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奥运史上有哪些大的误判案例 奥运会是一项以公平公正的体育竞技赛事。但是今年里约奥运会却出现很多误判申诉。这不得不说已经确实了体育公平赛事原则。那么奥运会历史上还有哪些误判?下面就跟随中国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 中国拳击运动员吕斌明明以优势胜出,对方被打的毫无退路,但裁...
奥运史上有哪些大的误判案例
奥运会是一项以公平公正的体育竞技赛事。但是今年里约奥运会却出现很多误判申诉。这不得不说已经确实了体育公平赛事原则。那么奥运会历史上还有哪些误判?下面就跟随中国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吧。
中国拳击运动员吕斌明明以优势胜出,对方被打的毫无退路,但裁判举起了对方的手,无缘奥运会。被采访的时候,吕斌一个大男人委屈的快哭了,最后只能说我服从裁判判定,下次我只有做的更好,才不会有争议/微笑
女子帆船卫冕冠军徐莉佳被美国选手 *** 而取消第二轮成绩,直接从第一跌到第廿三。徐莉佳说,后面她会全力以赴,做到更好/微笑
女子重剑孙一文被判罚两次,而获得铜牌。采访后说是我做的不够好/微笑但泪水一直在眼里打转
女子举重黎雅君开始被判透过,后来又改为试举失败,然而中方毫不知情/微笑所以后来的抓举试试再冲一把,全部没透过,没成绩/微笑
中国游泳银牌获得者徐嘉余在采访时师失声痛哭,外国选手对他们的质疑和中国舆论痛失金牌的各种非议实在是给他们太大压力。
中国女子体操队所受到的各种不公平遭遇的总结。前中国体操运动员刘璇,何可欣都发出了质疑和不平。
1、1988年汉城奥运伟大主场力量剥夺传奇拳手金牌
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韩国人凭借主场优势,想方设法为自己摘取金牌,甚至不惜牺牲公平与正义。轻中量级拳击比赛决赛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裁判丑闻,对阵双方是后来统治90年代职业轻重量级拳坛的美国传奇选手小罗伊·琼斯和韩国选手朴熙洪(音译),小罗伊·琼斯在比赛中明显占据优势,几乎每一个回合都将更多的打击送给对手,但裁判却将胜利判给了韩国选手朴熙洪。经过赛后研究显示,琼斯击中对手的次数为86次,远远多于对手击中他的32次。这一事件一度在国际体育界引起轩然 *** ,成为了当年汉城奥运的一大知名丑闻。从那届之后,奥运拳击比赛开始采用电子计分。
2、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跑着的竞走也能夺牌
在1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的男子10公里竞走决赛赛场上,刻板的裁判,在比赛的最后阶段告知瑞士人施瓦布和前苏联选手容克因犯规被取消比赛资格。但荒诞的是,这对运动员公然不理会裁判的判罚而跑了最后的30米,并以全力奔跑抛开激烈追逐他们的裁判,这些裁判拼命的追赶,想在他们到终点以前取消他们的比赛资格,因为所有的淘汰必须在比赛过程中发生。然而裁判没能追赶上他们,更神奇的是他们的第二和第三名成绩竟然被保留下来。
3、1972年慕尼黑奥运篮球决赛两次延长
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美苏奥运会篮球决赛,球赛到最后6秒时,前苏联以微弱的一分领先,即49比48,美国人柯林斯心急如焚。这时,美国人柯林斯幸获两次罚球机会,并全部命中。比赛结束的哨子也随即吹响,美国队以50比49获胜。就在这时,匈牙利裁判却大叫起来,说比赛离结束还差1秒钟,坚持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前苏联趁机来了一个远投但没中,结束的哨音再次响起,美国队还是领先一分。但这次一个英国的“不是裁判却有发言权的人”说应该还有3秒钟,比赛应继续进行。美国队当即炸了锅,但前苏联和裁判方都坚持这个意见,美国队硬着头皮又走进了球场,结果前苏联以51比50得到了奥运金牌。
4、1932年洛杉矶奥运多跑2米丢掉冠军
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可谓是时运不佳,美国短跑运动员拉尔夫。梅特卡夫在200米的比赛却是蒙受“冤屈”。200米比赛的起跑是在弯道上,因此每道出发的地点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在决赛中,由于裁判的失误,他所在跑道的起跑线未测量准确,比真正的起跑线后退了两米,因此梅特卡夫跑的距离实际上是202米,他跑出了21秒5的成绩,比第二名的美国队友乔治·辛普森(George Simpson) 的成绩仅慢0.2秒,而第一名的托兰的成绩也不过是21秒2,只得屈居第三名。虽然后来发现了这个错误,但奖牌已经颁发,不可能重赛,梅特卡夫也只有接受这个事实。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