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无开口处石头希迁禅师问庞蕴居士:「你见老僧以来,日用处如何?」庞蕴答:「若问日用事,即无开口处。」庞蕴是马祖道一的弟子,石头希迁是六祖大师的再传弟子,与马祖同辈。石头禅师问庞蕴:「你自见我以来,在平常生活中如何修行?」庞蕴答道:「你若问我平常生活中如何修行,我开不得口。」为什么?石头和尚问庞蕴如何修行,庞居士已是在日常生活的每一秒钟之中修行,还有叙述的必要吗?

无开口处石头希迁禅师问庞蕴居士:「你见老僧以来,日用处如何?」庞蕴答:「若问日用事,即无开口处。」庞蕴是马祖道一的弟子,石头希迁是六祖大师的再传弟子,与马祖同辈。石头禅师问庞蕴:「你自见我以来,在平常生活中如何修行?」庞蕴答道:「你若问我平常生活中如何修行,我开不得口。」为什么?因为功夫用得绵密时,每一秒钟、每一个念头都在用功修行,还有开口的机会吗?再者,用功修行时的心理过程是那么的实实在在、滴水不漏,怎么说得清楚?此外,日常修行的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旦说出来,就不是自己所体验到的那个事实。因此,怎么样都无法用嘴巴说得明白。禅宗特别重视无言之教,最好的开示、教训,是没有语言的,用语言说出来的乃是等而下之,早已不是事实了。反观一般人的生活,每天从早到晚,记得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吗?几桩例行的公事应该会记得的。用同一把牙刷漱洗同一张嘴巴的牙齿,用同一条毛巾洗同一张脸,每天都相同嘛!但每天真的相同吗?今天被洗的脸跟昨天一样吗?今天的牙刷是昨天的那一把吗?一般人认为是,其实绝对不是,那只是相似而非真正的就是。昨天是昨天的事,否则东西不会折旧,人也不会老朽了。所以,今天和昨天有什么不同,自己应该心知肚明,却无法用语言表达。想象丰富、妙笔生花的人可能写得出来,但那是经过渲染的创作,不是真实的反映,因此凡是开口即是错的。此处不是叫人不要说话、不要写文章,而是说,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极其有限,相当肤浅,距离事实真相是很远的。石头和尚问庞蕴如何修行,庞居士已是在日常生活的每一秒钟之中修行,还有叙述的必要吗?更重要的是生活得踏踏实实。只要每一个时刻的当下都很认真,每一个念头的全部都很清楚,这就是修行。用这种态度生活,一定非常充实,不会空虚无聊,不会忙得无奈,不会闷得发慌,不会累得无助,不会高兴得发狂。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时时刻刻都是新鲜的,事事物物又都是现成的。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