提出:“我们现在得了广州一片干净土, *** 各省同志,聚会一堂,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革命军起,革命党成”。 “惟当时各省多在军阀铁蹄之下,不易公开招生,故预先委托本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回籍后代为招生”。据此,在孙中山先生的提议和倡导下,中国 *** “一大”代表以及各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们,都受命担负着为黄埔军校推荐和招收学员的重要使命。虽然,我们今天无从获知:当年推荐或介绍第一期生入学,究竟履行怎样手续或签署填写了那些文件,也就是说,他们究竟有多大的能量或作用,影响并左右有志青年决定千里迢迢奔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当年绝大多数中国 *** “一大”代表和早期领导人,是积极响应孙中山先生的倡导和号召,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和环境下,返回居住地充分发挥各自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为一大批进步青年投考并奔赴广州黄埔军校学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根据《陆军军官学校详细调查表》反映的资料与数据显示,在此期间,有93名中国 *** 一大代表、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候补执行委员及中央监察委员,被382人次第一期生填写为入学黄埔军校介绍人;有41名 *** 早期领导人及民主人士,被123人次第一期生填写为入学黄埔军校介绍人;有204名民国初期各界知名人士,被344人次第一期生填写为入学黄埔军校介绍人。
  考察近百年来古今中外军事教育史,没有一所初级军官学校的学员招生,可以如此广泛地引起当时政党、军界乃至政治家、军队将领、社会各界名流的共同关注,亲自履行推荐介绍入学和参与招生职责,黄埔军校第一期可算是第一例。所有这些,与孙中山先生的领袖魅力是密不可分。
  二、孙中山先生“用这五百人做基础,造成我理想上的革命军”著名论断对黄埔军校第一期生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1924年6月16日,在黄埔军校成立典礼上,孙中山先生对黄埔军校暨第一期生的作出了著名论断中阐述:
  “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人,诸君都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都担负得救国救民的责任,便要从今天起,先在学问上加倍去奋斗;将来毕业之后,组织革命军,……所以要诸君不怕死,步革命先烈的后尘,更要用这500人做基础,造成我理想上的革命军。有了这种理想上的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便可以大功告成,中国便可以挽救,四万万人便不致灭亡。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诸君都到这个学校内来求学,我要求诸君,便从今天起,共同担负这种责任。”
  从现存的历史资料,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孙中山先生以黄埔军校“用这五百人做基础,造成我理想上的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是孙中山先生创建黄埔军校的目的和原因;其次,孙中山先生以培养革命的“三民主义”为信仰的革命军骨干,倡导并实施“武力与国民结合”来组建革命军,这是孙中山先生建立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再次,孙中山先生主张革命军骨干“要有高深的学问做根本”,以“造成中华民国的基础”,这是孙中山先生重视政治、军事理论的学习,期望黄埔军校造就革命军队,这是孙中山先生的建立革命政权的政治思想。
  孙中山先生“用这五百人做基础,造成我理想上的革命军”,这五百人实际系指黄埔军校第一期生。因此,可以确信:孙中山先生最初是通过黄埔军校第一期生,践行并实施他的军事构想和建军路线的。孙中山先生对于第一期生寄托了厚望和期待,对于黄埔军校第一期生乃至后期生的迅速成长与担当重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孙中山先生介绍入学黄埔军校的第一期生
  尽管孙中山先生当年发起军政要员及其各界知名人士,返回各地推荐或介绍进步青年投考黄埔军校第一期。但是,被第一期生亲笔填报孙中山先生为入学介绍人的学员并不多,根据《陆军军官学校详细调查表》记载,仅有:杨伯瑶、容有略、容保辉、容海襟等四人。其中:
  杨伯瑶(1894-1972)广州黄埔中国 *** 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又名荫春,贵州大定人。彝族。贵州钟庆瑶族世代土司家族出身,经济富裕。曾习中国文学。自填入学前履历:世为钟庆(贵州省大定县)土司。受五四运动新文化思潮及孙中山民主思想影响,1919年投奔广州驻军司令官龙腾庄(彝族)部任步兵连排长、连长。1923年春经安舜卿(又名健,彝族,时任贵州省 *** 支部长,以候补代表出席 *** 一大,前广州大本营咨议,孙中山指派川边宣抚使)介绍加入中国 *** 。1924年春由孙中山特许,安舜卿介绍报考黄埔军校,1924年6月考入中国 *** 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1924年11月毕业。分发入伍生队见习,教导第一团排长,随部参加东征作战、对滇桂军阀杨希闵部、刘震寰部军事行动。1926年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两湖战事。1927年返回贵州,续接父业为土司。所率彝族武装加入黔军,1932年任黔军独立旅旅长(旅长宋醒)司令部参谋长,兼任黔军第二路指挥(宋醒)指挥部参谋长,维护地方治安。1935年春任滇黔绥靖主任公署少将衔参议,川滇黔边区黔境民团指挥部指挥官,曾率部驻守云南昭通半年。1935年12月辞职回乡,出资发展地方教育和民族经济,兴办教育,建设家乡。红军长征途经时,为部队和伤病员提供食品物资和救治方便。掌握武装维护地方保境安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配合人民 *** 清匪反霸和保护仓库,1950年1月被委为当地飘井区剿匪副指挥长,配合人民 *** 进行剿匪斗争,被授予“支前模范”称号。1950年6月任贵州省人民 *** 委员,1950年7月任毕节地区人民 *** 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1951年7月任贵州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1955年2月任第一届贵州省人民 *** 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1957年6月任贵州省人民 *** 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1958年9月任第二届贵州省人民 *** 委员会委员,1959年12月任贵州省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1964年1月任第三届贵州省人民 *** 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兼任贵州省人民 *** 监察委员会委员等职。“文化大革命”受到冲击与迫害,一度被关押审查,1972年10月11日因病逝世,1980年获得 *** ,恢复政治名誉。
  容有略、容保辉、容海襟三人均为广东香山(今中山)南屏乡人。
  容有略(1906—1982)广州黄埔中国 *** 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别字天硕, 别号建雄, 广东香山人。香山县南屏乡甄贤高等小学堂毕业,香港私立英文专科学校肄业,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毕业,中央军官训练团第二期结业。自填登记通讯处:广东香山县南屏乡。自填入学前履历:民国九年夏六月在甄贤高等小学校毕业,又是年任该校学生自治会会长,在香港读英文一年画相半载。1906 年9月19 日生于香山县一个渔民家庭。父早亡, 早年随兄当海员, 1920 年6 月毕业于本县南屏乡甄贤高等小学堂, 在学期间曾被推选为学生自治会会长。1921年前往香港考入私立英文专科学校肄业一年, 后因经济拮据辍学。以街头为人画像谋生半年, 后返回广州入香山会馆任办事员。1924 年3 月27 日经杨殷(时任 *** 广州市第四区分部执行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广州工人代表会执行委员会顾问)、杨匏安( *** 广州市第十区分部执行委员兼秘书, *** 中央组织部[部长谭平山]秘书, *** 广州粤汉铁路支部书记)介绍加入中国 *** , 1924年4 月由孙中山、廖仲恺举荐投考黄埔军校。1924年6月考入中国 *** 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1924年11月毕业。毕业后历任黄埔军校教导二团(团长王柏龄)第二连排长、连附、连长, 参加第一、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1927 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何应钦)第一师(师长薛岳)第二团第一营营长等职。1929 年任国民 *** 警卫师团长,1932年任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部参谋处处长,1933年11月22日随部参加“福建事变”,事败后被整编降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 年3月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学习,在学期间曾任学员队队长, 1940 年4 月毕业。后任军事委员会参议,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干部训练团学员大队大队长。1942 年5 月改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高级参谋, 1942年6 月任第九战区第十军(军长方先觉)司令部参谋长, 1942 年9 月兼任长沙警备司令部参谋长, 1944 年1月23日任陆军第十军第一九○师师长, 率部参加衡阳保卫战, 与军长方先觉等坚守衡阳城44 天, 重创日军精锐第十一军, 此役后获颁 *** 勋章。抗日战争胜利后, 曾任上海保卫总团总团长。1946 年5 月被国民 *** 军事委员会铨叙厅叙任陆军步兵上校。后任整编第四师副师长,1946 年6 月入中央军官训练团第二期受训, 并任第一中队分队长, 1946 年8 月结业, 返回原部队续任原职。1946年12月3日参加赴南京任职、公干的81名黄埔一期生在中央训练团聚餐并于办公大楼前合影。1948 年夏任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军务处处长, 1948年9 月22 日被国民 *** 军事委员会铨叙厅叙任陆军少将。1949 年7 月19 日与何应钦、梁华盛、何祟校等陪同蒋介石最后巡视黄埔军校, 同日晚参加在粤将领防守广州会议。1949 年1月19日任重建后的陆军第六十四军军长,统辖陆军第一五六师(师长张志岳)、第一五九师(师长倪鼎垣)、第一三一师(师长张其中)等部,1949年12月兼任海南警备司令部副司令, 1950 年1 月任海南防卫总司令(薛岳)部第三路司令官, 后任设于海南岛的“广东省 *** 敌后委员会” 委员兼军事组组长等职, 率部在广东南路对海南岛与人民 *** 作战。1950 年5 月随军到台湾, 1951 年2 月被任命为“粤中 *** 救国军”总指挥部总指挥。1959 年1 月任台湾“国防部”中将参议, 1961 年7 月1 日办理退役, 后任台湾“交通部”顾问等职。1982 年8 月1 日在台北因病逝世, 安葬于台北国军示范公墓中将第二区第一排。着有《往事忆旧》、《容天硕文存》等。
  容保辉(1905-?)广州黄埔中国 *** 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又名宝辉,广东香山县南屏乡人。香山县立高等小学校毕业,香港皇仁中学校肄业。家从商贩,经济中等。自填登记通讯处:广东香山县南屏乡。自填入学前履历:小学毕业后进香港皇仁中学校。香山县立高等小学校毕业,后入香港皇仁中学校修业。1924年3月21日经杨殷(时任中国 *** 广州市筹备党部第二分部委员)、卓永福(时任中国 *** 香山县党务委员)介绍加入中国 *** ,1924年4月由孙中山、廖仲恺举荐报考黄埔军校。1924年6月考入中国 *** 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1924年11月毕业。1926年7月北伐誓师后,奉命留守黄埔军校校本部,任黄埔同学会广州留守处主任。1927年12月任南京黄埔同学总会驻粤办事处主任。
  容海襟(1904-?)广州黄埔中国 *** 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又名容裔,广东香山县南屏乡人。前南京国民 *** 副主席、立法院、行政院院长孙科外甥。香山县立高等小学,澳门教会学校英文科肄业。父从商贩,自给尚余。早年信仰基督教。自填登记处:广东中山县南屏乡,通信处:澳门新花园兵房对面孙(文)宅。自填入学前履历:民国十年夏令六月毕业小学,后在澳门读英文约年余,未有干过何种事务。1904年6月11日生于香山县南屏乡一个侨商家庭。1921年毕业于县立高等小学,后赴澳门教会学校读英文年余,尚未从业社会。1924年3月27日由杨殷(时任 *** 广州市第四区分部委员,石井兵工厂工会代表)介绍加入中国 *** ,1924年4月由孙中山、廖仲恺举荐报考黄埔军校。1924年6月考入中国 *** 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第一队学习,1924年11月毕业。后服务军界。曾任国民 *** 财政部派驻苏属缉私局局长,军政部航空掩护大队大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安徽省第九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官。
  四、第一期第一队学员曾经担当孙中山先生赴韶关督师北伐的卫士队
  1924年9月12日,孙中山先生率部赴韶关督师北伐,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135名学员,在队长文素松带领下,随军并侍卫孙中山大元帅府大本营北上韶关。1924年10月7日,因随军北上的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学员辍学日久,患病也多,经孙中山批准由韶关返回广州黄埔军校本部续学。
  第一期第一队较著名的学员有:杨其纲、董钊、王治歧、张镇国、徐石麟、刘铸军、印贞中、李安定、谭辅烈、李伯颜、贺衷寒、魏炳文、胡信、傅维钰、王公亮、周秉璀、王泰吉、梁汉明、李园、陆汝畴、陈选普、刘畴西、徐会之、王逸常、张坤生、徐向前、周天健、蒋先云、石祖德、项传远、范振亚、邓春华、萧洪、钟彬、张其雄、林斧荆、田毅安、龙慕韩、伍文生、邓文仪、谭鹿鸣、王尔琢、潘学吟、曾扩情、刘蕉元、周品三、陈琪、周惠元、周振强、杨步飞、李绳武、刘希程、宋希廉、戴文、陈平裘、张君嵩、余程万、蒋孝先、罗 奇、冯剑飞、颜逍鹏、丘宗武、陈德法、李洁等。
  正如徐向前元帅回忆记载:“九月上旬,我们第一队作为孙中山的卫队,随他到了韶关,任务是放哨、警卫。在韶关,我们住在一个山坡上。……双十节那天,孙中山在韶关飞机场举行了阅兵式,受阅部队还有我们黄埔军校的学生,检阅完毕,孙中山简短演讲,主要是讲北伐意义,号召参加总队勇敢作战,彻底打败北洋军阀曹锟和吴佩孚。就在这天,广州城内发生了商团叛乱,一时广州形势十分紧张,黄埔军校的师生又奉命回师广州,参加平叛。在平定商团叛乱的战斗中,黄埔生首次上战场,大家很勇敢,受到了锻练,树立了军威”。
  再如宋希濂所记载:“1924年9月12日孙中山亲自出发赴韶关督师,蒋介石派军校中校战术教官文素松率领第一队护卫孙总理前往韶关,孙总理的专车停在韶关车站,……我们第一队住在离(韶关)车站约两华里的一所用木头和竹子盖成的宽敞的房屋里,我队每次派四人到专车附近担任警卫,其余大部分时间仍从事军事训练。在十月间的一天,孙总理让文教官和陈队长(陈复)在附近选择一个高地,把队上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防守,一部分攻击,文教官等将地形选好,作好了攻防计划,并叫我们实地演习了一次,然后去报告了孙总理。第二天上午,中山先生大约九时左右乘着轿子来到了山顶,这座山高约八百多米。我们第三区队担任防守,一大早就来到山顶周围挖散兵壕,布置防御,第一、二两区队担任攻击,于九时许从山麓发起攻击。十时半演习完毕,孙总理 *** 我们讲话,首先赞扬了我们演习中勇敢沉着的精神,然后说到做一个革命军人,第一要抱有救国救民的大志,毕生为这个目的而奋斗,要学习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革命军要以一当十、以一当百……讲话约半个小时。……中山先生鉴于形势的变化,乃决定停止北伐,并准备启程北上(北京),我们于十月底随侍孙中山先生回到广州,旋即返校。”
  五、孙中山先生先后五次亲临黄埔军校视察。
  根据史料记载,孙中山先生先后五次到黄埔军校视察。第一次是1924年6月16日参加军校正式成立典礼;第二次是同年8月4日到军校参加前苏联军事顾问巴甫洛夫及第一期生吴秉礼、毛宜追悼大会;第三次是同年8月31日到军校视察;第四次是北上前夕于同年11月3日参加军校1500学员检阅仪式;第五次是同年11月13日即离穗北上途经黄埔时,受校长蒋介石邀请到军校视察并饯行。
  按照黄埔军校校史记载,第二期于1924年8月14日开始招考生员,同年9月1日第二期正式入校学习。孙中山先生前三次来黄埔军校视察,检阅与训导的学员应为第一期生,由此可见,孙中山先生对于第一期生是寄于厚望与深切期待的。
  孙中山先生创建黄埔军校时就强调建立“党军”,建立革命党自己的军队,1924年11月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毕业之际,孙中山先生即令以黄埔军校学生军为基础的新建军队建立“党军”。实际上,1924年11月20日组建黄埔军校教导团,即军校教导第一团,该团的基层军官绝大多数为第一期生充任。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 *** 中央执行委员会于4月13日召开第七十七次会议决议,决定将黄埔军校校军改为“党军”。诚然,孙中山先生没能看到“党军”的建立,但是看到了以第一期生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黄埔军校校军的组建。
  六、孙中山先生与广州大元帅府铁甲车队的组建
  以孙中山广州大本营大元帅府名义组建的铁甲车队,是中国 *** 最早掌握的武装力量,这支武装最初的形成和组建,是与孙中山先生有着紧密联系的。
  1924年9月25日,孙中山先生下令粤汉铁路组织铁甲车队,任命卢振柳为大队长。抽调大本营卫士队部分人员为骨干, *** 员廖干五任政治部主任,包惠僧任政治教官,铁甲车队正式成立后隶属大本营航空局。
  1924年11月上旬, *** 广东区委委员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等向孙中山先生建议改组铁甲车队,并获得孙中山先生同意,1924年11月12日,孙中山下令免除了卢振柳铁甲车队队长职务,由周恩来从黄埔军校调人,改组扩充铁甲车队。11月中旬,铁甲车队完成改组,改组后的铁甲车队脱离航空局建制,直接隶属孙中山大元帅府。改组后的铁甲车队队长为徐成章,党代表为廖干吾,军事教官为第一期生赵自选,副队长后由第一期生周士第担任。
  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是中国 *** 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曾参加了第一次东征、镇压刘杨叛乱、支援海港大 *** 和沙鱼涌战斗等战役,经受了战火的考验。铁甲车队后来发展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即中国 *** 历史上著名的叶挺独立团。
  七、告慰孙中山先生英灵的棉湖大捷
  以第一期生为基层指挥员的黄埔军校教导第一团是棉湖战役的主力军。1925年3月13日,在广东省揭阳(揭西)县与普宁县交界的棉湖地区,黄埔军校校军与陈炯明的部队进行交战。他们在此役中伤亡达1/2强,如该团第三营党代表章琰( *** 党员)、副营长杨厚卿(第一期生)英勇牺牲,3名连长2死1伤,排长9人中7死1伤,在此次战役牺牲时担任排、连长的黄埔军校第一期生还有:林冠亚、王家修、樊崧华、陈述、胡仕勋、袁荣、于洛东、余海滨、刘赤忱等,该团385名士兵仅余111人。最终,黄埔军校校军教导第一团、第二团以3千多兵力击溃陈炯明的两万精锐部队,堪称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之典范。
  棉湖战役,对于中国 *** 及其黄埔军校校军具有重大历史作用和意义。蒋介石在战斗危急关头曾对何应钦说:“必须想办法挽回局势,我们不能后退一步,假如今天在此地失败了,我们就一切都完了,再无希望返回广州了,革命事业也得遭到严重的挫折”。棉湖战役指挥官何应钦称:“此次战斗,为时虽不过一日,但战斗之惨烈,实近代各国战争所少见,其关系革命成败亦最巨”。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在棉湖作战时,亲临战场第一线参与策划与指挥。曾参与棉湖战役的苏军首席顾问加伦将军指出:“这次战役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很少的,苏联十月革命时,处境非常困难,但作战是非常英勇,也很少有可以和这次棉湖战役相媲美的”。因此,棉湖大捷是具有革命意义的、里程碑式的战役。
  孙中山先生于棉湖大捷前一天在北京病逝,黄埔军校第一期生在此次战役中,发挥了校军骨干与主力军作用,棉湖大捷的胜利告慰孙中山先生在天英灵。

孙中山先生与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2. 党内怪人!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南京那边证实,此人是南京...的秘使,派往延安联络...中央,请他给予方便。在宋子文的帮助下,孔祥熙为他签署了委任状这一"官身"。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董健吾受到毛主席的回电后,离开了瓦窑堡,回南京向蒋介石通报了毛主席的意见。"后来陈赓会见了董健吾,并请他出山任职。

  3.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4.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5. 毛主席身上的十大神秘「 ”气场”,震古烁今!

    在毛主席的身上,充盈着一种令人极其震撼、并且无法消除、无法躲避的神秘「”气场”。不管你是拥戴者,还是仇视者,都不由自主地受到这股「”气场”的吸引、感染和影响。对拥戴者而言,这「”气场”正如春暖催花开,令其志存高远;对仇视者而言,这「”气场”恰似秋肃扫叶败,令其闻风丧胆!毛主席到底有哪些神秘「”气场”呢?至少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一是令人震撼的「”挥斥方遒”之霸气毛主席少年时,曾豪迈地宣称:「”春来我

  6.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7. 他被父皇写进传位诏书,为何最后却没能当上大清皇帝?

    道光皇帝在择储的问题上,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两人各有所长,都具备继承和治理大清江山的资格和能力。但皇位只有一个,道光最终必须面临抉择,舍其一而取其一。关于道光最终敲定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8.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9. 东北「 ”易帜”—北洋军阀终结的标志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以奉军为主,意图统一中国。却在北伐军、晋军、冯玉祥军的联合打击下,屡战屡败。面对...的不利形势,张作霖自认大势已去,无力挽回。于6月2日发表「”出关通电”,次日即乘专列离京,前往奉天,以期能够卷土重来。可没想到,专列行进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提前布置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重伤殒命。张作霖为什么日本人想要炸死张作霖呢?要知道当时日本为了

  10. 这位画家,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有骨气的中国女人

    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在弥留之际,将自己最深爱的妻子宋庆龄,托付给了一位朋友。这不禁令人好奇,究竟这个朋友是谁?何香凝,何许人也?她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敢说敢做又有骨气的传奇女人。她出生于富商之家,却无公主之娇气,天生具有不屈和反抗的意识。当时,中国还处在封建时期,女性必须裹小脚,母亲给她裹,每次她都偷偷解开,被发现后母亲打她...她,她依旧我行我素,最后长成了大脚。

随机推荐

  1. 梦见家乡的河水倒流

    周公解梦梦见家乡的河水倒流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家乡的河水倒流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维妙维肖造句_维妙维肖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维妙维肖wéimiàowéixiào维妙维肖的意思和解释:维:语助词;妙:手艺巧妙;肖:相似,逼真。维妙维肖的出处维妙维肖的例子她扮演一位英雄的母亲,言谈举止,无不~。维妙维肖造句他画他朋友的脸,画得维妙维肖。MarycantakeoffherEnglishteacherperfectly.玛丽模仿她的英文老师维妙维肖。Hecanimitatehisteacherperfectly.她把男主人公这个角色演得维妙维肖。Heimpersonatesallthewell-knownpoliticiansexac

  3. 杨广上位导致隋朝灭亡?如果杨勇未死隋朝会灭亡吗?

    如果杨勇未死隋朝会灭亡吗?>>其实一开始的太子不是他,而是他哥哥杨勇,但是杨广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于是他就想办法除掉了杨勇,自己就成为了太子,那么如果当初杨勇没有被杨广除掉,而成功当上皇帝的话,隋朝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不是就不会被灭亡了!或许是因为杨勇太过宽厚了,所以才导致最终和杨广是殊途同归的结局,那么至于杨勇做了皇帝到底会不会让隋朝灭亡,后人也只能够推测各有说法了!

  4. 引虎拒狼是什么意思?

    【拼音】yǐnhǔjùláng【解释】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亦作“引狼拒虎”。【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引虎拒狼”

  5. 孕妇梦见绿色的小蛇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绿色的小蛇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绿色的小蛇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婚礼司仪全套主持词 最新婚庆司仪主持词

    婚庆司仪主持词说得好不好是决定婚礼气氛的关键。接下来接下来我宣布新婚庆典仪式现在开始,好,请我们的音响师奏响庄严的婚礼进行曲,让我们大家以最热烈的掌声有请二位新人登场!婚礼司仪全套主持词最新婚庆司仪主持词新人登场各位来宾,各位领导,今天是二O**年二月十五日,是个非常吉祥的日子,那么今天哪我们的先生小姐怀着两颗彼此相爱的心,终于走上了这庄严神圣的婚礼圣堂!经过三拜、九鞠躬之后,新娘新郎改口的时刻到了。

  7. 中秋节祝福语_微信素材:中秋节祝福语_中秋节祝福

    中秋节个性祝福语中秋节搞笑祝福语中秋节温馨祝福语中秋节经典祝福语中秋节幽默祝福语给男友给女友给闺蜜给朋友给哥哥给姐姐给弟弟给妹妹给父母给爱人给教师给上级给老板给领导给员工给下属给客户给同事给老师给同学1、装一袋阳光两把海风,自制了几斤祝福,托人到美国买了些快乐,法国买了两瓶浪漫,从心灵的深处切下几许关怀,作为礼物送给你,祝中秋快乐!提前祝您及家人中秋节快乐!

  8. 2012年教师节祝福词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我们喜欢你,年轻的老师;您像云杉一般俊秀,像蓝天一样深沉;您有学问,还有一颗和我们通融的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桃李芬芳,其乐亦融融.祝福您,节日愉快!恩师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育新苗敬爱的老师,您的教诲如春风,似瑞雨,永铭我心.我虔诚地祝福您:安康,如意!老师,我们诚挚的祝福,就像老树上的翠绿,浓浓密密,与岁月俱增!

  9. 巴里怀特简介

    职业:歌手国籍:美国人为什么出名:你是第一个,最后一个,我的一切都不能得到你的爱,宝贝出生日期:1944年9月12日出生地:德克萨斯州加尔维斯顿,美国一代:无声一代中国生肖:猴星星座:处女座去世时间:7月4日,2003年(58岁)死因:患有各种健康问题婚后生活1962年11月18日歌手巴里·怀特(18岁)新婚夫妇童年甜心贝蒂·史密斯1974年7月04日歌手巴里·怀特(29岁)结婚R&B歌手格洛迪安

  10. 也许所有的初恋都一样

    也许所有的初恋都一样,它只是为后来的恋爱做一个序幕而已,可是到后来你才发现,你如果再想爱上一个人,是这样难这样难。难到你以为你已经不能再爱,不可再爱,难到你找到的下一个人,还以第一个人为蓝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