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十九岁,以童身披剃,法名寂效。至西天目山,驻锡禅源寺,为首座,阅藏七载。一九三一年,众举任方丈,辞不受。一九三七年,抗战军兴,设浙西行署于寺内,朗乃迁至枫岭乡上骆家,请骆友祥代建兰若。道行高超,辩才无碍,为民国以来浙西大善知识。届期,命笔成偈云:“此去不寻常,身心已两忘。净光慈摄我,当下即西方。”午时正,嘱助念,面向西方,趺坐而寂。建塔于西天目山大树王侧。
净光慈摄我,当下即西方晴朗,湖北安陆府钟祥县人。俗姓鄢。十九岁,以童身披剃,法名寂效。遍朝名山,远赴印度,请舍利于释塔。至西天目山,驻锡禅源寺,为首座,阅藏七载。建舍利殿于寺左。住养老院。一九三一年,众举任方丈,辞不受。日夜诵经坐禅。四众来请开示者,座常满,无不如愿而返。一九三七年,抗战军兴,设浙西行署于寺内,朗乃迁至枫岭乡上骆家,请骆友祥代建兰若。朗宗说兼通,性相圆明,一以净土为归宿。道行高超,辩才无碍,为民国以来浙西大善知识。着有《八识规矩颂解》、《阅藏随笔》。一九四四年春,皈依弟子施友烟、方幼壮同往拜谒,朗预示本年十二月十四日午时往生。届期,命笔成偈云:“此去不寻常,身心已两忘。净光慈摄我,当下即西方。”午时正,嘱助念,面向西方,趺坐而寂。体软如棉,顶门一日夜,尚不退温。世寿七十一。建塔于西天目山大树王侧。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