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七招巧辨出元、洪武青花牡丹纹瓷器

七招巧辨出元、洪武青花牡丹纹瓷器

  元、洪武时期很多陶瓷品种,特别是青花瓷,窑口、胎土、釉料等都是相同的。因而从器型、胎釉、色调等方面分清这两个时期的青花瓷是有一定难度的,再加上这两个时期的青花瓷都没有年款,对于青花瓷的年代的鉴定将更加困难。

  朝代的更迭,在数月或数日之内就可以发生,然而陶瓷的生产未必就如此。昨日是元代,生产元瓷,今日是明洪武时期,生产洪武瓷,这相差时间很短的陶瓷,绝不会有多大差别的。所以,由元末到明初肯定有一个过渡期。这过渡期的瓷器,如果没有年款,又没有令人信服的根据,就不妨说是元末的,也可以说是洪武时期的。古陶瓷界不少人也是这么看的,笔者就曾看到一件青花瓷,从上面画的松树看,是明代的,从下面的竹看,是元代的。这件瓷器应是典型的过渡期的产品,但朝代更迭后,受各方面的因素制约和影响,陶瓷生产也会发生更迭。所以生产的陶瓷也必然有所不同,但这种不同是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的发展、变化,两者之间必有同有异。纹饰也一样,比较元和洪武时期的陶瓷纹饰,无疑对分辨两个时期的陶瓷是极为重要的,甚至可能起决定性作用。为此,笔者对元和洪武时期的青花牡丹纹饰作了详细比较。

  元代与洪武时期以牡丹做青花瓷的纹饰是很多的。笔者从耿宝昌主编的《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马希桂编著的《中国青花瓷》,叶喆民编著的《中国陶瓷史》、熊寥、熊寰编著的《中国历代瓷器纹饰大典》等几本陶瓷专著中选出37个元青花牡丹纹、36个明洪武青花牡丹纹,作了详细比较,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多不同之处。下面笔者从以下六个方面产阐述元与洪武时期青花牡丹纹的区别。

  1、枝条形态不同

  青花牡丹纹,从枝条形态看,人们多分为折枝牡丹和缠枝牡丹。但从实际情况看,还有一种,笔者称之为“半折半缠牡丹”。这三种枝条的牡丹纹,元、洪武时期都有,但很不相同。

  先看折枝牡丹纹,元代的折枝牡丹纹较少,多画在高高的立器外壁,且多画成单枝,高的、弯曲的。洪武时期的折枝牡丹则非常多,多画在盘、碗等里心的青花圆内,不管画一枝还是画二三枝,都较矮短,形态近圆形。

  再看缠枝牡丹纹,缠枝牡丹纹有两种:一种是圆形的,笔者称之为“缠枝圆形牡丹纹”;一种是波浪形的,笔者称之为“缠枝波形牡丹纹”。这一种,在37个元青花牡丹纹和36个洪武青花牡丹纹中都没有。缠枝圆形牡丹纹又有两种:一种是多画在盘等圆形器心内,枝条画成一个个相连的圆,分布在圆形器心内,每一个圆内画一朵牡丹花或别的花。这一种洪武时期很少见,元代更为少见。两代极为常见的是在圆形器物的一圈内外壁上画成枝条连续不断的圆形,每一个圆形里画一朵全开的和半开的牡丹花交错布列。所不同的是,元代多画在瓶罐的腹壁上,洪武时期的则画在盘、碗的内外壁上。缠枝波形牡丹纹,元、洪武时期是很少见的。

  第三看半折半缠牡丹纹。这种牡丹纹多画在盘等的内壁上,一枝一枝的,连起来成波浪形或近波浪形,组成一个圆形的装饰带。所不同的是,元代的一枝与另一枝衔接紧密,成波浪形,几乎看不到接痕,牡丹花全开的和半开的交错布列;洪武时期的则接痕明显,成近波浪形,牡丹花与别种花交错布列。值得一提的是,此种牡丹纹,蓝地白纹者,元代常见,洪武时期未见到。

   

  2、叶形不同,开裂不同

  元代的牡丹纹肥硕,如手掌,开裂极浅,大叶多三五裂,但三裂较少,小叶多二三裂。洪武时期的牡丹纹瘦弱,开裂深,大叶多四五裂,但四裂较少,小叶多二三裂。不开裂的小叶,如柳叶状,元代的很少,洪武时期的很多。元代的叶芽画得尖短,洪武时期的画得尖细。

  3、花冠不同

  元和明洪武的青花牡丹纹花冠丰富多彩,有全开的、半开的、绽开的,还有花苞。从整体上说,可能是色料和火候问题,牡丹的花瓣、花蕊,元代的清晰,洪武时期则较含混。全开的牡丹纹花冠,元代的是圆形,而洪武的则是扁圆形。半开的牡丹纹花冠,元代的高耸,洪武时期的如未长好的大白菜,平缓。绽开的牡丹纹花冠,元代的高凸如花椰菜,洪武时期的则缓平,如莲蓬。

  4、花瓣形状不同

  全开牡丹花纹饰,元代的是圆卯形,而洪武时期的是扇面形。半开的,元代的是牛舌形,而洪武时期的则是扇形。

  5、花瓣边饰不同

  从元代、洪武时期牡丹纹花瓣的边饰看,似乎相同,实则不然。元代的多是先画花瓣,花瓣边缘多平缓,不成齿状,然后再在牡丹花瓣边缘画上密密的半圆或多半个圆的留白,似小联珠;而洪武时期的则是先用笔勾画出牡丹花瓣边缘,看似也是联珠,实则是连续不断的圆齿状曲线。但似联珠的圆齿比元代的联珠画得浅而少,然后在轮廓线内涂色。而边缘不是平缓的,而是椭圆齿状线起伏,并留白。这两种不同的技法,只有仔细观察才看得出来。

   

  6、花心不同

  牡丹纹的花心,元代的多清晰可辨;洪武时期的多不清晰,只可看出大致轮廓。牡丹纹饰的花心有两种:一种是全开的,花冠开成圆形的;一种是半开的,花瓣未全部展开。这两种花心,元代的和洪武时期的不完全相同。全开的花心,元代的除少量的花心画成一个露白的圆圈外,多呈花叶状,即花心中心多是一个金色的圆,圆周围或两侧或一侧有数枝露白的柳叶状纹饰,呈放射状,那当是柱头;少数的中心圆或全留白,或轮廓线留白,花心有几条色线或白线,洪武时期的则全画成轮廓线露白的圆圈,里面的花蕊画成露白或点色的斑点状。半开的花心,元代的除少数画成轮廓线留白的钟状体外,多画成轮廓线留白的球状体,钟状体或球状体里面的花蕊,或画成留白的向上的丝状体,或画成留白或点色的点状体。洪武时期的则全画成轮廓线留白的钵状体,里面的花蕊画成轮廓线留白的向上的丝状体,有花心不清晰的,钵状体只画成轮廓线留白的括弧状,里面的花蕊就更看不清了。

  7、花苞不同

  元和洪武时期的花苞都是桃形,但元代的多瘦高,洪武时期的多肥矮。另外,元代在桃形花苞两侧往往有两个向上的呈包容状的长长的花萼,而洪武时期的则没有。元代多为带色的桃形花苞,柳叶形花萼,少数为在带色桃形花苞上画两个留白的柳叶形花萼;洪武时期则相反,多为在带色花苞两侧画两个留白的柳叶形花萼,其余或留白,或带色,少数为带色的桃形花苞,柳叶形花萼。

  鉴定核心提示

  1、青花折枝牡丹纹,单枝、高耸、弯曲者多为元代的;单枝或几枝矮短、形态近圆者多为洪武时期的。

  2、青花缠枝圆形牡丹纹,画在瓶罐外壁的多为元代的;画在盘碗内外壁的多为洪武时期的。

  3、青花半缠半折牡丹纹,接痕不明显,呈波形者多为元代的,接痕明显,呈近波形者多为洪武时期的;全开的和半开的牡丹花的交错布列者多为元代的,牡丹花与别的花交错布列者多为洪武时期的。

  4、青花牡丹纹,叶肥开裂浅者多为元代的;叶瘦开裂深者多为洪武时期的。

  5、青花牡丹纹,全开的花心有放射状白纹,花叶形者多为元代的;无者可能是洪武时期的。

  6、青花牡丹纹,半开的牡丹花高耸者多为元代的,平缓者多为洪武时期的。

  7、青花牡丹纹花苞,瘦高两侧有包容状的花萼者多为元代;矮短花苞两侧各有一个白纹花萼者多为洪武时期的。

  来源:艺术市场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七招巧辨出元、洪武青花牡丹纹瓷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牡丹花盛开

    周公解梦梦见牡丹花盛开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牡丹花盛开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绥中三道岗出土元代沉船,在发掘过程中,专家还找到它沉没的秘密

    1991年时,辽宁省葫芦岛绥中县渔民在出海打渔的过程中,无意打捞出一大批瓷器,正是此次的发现,也拉开了绥中海底沉船的考古序幕。有趣的是,在整个考古过程中,专家们的两次可怕遭遇,居然意外地揭开了沉船沉没之谜。确凿的证据摆在眼前,考古专家们立刻断定,绥中县三道岗附近应该有古代沉船遗址。

  3. 他以船业出名,儿子是老年「 ”王思聪”,拍卖的瓷器能买北京的豪宅

    在香港,有个来自江苏无锡的商人,通过这里的不懈奋斗,最终以造船业闻名于世。

  4. 中华陶瓷发展史(九):创造的魅力—元代陶瓷

    元代虽然享国不到百年,其瓷业生产却呈现出一种全面的创新气象和强大的创造魄力,成为中国陶瓷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阶段。元代景德镇除延续生产宋代的青白瓷外、还创烧了卵白釉、铜红釉和钴蓝釉,特别是青花瓷和釉里红瓷的烧制成功,使中国制瓷业别开生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揭开了中国瓷史新的灿烂一页。

  5. 从蒙古文字入手,谈谈 ... 对元朝发展的贡献

    在元代,藏区归入元朝版图后,藏区与内地的联系大为加强,藏区的各方各面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6. 古代「 ”土豪”们的标配—中国护具配饰小考

    古人的奢侈程度,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古人的用具虽然不及现代的科技带来的舒适感,但严苛的等级制度最大程度地集中了人力物力为少数贵族...用具,这是现代人望尘莫及的。乾隆大阅图从贵族的出土墓葬可以看出,大到皇帝,国王,小到七品小官。这些奢侈品大部分是孤品,因为它们并不是批量定做,而是由工匠根据贵族们的喜好和要求,进行量身定制而成。图1-图4为元代玉柄小刀。此刀鞘装为银质,大漆鞘保存完好,玉柄上雕刻凌霄花。

  7. 好不容易得到花蕊夫人,却被弟弟用箭射死,赵匡胤为何毫无反应?

    五代十国是一个乱世,乱世出英雄,乱世也出美女,花蕊夫人就是生在这个乱世中的女人。在她十七岁的时候,就参加了后蜀皇帝孟昶举办的选秀比赛。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比拼,凭借着国色天香的容貌、高超的厨艺和吟诗作赋的才华,花蕊夫人在这场比赛中获胜。没有过多久,她就被封为了贵妃。有一天,孟昶和花蕊夫人在后花园赏花。

  8. 恭亲王为何将「 ”包袱”当摆件?苏富比:值2亿

    随着清朝的衰落,昔日身份尊贵的王子王孙们却只能靠出售藏品维持生计。恭亲王府内足足108间的藏宝阁,都被这些败家子腐蚀殆尽。恭亲王奕清雍正炉钧釉双蚰耳香炉恭王府旧藏在这些流失的文物中,有一件藏品十分引人注目,那就是清朝乾隆年间烧制的一只料胎黄地画珐琅凤舞牡丹包袱瓶。这只包袱瓶是原本是王府中最为珍贵的藏品之一,被恭亲王作为摆件放置在藏宝阁内。

  9. 明瓷珍宝 | 如雷贯耳的永乐瓷

    景德镇瓷器产品占据了全国的主要市场,因此,真正代表明代瓷业时代特征的是景德镇瓷器。永宣青花的磅礴大气青花瓷始于唐代,成熟于元代,到了明代永宣时期,青花瓷可谓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如日中天,而青花瓷的生产能在永宣时期达到巅峰与永乐皇帝朱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0. 历朝历代瓷器连载,最能代表大明制瓷最高水准的宣德瓷

    明宣德皇帝朱瞻基1424年登极,在位十年,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期间,全力发展社会经济,提倡艺术创作,为明朝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不论绘画、书法,还是瓷器、漆器、铜器等,皆有辉煌成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明宣德皇帝朱瞻基像宣德皇帝不仅支持艺术事业发展,他本人更是亲自参与艺术创作中来,而且水平也是非常高的。

随机推荐

  1. 宋朝赵匡胤为什么定都无险可守的开封,而不是长安

    >那为什么北宋要选择防御极差的开封呢?>此外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登上皇位的,本质上大宋江山的窃取而来的。>北宋时期最大的敌人辽国就是起源自东北地区,并发展壮大起来,赵匡胤将国都定在开封主要也是考虑到军事力量的部署与调动,方便日后对抗辽国。>宋太祖赵匡胤曾经想过迁都洛阳,后迁都长安。>而宋太祖的弟弟赵匡义也在开封有着自己的势力,因此他便强烈反对迁都。

  2. 爱情的另一个名字,叫做卑微

    在感情的世界里似乎总是有一方强势,一方弱势。然而弱势并不代表不在乎或者懦弱,只是因为想挽留住这份爱情,只是因为深爱着对方,所以卑微。

  3. 优游岁月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ōuyóusuìyuè【解释】悠闲舒适地过日子。【出处】茅盾《子夜》四:“可惜他这位儿子虽名为‘家驹’,实在还比不上一条‘家狗’,因此早该是退休享福的曾沧海却还不能优游岁月,甚至柴米油盐等等琐细,都得他老人家操一份心。”【例子】无【相关】百度“优游岁月”

  4. 梦见女人抱着母亲哭

    周公解梦梦见女人抱着母亲哭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女人抱着母亲哭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中国最后一位王爷,2014年才病逝,临终遗言:把国旗挂床边

    现在一提起中国最后一位「”王爷”,很多人就会想起爱新觉罗·溥杰。这个与溥仪只有一岁之差的弟弟,命运与溥仪却截然不同。历经乱世,不仅安然活到了1994年,而且生前还做到了全国人大民族...会副主任...的职位。而事实上,清朝册封的王爷不仅有同姓王,而且还有异姓王。中国最后的这位「”王爷”,直到2014年才寿终正寝。那中国最后的这位「”王爷”是谁呢?他就是库车王达吾提·买合苏提。达吾提·买合苏提的祖先

  6. 轻怜疼惜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qīngliánténgxī【解释】形容百般怜爱。同“轻怜重惜”。【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轻怜疼惜”

  7. 從古至今,爲何農村出殯,棺材都不能落地?原來有講究呀

    在農村,人死了之後是要用棺材下葬的,雖然說現在都會先去火化,但是骨灰盒還是要放在棺材裏的,而且還要舉行出殯的儀式。全國各地的農村出殯儀式各有不同,但是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說不能讓棺材着地,很多年輕人並不知道爲什麼不能讓棺材落地,是不是有什麼說法?下面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在農村,出殯擡棺材的時候,棺材是不可以着地的,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爲害怕死去的人靈魂會落地,不利於他們投胎轉世,對家人也不好

  8. 梦见一群狗吃东西

    周公解梦梦见一群狗吃东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一群狗吃东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上官婉儿到底是哪里人?上官婉儿墓地在哪里

    上官婉儿到底是哪里人?  史书记载上官婉儿生于长安,其父亲也生于长安。祖父上官仪则是陕州陕县人。但是上官婉儿的墓志记载,她是陇西上邦(今甘肃天水)人。到底哪个更可信呢?  祖父河南人 自己出生长安 墓志称甘肃人  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明告诉记者,古人墓志上的籍贯多为自...

  10. 一夫多妻与一妻多夫

    辜鸿铭,学贯中西的北京大学著名教授,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住在北洋,”自号“东西南北洋老人”。然而,他却是东方一夫多妻制理论的坚决拥护者,理由是:一个茶壶须配几个杯子,若一个茶壶配一个杯子就不像话了。>可是有位女士反驳道:“众所周知,一把锁则需配多把钥匙,由此看来,一妻多夫制更是理所当然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