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中国要守中国的规矩

我们的国家现在实行改革开放,许多外国人到中国访问、投资、做买卖,这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十分有利。如何跟外国人打交道呢?一方面要有礼貌,尊重人家的国格,尊重人家的各种习惯。另一方面也要维护我们的国格国法。盲目排外和崇洋 ... 都是错误的。这里讲一个冯玉祥将军对待外国人的故事。 冯玉祥是著名的爱国将领。他当年担任陕西督军的时候,一次接待了两个外国人。他很有礼貌地请他们坐下,谈话。两个外国人打开旅行袋。拿出一块新鲜的野牛肉,要送给冯玉祥。冯玉祥问:“哪里弄来的野牛肉?”外国人回答:“是我们在终南山打猎打来的。野牛凶得很,不好打。”冯玉祥皱起了眉头:“你们到终南山打猎,和谁打过招呼?领过许可证吗?”外国人忙说:“我们打的是野牛,没有主人,用不着和谁打招呼。”冯玉祥沉下脸说:“终南山在我们中国,是我国的领土。野牛生在这里,自然归我国所有,怎么说没有主人?你们不经允许,私自猎牛,这是犯法的!我作为地方官,有保护国家 ... 的责任。你们在中国就要守中国的规矩,不能蛮不讲理!”两个外国人理屈词穷,只得承认做了错事。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中国要守中国的规矩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郭松龄反奉,有人建议炮轰叛军,张学良立刻制止:都是我的部下

    关于郭松龄反奉的原因,说法一直,按照郭松龄的说法,他说东北人民受到穷困,而日本对东北虎视眈眈,假如奉军一直在关内的话,日本一旦发难,东北必然十分危难,郭松龄在给张学良的遗书中也表示,自己反奉是为国为民。

  2. 「 ”倒戈将军”冯玉祥,800多评论都在争议其做人。他错在哪里?

    总有人说,冯玉祥是爱国将领,我对此从来没有否认,也一向没有视而不见。有些人只看了我一篇文章就大放厥词,我认为实为不妥。昨天800多条评论,看到我眼花。其中争议比较大的,是冯玉祥做人的问题。冯玉祥我真的无语。

  3. 史料 | 1924年:冯玉祥逼宫、溥仪出走的一幕

    撰文:(英)庄士敦译注者:高伯雨在中国生活了三十余年的庄士敦,1919年—1924年身为溥仪的英文老师,见证和参与了溥仪所经历的一系列浮沉奇遇。

  4. 郭松龄人品能力究竟怎么样?为何有人说他是五虎上将老末?

    世人对郭松龄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郭松龄反奉失败这一件事上。与民族大义相比,张作霖对郭松龄的栽培恩情,只不过是小义。所以,从人品上去贬低郭松龄,认为他是东北军五虎上将最差的,其实是不合适的。那么,从能力上看,郭松龄真的比五虎上将其他几个人差吗?东北军的五虎上将分别是郭松龄、李景林、韩麟春、张宗昌、姜登选。五虎将中,郭松龄与万人迷姜登选一向关系不好,而姜登选和韩麟春关系较好。

  5. 郭松龄本来和冯玉祥约好一起反奉,为何郭起兵了冯却按兵不动?

    郭松龄本来和冯玉祥约好,一起反奉,攻打张作霖。可为什么,当郭松龄带着7万人马气势汹汹...向奉天的时候,有30万人马的冯玉祥却按兵不动。最终导致郭松龄兵败身亡。冯玉祥为什么不守约定呢?郭松龄年少时,家乡成了俄日战争区。运动失败后,郭松龄不得不再次撤回东北。

  6. 山东昆嵛山,道教全真派发源地,全真七子从这里去的终南山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7. 这位西北军战将曾将陈诚打得落荒而逃,抗战爆发后一心抗日遭祸

    冯玉祥率西北军为第二方面军,在河南境内陇海线、平汉线展开。1930年6月,著名的中原大战就此爆发。各方投入的兵力多达一百万以上。而吉鸿昌当时正是冯玉祥麾下西北军的大将。正在布防时,蒋介石的嫡系大将陈诚率部赶到。陈诚部兵力占优势,而且装备精良,迅速对杞县形成三面包围的态势。吉鸿昌赶往东关督战,眼见大批中央军士兵潮水一般涌来。

  8. ... 最大汉奸!3次背叛冯玉祥,2次背叛蒋介石,2次公开投日

    日华两军今天下午3时在卢沟桥发生冲突,目前正在交战中。三次背叛冯玉祥石友三早年入伍当兵,后在冯玉祥手下任营长,1924年,冯玉祥出任西北边防督办,便提升石友三为第八混成旅旅长驻防包头,任包头镇守使。同年9月17日,冯玉祥在五原誓师,组成国民军联军,参加国民革命。石友三因背叛冯玉祥投靠晋军,害怕得到报复,乘车前往五原赔罪。11月24日,冯玉祥率国民军联军撤离包头赴陕西,石友三担任了援陕第五路总指挥。

  9. 段祺瑞心腹私自谋 ... 张作霖 导致皖系军阀倒台 最终死在冯玉祥手里

    1920年直皖战争之后,作为直系一方参战的张作霖接受采访,谈到自己为啥要对付皖系段祺瑞时说,因为段祺瑞身边有小人想要谋害他。

  10. 冯玉祥给段祺瑞送南瓜,给吴佩孚送清水,两个人只能笑呵呵收下

    不过段祺瑞自我标榜为人清廉,不准门房收门包,自己也不收礼。根据段祺瑞管家王楚卿回忆,当时给段祺瑞送礼的人不少。不过随着陆建章被陕军击败,从陕西仓皇逃走失势以后,被视为陆建章系统的冯玉祥也是逐步被边缘化,一度还被段祺瑞免去旅长职务。只是冯玉祥这次送的礼物比较奇葩,是一个大南瓜。段祺瑞看到这个大南瓜却表示非常满意,第一次照单收下,不退回。

随机推荐

  1. 元宵祝福语

    元宵祝福语1、大红灯笼高高挂,欢欢喜喜过元宵,元宵佳节团圆乐,爆竹声声入云宵,辞旧迎新喜乐汇,五谷丰登好年景。元宵节,又来到,我把这份祝福分享给你,愿快乐和幸福从此长伴你左右,元宵节快乐!元宵祝你更快乐!元宵佳节到,甜蜜如元宵,幸福永围绕!

  2. 拿着这个 ... 角的革命战争爱国者是在为自由而战,而不是为自己的自由而战

    也许没有什么比一件属于非裔美国士兵的艺术品更能挑衅性地展示美国的故事了,他在为美国独立而战的革命战争中,尽管自己的自由仍然受到质疑。这件艺术品,史密森尼亚非裔美国历史文化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个用来运送...的雕刻牛角,属于美国革命爱国者战士辛波王子一个非洲裔或非裔美国人,”博物馆馆长南希·贝尔考说。“对于这样一个幸存下来的物体来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个号角象征着贝尔考所描述的“自由悖论”,这个悖

  3. 尤无曲的画作有着什么特点?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我认为中国画是世界艺术的高峰,中国画还没有达到顶点,他需要并能够继续发展。>艺术的发展总会带着时代的印记和特色,对中国画发展的悲观认识只是这种观点的持有者并不十分清楚中国画发展的血脉,和真正领会体味中国画所能表达的语言有多丰富和玄妙。因而讲究笔墨和人文精神是中国画永恒的课题。

  4. 一日三复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īrìsānfù【解释】指在一天之内多次反复玩味。【出处】《梁书·何逊传》:“沈约亦爱其文,尝谓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例子】无【相关】百度“一日三复”

  5. 横跨海峡战敌顽——越海解放大嶝岛之战

    文章摘自:人民网,作者:陈广相。海湾上闪烁着一条长长的火带「”同志们,刚刚接到上级命令,令我团在第二十八军八十四师二五一团二营配合下,渡海攻歼大嶝岛守敌,为兵团主力而后夺取厦门、金门创造条件。为了圆满完成渡海解放大嶝岛的战斗任务,今天把大家请来,好好议一议作战方案。”...渡海作战1949年9月下旬的一天晚上,位于福建省同安县新店镇(今厦门翔安区)莲河村的...第二五九团指挥所里,营以上干部济济一

  6. 房颤导致「 ”脑梗塞”,有哪些办法预防?医生全都告诉你

    而对于房颤来说,最大的危害就是有栓子脱落,发生脑梗塞。但是,有些房颤患者即使是吃药和手术也不能控制为正常心律,那就很可能需要口服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这几类抗凝药来预防血栓事件的发生。在以前吃华法林比较麻烦,设计到很多问题,现在的新型抗凝药,比如说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已经方便了很多。

  7. 《素女经》:怎样才能“男致不衰女除百病”?

    《素女经》:怎样才能“男致不衰女除百病”?   《汉书》里记录了那个时代一些关于房中术的书籍。比如《容成 *** 》《务成子 *** 》《尧舜 *** 》《汤盘庚 *** 》《天老杂子 *** 》《天一 *** 》…&he...

  8. 1941年重庆大隧道惨案纪实,日军一夜轰炸害死12000人

    历史认知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1941年重庆大隧道惨案纪实,日军一夜轰炸害死12000人”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1938年2月到1943年8月日本侵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无差别轰炸,其中大隧道惨案尤为严重,无数生灵涂炭家破人亡,给重庆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这次灾难直接造成的死亡人数在12000人以上,用20辆卡车一天一夜才将尸体运完,可见当时那种凄惨的环境,而这一切都是可恶的日本鬼子造成的。

  9. 关于词的押韵问题 | 历史新知网

    关于词的押韵问题与词牌格式有关,也就是说,每一个词牌都对应了一个特有的格式,其中包括字数、平仄、韵脚等等要求,比如一楼举的例子就是:蝶恋花格律双调,上下片同调,押仄声韵。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规范格律如下:正体,上下阕第四句尾三字可以用“仄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10. 用真诚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信仰

    提起信仰,人们常常会想到宗教,例如基督教、佛教、...教等等。一句话表明了他并不真信佛教,皈依佛门只是谋生的手段。所以,真正看重信仰的人决不盲目相信某一种流行的宗教或别的什么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仰。他为自己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我看来,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