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没有婚礼,没有祝福,她与丈夫相差13岁,不顾世人反对,相守44年

丁玲的一生,从不束缚在条框里,她前卫、大胆、行事另类。她是中国女权主义先驱,誓从男尊女卑的社会中走出一条平等的路。她有着女性的面容,也有着男性的硬气。 有人赞她视野开阔,敢于打破常规;也有人觉得她标新立异,不讨人喜欢。时隔多年的今日,我们不妨走出固化的思维,穿越历史,去看看这位特立独行的著名作家丁玲的风雪人生。 图 | 丁玲 不一样的烟火 1904年,丁玲出生于湖南临澧县的一个大家族。她的母亲余曼贞是出身书香门第的大小姐,父亲是晚清的秀才,家中富裕。长辈疼爱,生活无忧,小小的丁玲,那时尚且不识愁苦滋味。 但好景不长,四岁那年,父亲病逝了,留给母女的,只有一些牵扯不清的债务。可以说,父亲的去世,是丁玲和余曼贞苦难的开始。家中没有男人支撑,生活没有来源,昔日交好的朋友无人伸与援手,一家人的日子有些不大好过。 不过,苦难可压不垮充满斗志的余曼贞。恰好在那时,余曼贞听闻三哥想要在家乡创办小学的消息,她毅然变卖家产,还清丈夫欠下的债务,带着一双儿女和腹中的孩子,回到了家乡,投身教育事业。 在当时男尊女卑的旧时代,一个年轻的寡妇,出门抛头露面,还办起了学校,实在有些惊世骇俗,家中的亲朋好友都在背地里嘲讽她。可余曼贞并不在意,她重新进入学校读书,还提出男女平等,教育救国的观点。母亲余曼贞开放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对丁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18年的夏季,十四岁的丁玲从常德女子小学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 第一学年快结束的时候, ... 运动爆发了,革命风潮冲击着丁玲的心灵,她向往更自由,更广阔的天地,她想要「 ”飞到更自由的地方”。 于是,丁玲向母亲提出想要转到省城长沙周南女子中学的想法。周南女中在当时是湖南有名的女子学校,思想活跃进步,提倡妇女解放,开明的余曼贞答应了丁玲的要求。 丁玲17岁时,想要去上海平民学院读书。但这次的上海之行并不顺利,她遭到了来自三舅一家的反对。 原来,在她幼年时,因外祖母一句话,她不得不同三舅家的表哥绑在一起。在她提出要去上海求学的时候,三舅以婚事为由阻拦她,希望她能够在半年之后和表哥完婚。一心追求自由的丁玲自然不愿意,更何况她对表哥并无男女之爱。 好在母亲佘曼贞很支持她:「 ”她是要去找一盏明灯,找一条路,我们可以完全相信她。我自己的女儿,我就相信她。她到哪里我都放心。”于是,在母亲的全力支持下,丁玲取消了和表哥的婚约,远赴上海求学。 1923年,这时的丁玲才19岁,来到北京大学听课。她两眼亮而有神,一举一动没有丝毫忸怩,行事坦荡潇洒,令许多男子自愧不如。也是在这一年,丁玲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梦柯》,开始了她的写作之路。 三个人的爱恋 在北平,丁玲偶然结识了青年编辑胡也频。此时的丁玲,正为弟弟的早夭而伤心痛苦,没有心思去应付外界的交际。可胡也频却对丁玲一见倾心,丁玲冷静坚毅的气质,不服输的眼神,坦荡的做派,都深深吸引着他。可惜,就算胡也频如何示好,丁玲也不为所动。 次年春天,在北京生活得不甚如意后,丁玲回到了老家。出人意料的是,贫穷编辑胡也频居然借钱追到了湖南。当胡也频顶着满面风尘出现在丁玲面前时,她被这个穷小子的执着感动了,两人开始谈起了恋爱。 1925年,两人结婚。 图 | 1926年6月17日,丁玲与胡也频在北京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风潮之后,瞬息万变的历史风烟弥漫在中国上空,广大知识分子陷入了苦闷和彷徨。而胡也频却鼓励丁玲继续创作,写作成为了丁玲的发泄口。尽管经受了诸多波折,丁玲还是在1928年完成了她的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这部小说一经发表,便轰动了整个文坛,丁玲也因此驰名文坛。靠着写作的收入,两人的日子好了起来。 之后,丁玲遇到了在北大自修日语的冯雪峰,两人初次见面时,丁玲对冯雪峰的印象并不好。冯雪峰其貌不扬,穿着又土气,与丁玲想象中的意气风发的北大才子很有些差距。但在连日的相处中,丁玲为冯雪峰的才华所倾倒。两人三观相似,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感情来的快速且猛烈,仅相处了一周,丁玲就无法自拔地爱上了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图 | 「 ”湖畔诗人”冯雪峰 此时的丁玲,身边已有了胡也频。两人多年相处,要说没有一丝感情,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她无法在两人之间做出抉择,于是,不走寻常路的丁玲提出了三人一起生活的想法。两个深爱她的男人同意了她的提议,愿意等待她最终的决定。因此,三人住到了同一屋檐下,谈起了「 ”精神恋爱”。 但在爱情的道路上,两个人正好,三个人却有些拥挤了。胡也频先受不住了,他到上海寻求好友沈从文的帮助,向他请教夫妻的相处之道。直到那时,沈从文才得知两人奉行「 ”精神恋爱”,即便在婚后,也一直在某种「 ”客气”情形中过日子。沈从文见胡也频为情所困,倒也是很积极地帮他分析了起来。 第二天,胡也频回到杭州,和丁玲和好了。三个人的爱情,最终以冯雪峰的退出而终结。 短暂相伴 1931年1月,胡也频因被人诬陷而入了狱,一个月后,被秘密枪决了。伴随着一声响彻天际的枪响,胡也频走了,一同破碎的,还有丁玲最初的爱情。 爱人的死,让丁玲痛苦万分。但是她性格坚强地像个男人,从来不在外人面前哭。当时,两人的孩子也才刚出生没多久。家中没了顶梁柱,丁玲便一个人抚养着尚且年幼的孩子,里里外外为生活奔波。 图 | 丁玲和儿子、母亲 不久后,有一名外国记者找到丁玲,想要采访她。但两人语言不通,要想沟通得顺利,自然要找一名翻译,而冯达,正是她们找的翻译。冯达时常来探望丁玲,陪她到处走走,去探望朋友,帮助丁玲从失去爱人的悲痛中走出来。 冯达的相伴,让丁玲感受到了平淡的温暖。冯达的温柔像空气一样,将丁玲围绕起来。一段时日后,两人自然地走到了一起,共同度过了三年的平静生活。 1933年5月14日,冯达出门前曾嘱咐丁玲若他夜半未归,就马上离开家中。碰巧的是,因为当晚有人拜访丁玲,故而到了12点之后,丁玲还未离开。等到12点,冯达刚回到家门口,就被捕了。原来,冯达一出门,就被特务跟上了。 于是,夫妻两人双双入了狱。 丁玲看到冯达同特务一起进门,以为自己被捕是因他告密。冯达双目含泪,向丁玲赌咒发誓,他绝对没有出卖她。冯达信誓旦旦,丁玲只好相信他。但她的内心深处,仍然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出狱后,她决绝地离开了冯达。 愿陪你颠沛流离 1936年11月,丁玲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成为了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丁玲的到来,为延安文艺界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经受过三年的牢狱之后,自由对于丁玲来说,无比珍贵。在延安,人人都是自由的,甚至连空气也是自由的。 1937年6月,为了纪念高尔基逝世一周年,延安当地举办了一场大型文艺会。而陈明,就是其中一场话剧的演员。当时的陈明不过二十出头,眉目舒朗,一双眼睛明亮纯澈,带着满满的热情。眼镜一对视,丁玲就这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吸引了。 当时,丁玲是陈明的上司,工作或生活中,都对他多有照拂。在一日日的相处中,陈明也丁玲产生了朋友之外的感情。不过,两人不同寻常的亲密还是引起了周围人的闲言碎语,女方比男方大13岁,在当时看来是有些不合情理的。 陈明到底是太年轻了,别人的嘲讽让他苦闷不已,周围人的反对浇熄了他对丁玲的热情。 两人不得不分开,各走各路。但在这期间,陈明对丁玲的感情却越发深沉和强烈,对丁玲强烈的爱意让他心中的犹疑和不确定都消失了。爱让人强大,有了面对流言蜚语的力量。1942年,38岁的丁玲和25岁的陈明在周围人的否定声中结婚了,没有婚礼,没有祝福,有的是两颗紧紧相连的心。 图 | 1946年,陈明和丁玲夫妇 人生总是有许多无法预料的意外。1957年,陈明被流放到了北大荒,留下丁玲一人在北京。不久后,丁玲就向组织申请到北大荒去,短暂的分离之后,两人在北大荒重聚了。 北大荒生活艰苦,但丁玲想:「 ”既然不能离开苦寒之地,干脆加入它”。于是,丁玲一直在为融入北大荒做努力。 两人在北大荒待了8年,可苦难也并未就此结束。刚走出北大荒,丁玲又因一些特殊事情入了狱。5年出狱后,她又被送到山西乡村。好在,即便过得再艰难,丁玲也从不向生活认输:「 ”眼泪算什么东西?在风中会干的,用手巾可揩去的。” 直到1979年,丁玲才等到了她的正义。在这20多年里,陈明一直陪伴着她,两人的爱情经受住了最严峻的考验。 图 | 1953年的全家合影。前排丁玲、蒋祖慧,后排蒋祖林、陈明 复出后的丁玲,重新拿起了笔。早年的经历使她更加通透,对生活的本质更加了解。七年的时间,她陆续出版了8本书。 1986年,丁玲因病辞世,这颗红色政坛上的辰星缓缓落下了。丁玲从未停下追求自由的脚步,「 ”飞蛾扑火,非死不止”。 文 | 麦苗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没有婚礼,没有祝福,她与丈夫相差13岁,不顾世人反对,相守44年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因特务告密日军血洗小西沟 地主婚礼变葬礼 128名村民惨死

    1932年在吉林省海龙县四合堡村陈家街屯小西沟曾是地下党和抗日武装经常活动的地区。8月的时候,村里的地主张振魁正准备娶小妾。张振魁是当时这十里八乡有名的地主,因此这场婚礼挺热闹,白天吹鼓手们,吹吹打打,鼓乐不停,晚上还有说书先生和唱二人转的更是将整个屯里的人都吸引到了张家婚宴现场。张振魁见自己的婚礼,办得热闹也颇为得意。

  2. 末代德皇唯一女儿的浪漫爱情,幸福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末代德皇威廉二世,有七个孩子,有且仅有一个是女儿,这个女儿名叫维多利亚·路易丝。她是那个时代真正的童话公主,有着一段被誉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浪漫爱情。德皇威廉一世的儿媳妇,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大女儿维姬,而汉诺威国王乔治五世,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堂弟。他们的女儿弗雷德里卡成为了希腊王后,他们的外孙女索菲亚成为了西班牙王后。

  3. 延续了两千多年的西方传统,您听说过基督教七圣礼吗?

    如果我们能有幸去欧洲游玩,一定要去的便是各地的教堂。如果我们足够幸运,能够在教堂亲眼目睹一场标准的西式婚礼,我们的情感一定会经受非同一般的浸润。婚礼在西方属于基督教七大圣礼之一。今日,就请各位跟着瓷儿了解一下基督教圣礼吧。

  4. 没有婚礼,没有祝福,她与丈夫相差13岁,不顾世人反对,相守44年

    长辈疼爱,生活无忧,小小的丁玲,那时尚且不识愁苦滋味。可以说,父亲的去世,是丁玲和余曼贞苦难的开始。恰好在那时,余曼贞听闻三哥想要在家乡创办小学的消息,她毅然变卖家产,还清丈夫欠下的债务,带着一双儿女和腹中的孩子,回到了家乡,投身教育事业。可余曼贞并不在意,她重新进入学校读书,还提出男女平等,教育救国的观点。母亲余曼贞开放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对丁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 浪漫的宫廷礼服,英女王曾经最爱的御用裁缝,征服了王室女性

    诺曼·哈特奈尔,是英女王曾经最爱的御用裁缝,他为英女王设计了婚纱、加冕礼服、外访国宴礼服等等这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服装。这些梦幻般的女性化元素,完美地出现在诺曼设计的礼服上。1936年,英女王的爸爸乔治六世顶替退位的爱德华八世,成为国王后,英女王的妈妈伊丽莎白需要添置新衣服,诺曼逐渐成为了她的选择。20世纪中期,是诺曼的鼎盛时期,他为王室女性出席重大场合设计礼服。

  6. 戴安娜王妃:永远的「 ”英伦玫瑰”,当年究竟有多美?

    大家好,我是嘉树君。点关注不迷路,嘉树带你上高速。1997年8月31日,22年前,年仅36岁的英国威尔士王妃戴安娜在巴黎因车祸去世。

  7. 民国最前卫女作家,同四个男人有感情纠葛,被好朋友 ... 不知廉耻

    不知道是满清思想的压迫太过严重,还是西方思想影响力太大,民国时期的人思想和行为上非常前卫。尤其这段时期的作家们,思想和行为哪怕在今天看来也是大胆了,比如一个女作家和四个男人情感纠葛。

  8. 66岁熊希龄婚礼上的喜联令人笑喷,作者胜过段子手

    大名鼎鼎的熊希龄,个人成分比较复杂,他是大清的进士,被点过翰林。转眼又是几年过去了,1935年熊希龄已经是66岁的老人了。熊希龄的名声、学问和道德无人不知,毛彦文当然也动了心。这事又有何难,熊希龄马上照办。婚礼是在上海慕尔教堂举行的,以熊希龄的名望,贺客自然少不了,而且也都是有身份学问的人。

  9. 「酉阳杂俎」礼异卷(下)——北朝和唐初的嫁娶之仪,婚闹有刑

    《上错花轿嫁对郎》之小少爷齐天磊和水灵灵的李玉湖1、北魏一统北方至杨坚建隋的这段时期,中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朝代,合称「”北朝”。北朝时期的婚礼与我们印象中古代的结婚仪式大不相同,首先,新房并不设在自家内院房屋,而是用青布帐幕作为新房,安设在大门内或者门外,这样搭起来的新房叫做青庐,新人在青庐里交拜成婚,宾客也在此观礼,所以青庐一词后来演变为成亲,比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

  10. 她是欧洲最惨王妃,45岁小产后彻底失宠,白发苍苍才从婚姻解脱

    她是欧洲最惨王妃,45岁小产后彻底失宠,白发苍苍才从婚姻解脱欧洲和我国古代一样,各个国家之间联姻频繁,以至于直到现在王室之间都或多或少拥有血脉传承。本期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主人公,是被誉为欧洲最惨王妃的凯瑟琳·沃斯利。

随机推荐

  1. 甲午前日军如何评估清朝战力:117万不堪一战!

      清朝陆军117万,为何在日本人眼里不值一提?  甲午战前,日本当局对清国内部军事、政治及民情等状况之调查,已相当细致,故对其战力,亦有相当客观之评估。譬如,日本参谋本部第二局长(管西局)小川又次,1879年曾被派往中国大陆,从事谍报侦查,明治二十年(1887)向当局...

  2. 垃圾食品的危害,垃圾食品有哪些

    垃圾食品吃多了诱发精神疾病、抑郁症,垃圾食品有哪些呢?普及3、醃制食品在醃制过程中,需要大量放盐,这会导致此类食物钠盐含量超标,造成常常进食醃制食品者肾脏的负担加重,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高、还有,食品在醃制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亚硝胺,导致鼻咽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增高、此外,由于高浓度的盐分可严重损害胃肠道粘膜,故常进食醃制食品者,胃肠炎症和溃疡的发病率较高。

  3. 王安石与司马光是一生的政敌,司马光对王安石是什么态度?

    在宋英宗时期,王安石以其身体生病为由拒绝招募法庭。当他到达宋神宗时,他亲自写信给王安石,王安石回到北京接任。王安石此时提出了改变。事实上,王安石对新人的大胆使用也是一种无奈的举动。与此同时,王安石面临着太多的政治斗争。在司马光上任后,他逐渐废除了这一变化,王安石的心脏正在流血。与王安石的去世相比,司马光仁在高位时享有很高的荣誉。

  4. 袁术为什么敢带头率先称帝?袁术的结局是什么?

    袁术的结局是什么?不过长期以来,袁术最为世人所熟知的事情是曾经公开登基称帝却迅速败亡,这一事件使袁术留下了昏庸愚蠢的历史形象。>袁术虽然是汉灵帝时期司空袁逢的嫡次子。面对董卓裹挟天子使关东勤王联军投鼠忌器的困局,袁绍率先提出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大汉新君的建议,身为同族兄弟的袁术最先拒绝。所以袁术虚情假意地以献帝尚存,不可拥立新君的大义拒绝了袁绍的建议,而他们兄弟二人也自此反目成仇,彼此诘难。

  5. 酸甜苦辣四味食物的饮食禁忌

    酸会进发体内积水,从而生成大量的痰。此外,吃太多的甜食还会损害牙齿,并形成痰。所以当你有饱腹感、胃胀、恶心、呕吐、黄疸、便秘、水肿、牙痛、哮喘、烧心等症状时,就不应该再吃过多的甜的食物了。中医认为,淀粉类的食物有种“甜甜”的味道。

  6. 陈独秀之女的坎坷人生:婚姻不幸客死美国

    陈独秀幼年辛酸婚姻不幸陈子美生于1912年,为陈独秀与妻子高君曼所生之女。陈子美与比她小一岁的弟弟陈鹤年,是童年的游伴,亲密无间。她10多岁时,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之时,陈独秀忙于公务,顾不上家庭,子美姐弟俩很少见到父亲。父母感情破裂后,他们姐弟又随母亲离开上海独居南京破草屋。她快毕业之时,母亲高君曼久病无钱医治而死。张国祥与陈子美结婚前已有妻室子女,但他一直瞒着陈子美。

  7. 说说谥号那些事儿——从历史中追溯关羽谥号的「 ”褒”「 ”恶”

    关羽(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中国武圣)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被称为「”美髯公”。关羽,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武圣,他的名声传播极广,家喻户晓,目前关帝庙更是遍布全球,盛名远播。如此一位以忠义成名的圣人,为何在他的死后得到的谥号却面临着存疑的情况呢?那么他的谥号「”壮缪”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如此的争议?谥法了解关羽谥号的疑虑所在,先从谥法说起。谥法

  8. 盘点中国历史上十个湖北人,对 ... 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湖北出现了很多历史名人。>在这些中,有些名人对...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以下估计是其中最厉害的十个了:>>10、王昭君,西汉南郡宝坪村人。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人。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今天的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感谢屈原,因为有了他,才有了端午节。

  9. 饮河满腹是什么意思?

    【拼音】yǐnhémǎnfù【解释】比喻人应知足,贪多无益。【出处】《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例子】【相关】百度“饮河满腹”

  10.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

    憨山大师开悟的经历>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本期始我们将简单介绍一些古德开悟的经历,冀发幽光于万一。憨山大师是明代著名禅师。年二十,往天界寺参加云谷大师举行的禅七活动,云谷开示审实念佛公案。大师初悟后,即刺血泥金,抄书《华严经》一部,上结般若胜因,下酬父母之恩。若我们如憨山大师一样,以一句阿弥陀佛为命根,念念不忘,心心不断,二六时中,单提一念,待工夫绵密,打成一片,何愁不开悟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