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念精诚感彼宫女 半宵操作怜此劳人

话说妙庄王与妙善公主,毕竟是情关骨肉,所以忍心将他发往灶下受苦,原想使她受此磨折,回心转意,顺从自己的主张。不料这位公主,立志坚决,情愿身体上受尽苦恼,却始终不改变修道的信念。她自从发往灶下之后,清晨起身之后,便去井中汲水,虽然力量不够,还是勉强做去,直到一七石缸水汲满,日已停午,便去淘米烧火,午饭之后,再拿了刀去劈柴,到规定的柴劈完,早是日暮时分,又要去淘米烧夜饭,一日之间,却没有一点的闲暇,照这么繁重的工作,就是年青的壮汉,也必然感到痛苦,何况她是个骄弱的公主呢?不消说要腰瘫背折,力尽筋疲了,这么一来,她果然不似灌园时可以按时做她的清课。但她坚决的信心,又怎会因此磨灭,于是她熬忍著身体上的痛苦,在晚饭之后,燃起一炷清香,一方面取过麻皮编织草履,一方面却一念诚心的念佛,到夜深了才就草榻上安眠。第一天如此,在灶下执役的下人们,还以为她是一鼓作气,勉强忍受,不足为奇。以后却见她每日都是如此,不荒不怠,大家不觉都敬佩起来,很可怜她的处境,就是妙庄王派来监察她的宫女永莲,也向她表十二分的同情。大家既然一致同情于她,自然不再冷看,你去帮她汲水,我去替她劈柴,争著帮她去做事。不料那位妙善公主,却又生就的古怪脾气,一一将她们谢绝,她只说我因为得罪了父王,端的论罪时,就死犹轻,幸父王开格外之恩,贬我到此间罚作苦力,已属万分从轻,若还不肯自己去做,要借重他人,莫说对不起父王,也对不起天地,更对不起自己良心,此事断断乎使不得。我应做的事,还得我自己做的好,你们众位的厚爱,我只有感激于心罢了。永莲等劝道:「公主的话也自有理,但公主一心礼佛,平日朝夕都做清课,如今一天到晚,只忙了汲水劈柴等事,再没有余暇及此,修也有修的时间。我们因此愿替公主分担这些杂务,等公主好腾出功夫来礼佛修道,早成正果,那时我等也要叨公主的化度,公主可以不必坚执了。」妙善公主闻言喜形于色道:「善哉善哉!看不出你们倒也具有夙根,但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礼佛修道只在一颗心上,心上若是虔诚向佛,就是不诵经不礼忏,也终会得到感应。要是心不向佛,虽然做尽许多诵经礼忏的形式,也决不会见功德的。我如今虽然没有空闲做形式上的课诵,但一颗心却无时无刻不在佛祖左右,故那些杂务,尽管由我自做,不劳你们费心。至于你们真心向佛的话,大家可依我刚才的话做去,自然迟早会有感应的。」永莲等见她如此坚执不从,当下也不好再去相强,只得由她,暗中却商议了一个 ... 出来。等妙善公主睡觉之后,大家瞒著她,将缸中汲得满满,木柴也替她劈碎捆好,只剩淘米烧火等轻淡的事让她自已去做。妙善公主第二天起身,正就井中汲了一桶水想去倾入缸中,不料那七石缸中清水已满,心中很觉奇怪。再到柴场上一看,应劈的柴,也完全劈端整了,她便向灶下执役的男女问道:「缸中的水是谁汲的?场上的柴是谁劈的?快快说来,切不可增我罪过。」那班人却一个个都说我们恰才起身,谁也没有做过这些事情,就算要做的话,也没有这般的飞毛快手,在片刻之间,就能了当这许多的事。此事端的有些奇怪,难道御厨中出了甚么神灵不成?众人七张八嘴的说著,那位宫女永莲,却乘机进言道:「公主啊!婢子倒有个见解,这些事并不是谁替公主做的,也不是甚么精灵,只是公主诚心礼佛,佛祖鉴于公主一片丹忱,故特施法力,暗中帮助公主也未可知。我等只要静观以后,倘然每天都是如此,那么一准就是佛力护佑无疑。」妙善公主一听此话,也点头称是,不免口宣佛号,表示申谢的意思。她现在水不消汲,柴不消劈,日常做惯的事,倒有两桩吃重的放开了,时间的闲暇,也就多了,但她却并不将这闲暇的时间去诵经礼佛,还依准了妙庄王吩附,有了闲暇,便编织草履力行不辍。那许多执役的人,因此益发尊重她的能够守信义,端的当如来佛一般的看她,自此以后,每日背地里替她将汲水劈柴的苦工做去。在妙善公主每日见是如此,也只当真的是佛祖法力,故除了诚心礼佛,报答护佑之外,其余的事,一概不去问她。你道她是聪明伶俐的人物,对于这一点小小机关,如何竟猜不透呢?这都是心只在佛,并不旁骛,一听了永莲之言,不再疑心到别处,故没有察破她们的设计。妙善公主有了这么的闲暇,对于灶下的一切,自然更是十分注意。凡是富贵人家的灶下,暴殄的天物,自然不免,何况是王家的御厨呢?她见了 ... 鸡宰鸭的那种惨状,恻然心悯,必替念上百十来遍的往生宝咒。又见她们对于米粟不知宝贵,一方面用善言劝化大众,使以后注意惜谷,一方面又将他们所抛弃的败粟冷饭,收拾起来,霉腐的淘漉干净,放在日光下晒干,然后用布袋盛好。稻草上的剩谷也一般的加以收藏,这也算了她日常的功课。光阴易过,转眼之间,她执炊灶下,[匆/心][匆/心]已是一年。妙庄王也时常召监察她的宫女永莲问话,无奈那永莲已受了公主的同化,两人已心心相印,自然一味庇护著她,那里肯说她半句坏话。妙庄王听了,心上虽不以为然,但见她能耐得恁般劳苦,没有怨忿之心,倒也不免有些佩服她的毅力,惟有付之一叹。他已明知前次的希望,是永不会成为事实的了,但终究还有些看不破,趁著元宵佳节,宫中闹花灯,长次两位公主入宫庆贺的时候,叫他们再去善言劝导她一番,看是如何,这也不过是尽人事罢了!二位公主奉命之下,便到妙善公主的卧室中去,姊妹相见之下,自有一番契阔,然后渐渐的谈到正文。妙善公主不等两个姊姊开言,便先说道:「两位姊姊的好意,小妹一概都知道的,只是小妹立志已决,自不能中途改变,如其两位姊姊端的见爱,看在同胞分上,只求在父王面前添句好话,求父亲如了小妹修行的夙愿,拨个寺观给小妹做梵修之地,那就感激不尽,这场功德胜造七级浮屠,还望两位姊姊成全。」妙音、妙元两人见她如此说法,明知劝不醒她,多说也是没用,便略略敷衍了几句,告别出来,见过了妙庄王,将前事告诉一番。临了妙音公主反劝妙庄王道:「依孩儿看来,三妹妹是不会回心转意的了,她到底也是父王亲生之女,如其使她在灶下杂作受苦,倒不如成全了她的志愿,竟让她去祝发空门,或许她生有宿根,将来竟会得成正果,万一果能得道,与父王也多少有点好处的。」二公主妙元也是一般的从旁相劝,不由妙庄王不回心转意,当下摇了摇头,接著说出一番话来,正是 精诚能感格金石亦为开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念精诚感彼宫女 半宵操作怜此劳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妙善公主(8)

    妙善公主醒过来后,想到母亲已不再在身边,想到她平时对自己的关怀备至,止不住悲痛地哭了一场。妙善公主的两个姐姐看到她与保姆这样每天厮守在一起,都觉得十分可笑,认为她们快要疯癫了。光阴似箭,眨眼妙善公主已是十六岁了,她的功行与日同进,心地更觉光明一尘不染。就在妙善公主净心修行学道的时候,妙庄王见妙音、妙元已到了可以结婚的年龄,便分别为她们招了驸马,一个文人,一个武将。

  2. 妙善公主 (3)

    不过妙善公主和其他人有一点不同的是,她喜欢穿朴素净色的粗布衣服,喜欢吃素斋而讨厌荤腥。妙善公主长到六岁的时候,庄王指定了老师教她,公主的聪明和领悟能力是超群的,一教就朗朗上口,并且过目不忘。

  3. 妙善公主 (2)

    庄王一听是公主,心里头的高兴消失了一半,他仰天长叹一声,怪自己前世修行不够,现在上天罚自己没有太子。大公主叫妙音,二公主叫妙元,三公主呢,叫妙善吧。庄王在宫中欢宴的第三天,叫宫女将妙善公主抱出来和大臣们相见。想不到妙善小公主一来到大殿上,闻到宴席上酒肉的香味,立刻放声大哭起来,吓得奶妈慌了手脚,怎么哄也不能使她停下来。他说完,看到抱在奶妈怀中的小公主哭得更加厉害,便望定庄王。

  4. 妙善公主 (4)

    有一天傍晚,妙善公主因为在闺室中闷热得无法忍受,便到外面散步吹风。看到这危急的情形,妙善公主便站起来要救蝉,可是她举起手却离树枝还差一截。这时,妙善公主才感到周身疼痛,尤其是额头和脚跟处,刺痛刺痛地十分难受。对于这一切,妙善公主丝毫也没有怨意,心中倒觉得万分的宽慰。

  5. 兴土木重修金光寺 定良辰舍身耶摩山

    再说妙庄王自从下旨招工兴修金光明寺,又派了大驸马督工,大兴土木。况且这座金光明寺虽然长久无人居住,不免倾圯毁坏,但规模到底尚在,比了平空建筑,难易也就悬殊。回宫之后,便命观星司礼等官分别选择吉日良辰,和拟定公主舍身出家礼节。正午由妙庄王亲到寺中,在佛前举行披剃大礼,一切拟定之后。妙庄王才召见妙善三公主,将各事告诉与她,叫她作准备。

  6. 鉴精诚老父回心 愿修行女奴宣誓

    到次日,妙庄王果然下旨,命在国库拨了款项,派定大臣监督,招工兴修金光明寺。那时三公主执炊灶下,本来不知此事,可是宫女永莲最先听到消息,不由得喜出望外,一路手舞足蹈的跑到妙善公主的寝室,大呼小叫地闯进去,连称三公主喜事来了。妙善公主看她如此虔诚,又添了一个清修的伴侣,心中十分喜悦,正是清修非异事端在有信人欲知后事如何?

  7. 一念精诚感彼宫女 半宵操作怜此劳人

    妙善公主有了这么的闲暇,对于灶下的一切,自然更是十分注意。妙庄王也时常召监察她的宫女永莲问话,无奈那永莲已受了公主的同化,两人已心心相印,自然一味庇护著她,那里肯说她半句坏话。二位公主奉命之下,便到妙善公主的卧室中去,姊妹相见之下,自有一番契阔,然后渐渐的谈到正文。

  8. 梦见佛容喜出望外 违逆父命罚作灌园

    但她毕竟相信得过分,却并不当是梦境了,认定是我佛来指点她迷途的,当下便起身向空拜谢指点之恩,然后回到床上,这一来休想再睡得著,不住的将佛祖说的话,往复寻思,想到须弥山白莲一事,更是喜出望外。那一天恰值妙庄王的小生日,妙善公主清晨入宫祝寿,妙庄王见她乱头粗服,举动之间,竟像个尼僧,心中好生不自在。她和保姆收拾道地,专等妙庄王等到此开筵。

  9. 救孤蝉公主受伤 医创瘢国王悬赏

    她们明知妙善公主这种脾气,生就在骨子里,终究是更改不得的,父王既然有这几句话,由她闹下去,一定有失欢的一日。宝德后虽时常用温言去劝导她,她依旧是我行我素,半点不动心。次日临朝,真的降旨广求治瘢的良方,说如有人退得三公主额上瘢痕,赏白银千两,封为御医之职。

  10. 第十三回 兴土木重修金光寺 定良辰舍身耶摩山

    再说妙庄王自从下旨招工兴修金光明寺,又派了大驸马督工,大兴土木。况且这座金光明寺虽然长久无人居住,不免倾圯毁坏,但规模到底尚在,比了平空建筑,难易也就悬殊。回宫之后,便命观星司礼等官分别选择吉日良辰,和拟定公主舍身出家礼节。正午由妙庄王亲到寺中,在佛前举行披剃大礼,一切拟定之后。妙庄王才召见妙善三公主,将各事告诉与她,叫她作准备。

随机推荐

  1. 最讓人恐懼的高科技武器,一把讓人持續性眩暈,一把被擊中瞬間麻痹

    眾所周知,武器不一定都是用來殺人,在科技的進步下有些武器不致命卻可以用來折磨敵人,造成人體和心理上的雙重傷害,當目標倒下之下,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還有醫療物資來治療,這就起到了消耗敵人的目的,所以相對於致命性的武器來說,它們造成的影響更加深遠,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恐怖的高科技武器。,1.升級版泰瑟槍:泰瑟槍大夥都知道是一款電擊手槍,將裹上電流的子彈打到目標身上,讓其失去行動能力,但有時候會出現意外,所

  2. 梦见门口_周公解梦梦到门口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门口好不好

    做梦梦见门口好不好?梦见门口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门口的详细解说吧。梦到门口、抽屉等表示做梦者渴望友情和爱情。梦见站在家门口,无法进去,或是丢了钥匙。梦见生锈_周公解梦梦到生锈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生锈好不好梦见自己家门口发大水,不久的将来,会过上好日子。《敦煌本梦书》梦见当门中立,三公位。

  3. 梦见飞上天

    梦见龙飞上天,这是好运的来临,表示你的感情运已经上升了,要好好把握目前钟爱的对象。

  4. 性与太空旅行:20世纪50年代的预测

    考虑到20世纪50年代广播业被誉为一个没有性别的环境——在《我爱露西》这样的节目中,已婚夫妇不得不分开睡在床上,甚至连“怀孕”这个词都不说——理查森的惊讶让人觉得有点不真诚。理查森关于太空,特别是火星的许多想法,显然来自于科利尔1952年至1954年关于太空旅行的系列文章。但与在格陵兰岛一年或更短时间的相对短途旅行不同,他承认,火星之旅将是三年或更长时间的冒险。

  5. 有关描写友情的诗句 坐上客恒满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唐)李延寿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杜甫《贫交行》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汉乐府《箜篌谣》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唐)高适朋友,以义合者。-(唐)李白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6. 梦见分钱

    周公解梦梦见分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分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慕容博父子的江湖复国路线,为何会失败?因为忽悠的对象错了

    当慕容复神志不清,靠用糖果换来孩童口呼万岁,来满足兴复大燕帝王梦的消息传入少室山的时候,遁入空门的慕容博恐怕此时,才是真正的领悟「”庶民如尘土,帝王亦如尘土。大燕不复国是空,复国亦空”。这时才会与同样丧子之痛的萧远山一样,真正皈依到佛门之下,彻底终结给鲜卑慕容氏后代造成七百年梦魇的复国悲剧。慕容博的复国大计如果说最成功的,就是给他的儿子慕容复进行了彻底洗脑。在扫地僧「”热情”帮助下,由生到死,再由

  8. 梦见室内发大水

    周公解梦梦见室内发大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室内发大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夏季上火四种健康 ... 帮你祛火

    夏季天气炎热,身体很容易出火,中医教你夏季健康有效灭火,让你的身体健健康康。火来了身体很容易出问题,所以一定要想办法灭掉身上的火气,下面四种...可以健康有效的帮助你秒掉身上的火气。近日,出现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痛等症状,医生诊断为肺胃火盛。也可选择牛黄清胃丸和牛黄清火丸,这两种药对于实热引起的口舌生疮、风火牙疼、咽喉肿痛疗效都不错。

  10. 历史上有很多人佩服曾国藩,他究竟牛在哪里?

    有个对联高度概括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如果抛开时代限制,曾国藩弥补了诸多孔丘的不足。四十三岁,组建湘军。六十一岁,病死于两江督署。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