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前言:鴨綠江三道溝在清朝時期就處在我國邊境地區,此地以盛產野人參聞名。人參作為營養品中的絕佳之物受到很多人的喜愛,綠江三道溝自然就成為皇家的御用人參園了,會有專門的清兵在此地守衛。不過由於人參太過名貴,此地又處在邊境地區,因此與之相鄰的朝鮮國人很多都不惜鋌而走險,越境前來偷盜人參。由於這些偷渡人員都是多人協同作案,做的也都是見不得光彩之事,因此當他們不小心被百姓撞到後往往都會采取滅口的方式,百姓們
前言:鴨綠江三道溝在清朝時期就處在我國邊境地區,此地以盛產野人參聞名。人參作為營養品中的絕佳之物受到很多人的喜愛,綠江三道溝自然就成為皇家的御用人參園了,會有專門的清兵在此地守衛。不過由於人參太過名貴,此地又處在邊境地區,因此與之相鄰的朝鮮國人很多都不惜鋌而走險,越境前來偷盜人參。
由於這些偷渡人員都是多人協同作案,做的也都是見不得光彩之事,因此當他們不小心被百姓撞到後往往都會采取滅口的方式,百姓們怨聲載道,除此之外還會經常與當地守兵發生沖突。自順治帝時期,清朝就已經與朝鮮方溝通過多次,但是始終沒辦法有效控制。
康熙24年,有一個數十人的盜參團伙被清朝駐軍發現,雙方進行了沖突,結果清軍大獲全勝,這個團伙有一人當場死亡,數人受傷,其余人等逃竄。這種事件歷年來都時有發生,算不得什么大事。然而康熙皇帝得知後卻覺得要利用此事做些文章,永絕朝鮮越境偷參之事,讓他們知道清朝的威嚴不容挑釁。於是乎,他就派遣「 ”查使”前往朝鮮調查此事,當然,除此之外康熙皇帝還先後給朝鮮下達了四道旨意,這旨意中的內容正是其中的精妙之處。
:「 ”察議”朝鮮國王,追究國王平日疏忽之罪。
當朝鮮受到這道旨意之後,其實心中不算懼怕。因為朝鮮國王再怎么說也是一個國王,宗主國也要給他面子的,之前清朝也下發過察議聖旨,等到清朝使者過來之後,朝鮮國王不出面,而是派遣大臣們說幾句軟話,清朝使臣就會上報朝廷請求「 ”免議”。
等到「 ”免議”指令下達,朝鮮國王再出面接待使臣,雙方樂呵呵的交談,這樣即給了朝鮮國王面子,又不失清朝威嚴,兩全其美之事。因此在朝鮮人眼中,這次的察議也只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
然而當清朝「 ”查使”到來後,任憑朝鮮大臣如何討好,甚至送禮等,這些「 ”查使”始終不肯請求清朝「 ”免議”,這就引起了朝鮮的不安,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看到朝鮮方的緊張氣氛後,康熙又給他們加了一劑猛葯。
:要求國王行「 ”郊迎之禮”。
筆者先給大家講一下「 ”郊迎之禮”。郊迎禮是明清時期藩屬國在迎接宗主國,王侯級別的使臣才是用的一種禮儀,是一種非常高級別的禮儀形式。清朝的使臣抵達漢城城西的迎恩門時,朝鮮國王率領大臣以及王室宗親穿全套朝服鞠躬迎接。
然而這次清朝派來的使臣只是普通的官員,級別根本達不到,清朝卻要朝鮮國王行此級別的禮儀,着實是一種刁難。於是朝鮮就采用了「 ”拖字訣”,謊稱朝鮮國王肅宗李焞身體不適,無法出城迎接,可清朝方面堅決不同意。
為了討好清朝使臣,朝鮮不停地給使臣送禮,並且積極辦事,趕快命人搜捕之前越境偷盜人參之人,同時發布告示對捕告者予以重賞:公私賤、官奴婢免賤並免兵役,良人升為堂上,出身升堂上後授以實職。
在此高壓之下,不管是有沒有參與過盜參之事的人,只要有過越境舉動,一律抓捕,最終有數百人被捕入獄,押送至漢城的重點犯人就有近百人。不僅如此,沿江一帶的官員中也有數十人被押送漢城等候發落,期間大量士兵軍官畏懼自殺。一時間,沿江一帶的朝鮮百姓人心惶惶。
在朝鮮大臣眼中,他們不在意這些犯人的生死,只有國王的臉面才是最重要的。最終在朝鮮的「 ”努力下”,朝鮮國王才沒有參與這次郊迎禮。
:要求朝鮮國王主持審問,並寫「 ”檢討書”。
郊迎禮躲過去了吧?沒事,康熙皇帝隨後下達旨意:要求朝鮮國王主持審問,並寫謝罪書。
對於主審這個要求,朝鮮方面自然也是極力推脫的,但是不管朝鮮如何說好話,清朝方面就是不同意,沒辦法朝鮮國王只能照做。不過這個朝鮮國王也是很會明智的人,為了讓清朝滿意,他極力主張嚴懲犯人,最終處罰結果為:
施放鳥槍的6名主犯處斬、妻子為奴;其他越境者19名因同參越境亦處死;地方官分別處以革職流二千里、降等二級或五級。
審問過後,自然就到了寫檢討的環節了。這就引起了朝鮮大臣們的強烈反對:這明顯的就是折辱我們了!於是朝鮮右議政(相當於右丞相)鄭載嵩帶領兩位朝中大臣聯合出使清朝,向清朝上書求情,希望他們代替國王寫謝罪書。
鄭載嵩等三人的反對確實起到一定的效果,康熙退了一步,也不讓朝鮮國王寫檢討了,直接口頭上謝罪就行了,然後再交兩萬兩「 ”罰款”就行了。眼看清朝讓步,朝鮮自然感恩戴德,就仿佛生怕清朝反悔似的,朝鮮肅宗很快就懺悔道:「 ”非敢有一毫漫忽之心,而事至於此,莫非禁令不嚴之致,今奉皇敕惶悚罔措。”
於是乎,「 ”寫檢討”這個環節就算過了,朝鮮大臣們也松了一口氣。
然而你以為事情就這么結束了?緊接着,康熙的第四道旨意下來了。
我說你「 ”主弱臣強”你就得認了!
就在朝鮮大臣們慶幸國王沒有丟太大臉的時候,清朝又傳來一道聖旨。聖旨上羅列了朝鮮大臣近些年來的種種罪狀,聲稱這些朝鮮大臣背着國王做了某些事,鄭載嵩等三人竟然還敢聲稱代替肅宗李焞寫「 ”謝罪書”,君主的事你們能替代嗎?然後康熙在聖旨上總結道:
卑職不告其君,而輕弄筆端橫開禍始,皆由其國主弱臣強。
康熙的意思很明顯,你們國家問題很嚴重啊,主弱臣強。既然作為你們的宗主國,我們就有一位幫助你們。於是康熙不等朝鮮反應,就將鄭載嵩等三名使臣抓捕押送到朝鮮,然後留下一句話,犯人我給你們抓來了,你們「 ”看着辦”吧。最終,朝鮮國王肅宗將此三人革職處理。
這件事簡直就要把朝鮮國王肅宗氣吐血了,聲稱這是自丙子亂以來從未有過的恥辱。
自此之後,朝鮮也是徹底懼怕了,頒布了多項法令來防止邊民越境。自此之後的200多年,再無邊境沖突之事的發生。
權謀是一個大學問,康熙皇帝就是其中的絕頂高手,他處罰朝鮮的這一招實在精明無比,雖說清朝要求了很多,但是你們也沒照辦啊,何來欺負之意?這是雙方商議的結果。讓朝鮮方面啞口無言只能自認倒霉,因此,這就是權謀的魅力。
歷史上有很多類似的故事,我們在閱讀這些故事的時候都能從中學到很多東西,這在之後的工作與生活中,都將是一筆財富,想要少走彎路,可以去讀史;甚至當心情不好時,都也可以去讀歷史,這樣能使自己心平氣和。「 ”讀史使人明智”也就是這個道理。
《資治通鑒》就是一部非常值得去讀的歷史巨作。因為它的側重點就是教人權謀,教人智慧。司馬光在編著《資治通鑒》的時候就側重於對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加以分析推敲,對於「 ”禮”「 ”信”「 ”謀”這些方面的描述從不吝嗇筆墨,對於戰事方面的講述就少了許多,而對於戰爭的前因後果,他的筆墨明顯增多。其意就是將《資治通鑒》當做一部教育性的歷史書籍,而不是單單讓人了解歷史的書籍。
也正因為如此,這本書自成書之後就受到歷代帝王們的喜愛,從里面學習王道權術相對於其他歷史書籍就方便得多,明朝萬歷皇帝的老師張居正更是以此書籍作為藍本,用來教授萬歷皇帝為君之道。也因此,《資治通鑒》也被稱之為「 ”帝王之書”。
如今我們的閱讀方式與古人已經不同,若再研讀文言文版的《資治通鑒》實屬吃力,因此史書古今在這里就給大家推薦一套良心好書——《白話資治通鑒》。
這本書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台灣大學國文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錦鋐領銜主持,集中台灣地區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學者以及《資治通鑒》研究者,歷時3年,合譯而成。因為翻譯這本書的都是國學大師,其准確度、流暢度絕對遠超市面上哪些粗制濫造、攜帶私貨的書籍。並且黃錦鋐教授在翻譯時的宗旨就是要遵守原著,逐字注釋,以求貼近、還原司馬光所著的《資治通鑒》本義。不以「 ”現代眼光”做過多解釋,更不平添枝葉混淆視聽。
這本書里面有重要人物畫像、有簡明皇帝譜系表、官制簡表,並且古畫、地圖等圖文結合,讓讀者更能身臨其境。這本書出書之後就得到了廣泛好評,國學大師錢穆跟台靜農就對此書極力推薦。
做為歷史愛好者,入手這一套非常劃算,因為這一套在頭條做活動,一套十大本,原價498,現在頭條讀者只要208,可以說是很超值了。
對於這本書,只要能夠讀一遍,就能有巨大的收獲。因此史書古今在這里建議大家,有需要的可以買這套書,多讀一些書籍,長長見識,學學權謀。相信讀完這本書,你將比別人多走1300多年的人生路。
大家可以點下面的鏈接購買。之前的9000多本賣完了,現在又新進一批,數量不多,就快沒庫存了:
白話資治通鑒【全套共10本】 ¥208 購買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