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高成兒很久很久以前,皇帝是一個讓人垂涎三尺的工作,錦衣玉食的生活,如花似玉的美女,想想都激動。然而,事物都有兩面性,地位越高的人,承擔的壓力往往越大,守成更比創業難呀。全國各地的公文從四面八方送來,需要皇帝拍板定論;各種國家典禮需要天子到場,發表重要講話。不小心說錯一句話,都會被老百姓當作茶余飯後的談資,吐槽一陣子。我們常常說統治者日理萬機,宵衣旰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高成兒
很久很久以前,皇帝是一個讓人垂涎三尺的工作,錦衣玉食的生活,如花似玉的美女,想想都激動。然而,事物都有兩面性,地位越高的人,承擔的壓力往往越大,守成更比創業難呀。全國各地的公文從四面八方送來,需要皇帝拍板定論;各種國家典禮需要天子到場,發表重要講話。不小心說錯一句話,都會被老百姓當作茶余飯後的談資,吐槽一陣子。
我們常常說統治者日理萬機,宵衣旰食。皇帝究竟處理了哪些政務呢?讓我們來瞧瞧!就以乾隆為例子吧,假如你穿越到乾隆三年,農歷三月份,正常上班時間。這時,太監端來了一堆奏折,你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翻開第一本,准備批閱。
(1)廣東提督張天駿蒞事以來,惟事姑息,以致汛防懈弛,弁丁無所忌憚。上年十月內,有奸匪董老大等,窺伺博羅縣出產錫礦易於偷取。賄買把總林士英、典史姜明德、縱容盜挖,又有奸匪黃肇等入山爭占,互相格斗,致傷多命。此處離提督衙門不過百里。而張天駿、平時漫無覺察,及至事發難掩,又欲曲為遮蓋,草率完結,似此怠玩養奸。
看着看着,你明白了,原來是個告狀的折子。告誰呢?廣東提督張天駿。廣東提督,官名,全稱為"提督廣東省軍務總兵官",負責管理廣東全省軍政,相當於軍區司令員,是個權力很高的封疆大吏。你安插在廣東的親信密探上奏說,張天駿做事不負責任,轄區內的巡邏、防務都懈怠了。有個叫董老大的人,知道博羅縣有錫礦,就收買當地軍官縱容他盜挖,給國家帶來了損失。另外有個叫黃肇的人,也想分一杯羹,就組織黑社會與董老大斗毆,以致多人受傷。案發地點離廣東提督衙門不到百里,可張天駿就是不管,不知是同流合污了還是不願意得罪人,事情敗露後,他又想法設法准備掩蓋罪行。問皇帝怎么處理。
民間黑惡勢力相互火並,侵奪國家資源,不惜大打出手;軍官收受賄賂、姑息養奸,毫不作為,只想賺黑心錢。當時廣東有多亂,從奏折就可以推知一二。如果你是皇帝,你會在奏折上如何批示?乾隆還是很仁慈的,他要求張天駿認真悔改,如果沒有成效,再從重處罰。
(2)廣東巡撫王謩疏稱:嘉應州由程鄉縣改設之後,人文日盛,已照州學出貢。廩增名數,應各加十名,以符州學三十名之例。
咋一看,雲里霧里,都不知道廣東巡撫王謩在講些什么。這時,應該把軍機大臣、三朝元老張廷玉叫過來,咨詢咨詢。張中堂肯定會詳細介紹嘉應州、廩生的具體含義。雍正末年,福建西部因為人多地少,老百姓生活相當困難,於是大規模遷居廣東,以致粵東地區人口暴漲,盜匪橫行,管理壓力巨大,時任廣東巡撫鄂彌達建議雍正皇帝新設一州,方便控制,雍正同意了,命名為嘉應州,並以程鄉為治所,因為程鄉以前做過治所,地理位置又居中,比較合適。等到乾隆三年,隨着嘉應州人口增多,這里讀書學習的氛圍越來越濃重,官府規定,部分州學的學生可以獲得 ... 補貼的糧食,之前嘉應州的補貼名額是二十人,現在廣東巡撫請求增加到三十人,一來與該州的文化氛圍相對應,鼓勵更多老百姓讀書成才,考取功名,為朝廷效力;二來與現有制度相承接,按照規定,州學的確有三十個廩生名額,嘉應州先前沒給到位。
哦!原來是這個意思!一件符合朝廷規定、有益地方發展的好事情,乾隆當然不會反對,立即准奏。
(3)副都統永興奏折:請將在京文官四品以下,武官三品以下,借給兩個月俸米。兵丁借給一個月甲米一條。戶部議駁。御史朱鳳英奏:請於正陽門外東西,復設兩廠平糶。查平糶十廠,六居城內,四居城外。前因鄉民擁擠,奏請將城內六廠移於城外。但城內居民赴城外買米,仍不免擁擠之虞。請於城內再設廠座,則城外各廠得以專濟鄉民。查宣武崇文門外,原有米廠應復行設立。至永定、德勝二門適中地方,亦復開設一廠。令順天府府尹委員經管。並令都察院每廠派御史一員監糶。
副都統永興上奏折,請求朝廷借給京城四品以下文官、三品以下武官兩個月俸米,戶部討論下來,打算駁回他的建議,問皇帝該如何定奪。假如你是乾隆,手握朱批,是同意呢還是反對呢?從當時的背景看,官員、兵丁借米,並非無緣無故,因為當時京城糧食短缺,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御史朱鳳英上奏,請求朝廷調整米廠的布局與數量。米廠是做什么用的?是為了平糶,就是說遇上了荒年,官府把糧倉里的糧食拿出來,平價賣給老百姓,防止社會動亂,谷貴傷民;等到年成好了,又把多余的糧食購入糧倉,防止谷賤傷農;乾隆初年,中國人口大約一億五千萬人,北京作為天子腳下,人口自然不在少數,朱鳳英看到米廠過少,老百姓買米速度太慢,請旨增開米廠,提高效率。不要等米買回家了,人已經餓死了。
乾隆的批復是:"將來天降甘霖,米價平減,即照部議,不必借給;至四月初間,倘米價仍前昂貴,即照永興所奏,大學士等請旨遵行。"皇帝的旨意是看情況,如果四月份老天爺還不下雨,米價仍然昂貴,官府就借,否則就不借。開倉過後,乾隆原以為米價會下跌,形勢會好轉,誰能想到米價依然堅挺,老百姓仍然食不果腹。乾隆是痛心疾首,這還得了,激發民變怎么辦?於是下旨痛斥奸商囤積糧食、錢幣,導致物價飛漲,怨聲載道。"奈何將官家惠養貧民之物,轉為一己圖利之資,而坐視多人之謀食艱難。""乃朕施一利民之政,而伊等即多一營私之謀,何人心之不古,難以化誨遂至此極耶。"你們這些 ... 真是頑固不化,不知悔改!
(4)奉恩輔國公永璥:輔國公品級弘晉之聘妻趙佳氏未婚守志,請予旌表。
弘晉是廢太子胤礽的兒子,生於康熙三十五年,死於康熙五十六年,只活了二十二歲。永璥是他的兒子,為一個姓趙佳的女人申請恩典,理由是未婚守志。什么叫未婚守志?智囊們會告訴你,這是朝廷旌表貞潔的一類對象,比如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約好了結婚,結果婚禮還沒舉辦,男方就過世了,女方為了守節,決定終身不嫁,死也要做未婚夫的鬼。
趙佳氏與弘晉原本要結婚,弘晉死了,趙佳氏心如古井,不再嫁人,符合未婚守志的要求。此外,朝廷還表彰另外兩類節婦,一類是守節合制,丈夫死了,妻子不再改嫁,守一輩子寡;還有一類是殉節,丈夫死了,妻子活着還有什么意思呢?追隨亡夫去吧!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這些守貞的行為都是被官方高度認可的,男人可以朝三暮四,納許多小妾;女人必須死心塌地,只為一個男人;做得好的還有貞節牌坊,像安徽黃山就有很多。對趙佳氏的表現,乾隆十分贊賞,不僅發獎狀以資鼓勵,還賞賜了許多銀緞子。
(5)河東河道總督白鍾山疏稱:豫省黃河南岸,鄭州汛十七堡堤工。入秋以後,汛水疊漲,全黃奔注,塌去老崖,直逼堤根,危險異常。督率道廳等搶護下埽,共計工一百五十丈,動支銀七千九百九十六兩有奇。又疏稱:豫省黃河北岸,封邱縣汛十三堡,向無埽工,頗為險要。另行接築月堤,以資捍御,六月伏汛內,水勢已至新堤,復於迎溜頂沖之處,建築挑水埽壩。挑溜開行,保護一帶工程,共動支銀一萬九千六百五十六兩有奇。
當年康熙皇帝親政時,曾在柱子上寫下最為緊要的三件大事:三藩、河工、漕運。泛濫的黃河,既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為兩岸居民帶來深重的災難。河東河道總督白鍾山的奏折說,去年秋天以來,因為下雨,黃河水暴漲,已經直逼堤壩,為了保護百姓財產安全,官府築造堤壩,費用就產生了,南岸花費七千七百多兩,北岸花費一萬九千多兩。人命關天,乾隆肯定會准奏。但當時的技術水平十分有限,真有大洪水來了,的確擋不住,身為皇帝也沒有太多辦法。
(6)大學士管川陝總督查郎阿奏:駐劄西寧、總理青海夷番事務、副都統巴寧阿,咨請應需養廉。
查郎阿上奏乾隆皇帝,請求給副都統巴寧阿養廉銀。養廉銀是雍正皇帝創設的一項制度,給官員發福利、提高收入,這樣他們就沒有理由貪污了。清代養廉銀一般是基本收入的10倍甚至更高,但是它並不能根除腐敗,只能降低一些清廉官員的腐敗意願。真正想貪污的,不會因為多了點合法收入就停止了,人的欲望是無窮大的;加上權力得不到有效制約,為貪污腐敗提供了可行性。乾隆最後同意給巴寧阿養廉銀6000兩,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
貪腐、飢荒、洪水、社會風氣……皇帝處理的政務其實還有很多,涉及到方方面面,這些只是冰山一角。人心叵測,各地的情況又千差萬別,想要當好這個最高統治者,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看完文章的讀者可以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 ”奏折”,就能看到更多關於關於奏折的歷史故事啦!頭條搜索內容全面豐富,以後搜索可以先用頭條試試。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贊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 ”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知道點兒新故事了嗎?知道你就點個贊告訴我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