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名曲广陵散的故事太有名,就不提了,说说何满子吧。

作者:呦呦无度 中国四大发明里没有记谱这一项,古曲能流传的凤毛麟角,凤和麟已无缘一睹真容,只剩一滩毛和角,记录着歌者的悲催。 名曲广陵散的故事太有名,就不提了,说说何满子吧。 (一)刑场歌者 唐朝有个人叫崔令钦,不知何年何月生,不知何年何月死,人们记住他是因为他编的《教坊记》,书中记载:「 ”开元中沧州歌者临刑,进此曲以赎死,竟不免,而世传其曲。” 意思是唐玄宗做皇帝的时候,有个沧州的歌者,犯了大罪,在执行 ... 前,唱出了《何满子》这首歌并把谱子献出,以求免死,结果皇上没答应,歌者仍旧死了,但《何满子》广为流传。 不怪没人关心崔令钦的生死,惊天动地泣鬼神的故事被他轻描淡写成这样。 而鼎鼎大名的风流才子元稹的笔下就是另一番景象(元稹的《何满子歌》): 何满能歌能宛转,天宝年中世称罕。 婴刑系在囹圄间,水调哀音歌愤懑。 梨园弟子奏玄宗,一唱承恩羁网缓。 便将何满为曲名,御谱亲题乐府纂。 何满子本来冤枉到要丢命,但这位著名歌手用歌声来喊千古奇冤,成功打动当时最大牌歌迷——唐玄宗,不仅自己不死,何满子也名垂千古,完美! 如此一来,故事无比丰满而皆大欢喜。但问题是诗人的话能当作呈堂证供吗? 我觉得更靠谱的还是老实人崔令钦,这人故事讲得虽然有些拙,但有两个字非常写实: 一个字是「 ”竟不免”的「 ”竟”。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歌手把冤屈和生死都唱到何满子里,刽子手当时肯定听哭了,超级歌迷、多情种子唐玄宗没理由不被打动,但他竟不免,这让世人惊掉下巴,竟然、竟然、竟然…… 第二个字是「 ”而世传其曲”的「 ”而”。 歌者被冤枉的要死了,他却意外得到了何满子,他懂得那是妙手偶得的神曲,不仅能喊冤,也够换命,但无比悲催的是:竟不免,而世传其曲。 曲子留下,而人还得死! (二)孟才人用生命演唱《何满子》 故事本来到此无以复加,但偏偏就有续集,悲催指数毫不逊色。 续集出自被元稹排挤的另一位诗人——张祜,他的名作就是何满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故事的主人翁也是位歌者,依旧没名字,但还算幸运有姓,人称孟才人,因为歌唱得好被唐武宗宠幸。 武宗病重,觉得快死了,把孟才人召到跟前,问:「 ”我如果死了,你准备怎么办?” 孟才人抱着笙囊哭着说,愿意用笙囊自缢以追随陛下。 武宗默许。 此时,孟才人唱起了那首前辈歌手用命所作、唐玄宗曾听过的、世代流传的《何满子》,唱罢昏倒在皇帝的榻前,武宗急令太医诊治,太医称「 ”身体虽然还温热,但是肝肠已经寸寸断绝,救不活了”。 说什么呢?而世传其曲,传的是歌者的命! 就像朱哲琴的歌《丹顶鹤的故事》。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推荐: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风月背后,是一对帝妃纠缠半生的爱恨情仇 南宋收复三京的北伐更像是一场闹剧? 揣着格律读唐诗(下):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本文标签:何满子唐朝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