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鲁迅与梁实秋的八年“论战”:从学术争论上升到人身攻击

  鲁迅明骂梁实秋,实际上是在帮左翼解套,特别是最后两句用意非常明显:“但倘说梁先生意在要得‘恩惠’或‘金镑’,是冤枉的,绝没有这回事,不过想借此助一臂之力,以济其‘文艺批评’之穷罢了。所以从‘文艺批评’方面看来,就还得在‘走狗’之上,加上一个形容字:‘乏’。”言外之意是说,我们还是在文艺批评的范围内进行论战,你梁实秋不要把这件事情政治化,不要把 *** 当局引进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关于“乏走狗”的文章是一篇政治檄文。

  现代文学论争史上,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旷日持久,以1930年为中心,长达8年,产生了40多万言100多篇文字,内容涉及教育、文学、翻译、批评、政论等诸多方面,包含人性、阶级性、普罗文学、翻译理念、文艺政策等诸多论题。这场大论争 *** 迭起,基调是严肃的,但也不乏恶骂甚至人身攻击。在这场论争中,留给后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个著名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称谓了。

  冯乃超贴标签

  从学理上看,鲁梁论争之初,鲁迅无论在论述方式还是论述姿态方面都留下了较多的商榷空间,但梁实秋深受其美国老师白璧德的影响,文风明显流露出精英主义的贵族气息,比如称普罗只是生孩子的阶级、好作品永远只是少数人的专利等,使其论战在姿态上有所失分。不过,此时双方还能克制在学术探讨的范围内。鲁梁二人从“论战”急转直下成为“论骂”的转折点,是冯乃超的半路杀出。

  冯乃超是左翼文学理论家,1930年参加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被推举为《理论纲领》的起草人。冯乃超和鲁迅一样,极其反感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一文中的一些主张。1930年2月,他在蒋光慈等主编的《拓荒者》第二期上发表《阶级社会的艺术》一文,批驳梁实秋的某些观点,其中说:“无产阶级既然从其斗争经验中已经意识到自己阶级的存在,更进一步意识其历史的使命。然而,梁实秋却来说教……对于这样的说教人,我们要送‘资本家的走狗’这样的称号的。”

  冯乃超站在普罗大众的一边,具有道德上的天然制高点,奉送给梁实秋的这顶帽子,并没有经过学理上的推理与论证,所以说梁实秋是“资本家的走狗”,只是逞了一时口舌之快,纯粹是道德上的一厢评判,该定义并未在事实和逻辑上坐实过。

  梁实秋挑动政治神经

  梁实秋看到《拓荒者》上冯乃超关于称他为“资本家的走狗”的文字后,做了《“资本家的走狗”》一文,发表在《新月》杂志上以示答复。文章先据冯乃超一文中所引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的定义,“觉得我自己便有点像是无产阶级里的一个”后,又就“走狗”定义道:“大凡做走狗的都是想讨主子的欢心因而得到一点恩惠”,并质疑道:“《拓荒者》说我是资本家的走狗,是那一个资本家,还是所有的资本家?我还不知道我的主子是谁,我若知道,我一定要带着几份杂志去到主子面前表功,或者还许得到几个金镑或卢布的赏赉呢……我只知道不断的劳动下去,便可以赚到钱来维持生计,至于如何可以做走狗,如何可以到资本家的账房去领金镑,如何可以到××党去领卢布,这一套本领,我可怎么能知道呢?”

  梁实秋不承认自己是资本家的走狗,甚至觉得自己应当属于无产阶级,并从逻辑上反讽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坛“二元对立”的绝对化思维,“有一种简单的论理学:非赤即白,非友即敌,非革命即反革命”,非赞同左翼,即“走狗”。

  冯乃超给梁实秋扣上“资本家的走狗”这顶帽子后,鲁梁论战开始悄悄发生微妙的变化,意气的成分加重了。

  据冯雪峰回忆,鲁迅在《新月》上看了梁的文章后,愉快地说:“有趣!还没有怎样打中了他的命脉就这么叫了起来,可见是一只没有什么用的走狗。”当然,鲁迅对冯的文章也未必满意,觉得“乃超这人真是忠厚人”,因此,决定自己“来写它一点”。

  鲁迅加上两个定语

  “这一点”就是现代文学论战名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论争又从梁实秋和冯乃超之间转回到鲁梁,鲁迅在梁实秋的原题上,新添了两个定语“丧家的”和“乏”。

  鲁迅无法根据定义证明梁实秋属于“资本家阶级”,所以对梁实秋的自我辩护置之不理,只是剑走偏锋,辛辣挖苦梁实秋:“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不知道谁是它的主子,正是它遇见所有阔人都驯良的原因,也就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证据。即使无人豢养,饿得精瘦,变成野狗了,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不过这时它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梁先生既然自叙他怎样辛苦,好像‘无产阶级’(即梁先生先前之所谓‘劣败者’),又不知道‘主子是谁’,那是属于后一类的了,为确当计,还得添几个字,称为‘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

  在鲁迅看来,梁实秋既然自己都不知道主子是谁,不是丧家是什么?话已至此,思想分歧和文艺理念冲突已在其次,意气之争则占了上风,鲁梁论战以鲁迅高踞普罗大众的道德制高点发出的嘲骂而达到了 *** 。

  鲁迅起就“政治檄文”

  鲁迅和梁实秋此番论战的重头戏体现在一个“乏”字上,因为论战的深意已经超出普通的文人论战,而直抵敏感的政治神经。

  梁实秋在《答鲁迅先生》和《“资本家的走狗”》两文中写出了暗指“左联”和鲁迅的三件事:电杆上写“武装保护苏联”;敲碎报馆玻璃;到××党去领卢布。梁实秋说:“革命我是不敢乱来的,在电灯杆子上写‘武装保护苏联’我是不干的,到报馆门前敲碎一两块值五六百元的大块玻璃我也是不干的,现时我只能看看书写写文章。”

  在白色恐怖时代,“捕房正在捉得非常起劲”的时候,鲁迅认为梁实秋这种借刀杀人的影射“比起刽子手来更 *** ”。鲁迅说:“将自己的论敌指为‘拥护苏联’或‘××党’,自然也就髦得合时,或者还许会得到主子的‘一点恩惠’了。”

  鲁迅明骂梁实秋,实际上是在帮左翼解套,特别是最后两句用意非常明显:“但倘说梁先生意在要得‘恩惠’或‘金镑’,是冤枉的,绝没有这回事,不过想借此助一臂之力,以济其‘文艺批评’之穷罢了。所以从‘文艺批评’方面看来,就还得在‘走狗’之上,加上一个形容字:‘乏’。”

  言外之意是说,我们还是在文艺批评的范围内进行论战,你梁实秋不要把这件事情政治化,不要把 *** 当局引进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关于“乏走狗”的文章是一篇政治檄文。

  据冯雪峰回忆,鲁迅写好这篇杂文交给《萌芽月刊》时,“他自己高兴得笑了起来说:你看,比起乃超来,我真要‘刻薄’得多了。”接着又说:“可是,对付梁实秋这类人,就得这样……我帮乃超一手,以助他之不足。”

  意气之争伤害了鲁梁感情

  “走狗”、“丧家的”、“乏”,这三个词是一个递进而“骂”的过程。在这场有关普罗文学的战斗中,由于鲁迅站在普罗一边而梁实秋相反,交战伊始,双方的正义与非正义就由立场划定了,剩下的就是战斗的手段。

  在正义的旗帜下,战斗的手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制胜。鲁迅使用的当然是骂的手段,在非友即敌的二元对立的世界中,这种骂充满了道德正义感。由于这场论争是在范围更广阔、也更复杂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和 *** 当局反革命文化围剿的背景下展开的,随着论争的深入,不仅范围在逐步扩大,而且性质也在微妙地发生演变,最后,不同文学思想的争论终于被赋予强烈的政治气息。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充满大量政治语汇,左翼色彩十分强烈,和鲁迅之前与新月派的论战风格大相径庭。论争双方因为竭力想将自身从潜在的政治迫害和政治裙带中解脱出来,不惜意气用事,甚至实施局部的人身攻击,使论争的本来面目变得愈加复杂难辨。鲁梁论争以对梁实秋贴上充满阶级斗争火药味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标签而结束,在论战的过程中,鲁迅与梁实秋相互之间的感情事实上都受到了伤害。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薛林荣

鲁迅与梁实秋的八年“论战”:从学术争论上升到人身攻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许广平:鲁迅的伴侣,拒绝原配的合葬要求,而自己遗愿是不留骨灰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鲁迅11898年2月12日,出生于广东广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广州高第许氏,被称作为「”近代广州第一家族”。祖父许应骙,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曾任浙江巡抚,是清末股肱之臣。祖父到父亲时家道中落;母亲是商人的女儿,能作诗词。出生后的第三天,父亲在宴会上玩「”碰杯为婚”,酩酊大醉的父亲糊里糊涂地将许广平指给了一家姓马的劣绅。由于该户人

  2. 梅兰芳当年做过相公?银行董事和辫帅张勋都是靠山,鲁迅曾狠批过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极具爱国情操的大师,那是在日本鬼子占领了上海之后,梅兰芳闭门谢客不再登台演出。

  3. 深扒文豪们不为人知的搞笑历史,看完后让人笑喷

    但实际上这些文豪们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当初我们在教科书上学习他们传承下来的知识时,根本没有想到他们还有这么有趣的一面,令人大跌眼镜。鲁迅先生这一生无疑是伟大的,他对我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5. 陈寅恪与鲁迅曾是同窗挚友,一方成民族魂后,为何他们再无往来

    陈寅恪,于1890年7月3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乃一代国学大师、百年清华四大哲人、前辈史学四大家,他被誉为百年难得一见的学术人才——精通历史学、古典文学研究、语言学及诗词。这位国学大师曾与另一位文学泰斗是同窗同学且住在同一个宿舍,此人就是鲁迅,但陈寅恪却从来都对此事只字不提,这是为何?

  6. 施蛰存为什么会惹上文坛宿主鲁迅?

    1933年10月,《大晚报》副刊的编辑崔万秋约施蛰存先生谈谈读书的事情,具体而言:一是眼下读什么书;二是介绍给青年的书。

  7. 战士、绅士和隐士|许纪霖《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出版

    "11月2日,著名历史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许纪霖携新作《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来到南京先锋书店,作了题为"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图景"的新书分享。△现场图01战士、绅士和隐士在繁杂的大时代中,不同个体的命运抉择,受到诸多复杂条件的影响,许纪霖以鲁迅、胡适、林语堂为例,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与决断,透视大时代下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

  8. 鲁迅的学生,在世时对老师毕恭毕敬,鲁迅尸骨未寒便公开诋毁

    苏雪林是鲁迅的学生,可鲁迅一去世,苏雪林的态度便从毕恭毕敬,转变成恶语相报,并公开诋毁鲁迅是:「”一个刻毒残酷的刀笔吏,阴险无比、人格卑污又无比小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苏雪林对老师都这般的冷漠无情,更何况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情况下结婚的夫君张宝龄。只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苏雪林越来越内疚,她后悔自己没有好好照顾张宝龄,后悔没有去挽救这场婚姻。一、新时代下的女性苏雪林出生在一个旧式家庭。她

  9. 一代鸿儒章太炎与鲁迅师生情深——最出类拔萃弟子也非鲁迅莫属了

    鲁迅一生中最感念的先生恐怕有三位:寿镜吾先生、藤野严九郎先生和章太炎先生。三人中,他从章太炎学...时间最短,先生晚年编弟子名录甚至未将他列入;但鲁迅始终尊太炎为师。

  10. 都以为鲁迅先生很伟大,其实,没有此人就没有后来的鲁迅

    在阅读中国近代史的时候,我们时常可以看到钱玄同这个名字。那么,钱玄同是谁呢?

随机推荐

  1. 李守礼是谁 为什么李守礼能够准确预报天气

    唐朝时期,有一位李姓王爷特别神奇,因为他能准确预报天气,精准程度堪比今天的天气预报。直至唐中宗复辟,作为皇室旁系的李守礼才得以承恩进封亲王。《旧唐书》评价李守礼的个人素养还不及不学无术的岐王李范和薛王李业。面对这样的家境,李守礼却处之泰然,自认为是皇帝的兄长而不以为意。>>《旧唐书》载有一段李守礼“预知晴雨”的故事:平日里,有时天气阴沉许久,李守礼却告诉大家:“快要放晴了。”

  2. 江西省明明在长江以南,为什么叫江西呢?原来竟和唐玄宗有关

    按照字面理解,江西就应该在长江的西侧。但是,实际上江西省大部分区域是在长江的南侧,那为什么叫做江西呢?江西辖境面积共16.6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0余万,辖11个设区的市、100个县级行政区。也就是说,夏商时期,江西境内已经有了国家。>>(唐玄宗)>江西名字的由来,其实和唐朝的唐玄宗有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依然叫这里为江西省。不过,因为辖区内有赣江等多条长江支流,江西省的水运非常发达。

  3. 还俗和尚

    一个和尚因为耐不得佛家的寂寞就下山还俗去了。不一个月,因为耐不得尘世的口舌,又上山了。如此三番,老僧就对他说,你干脆也不必信佛,脱去袈裟;也不必认真去做俗人,就在庙宇和尘世之间的凉亭那里设一个去处,卖茶如何?这个还俗的人就讨了个小娘,支起一爿茶店。老僧的指引很对,半路子的人只能做半路子的事。

  4. 乱话三千

    某中学学生某,语文程度极低。学期考试时,该生搜索枯肠,勉强成300余字完卷。语多文不对题,且妙不可言。教师阅完,大为惊叹,于卷末批曰:“文虽仅300字,已大有可观。如果加2700字,好成乱话三千矣。”

  5. 羊吃了狼

    山顶上,狼吃了一只羊,恰好被狐狸看见了,它扯开嗓子大喊起来。但发生了口误,喊成了:“狼被羊吃了!”羊群潮水般地向狼发起了攻击。就在它们六神无主的时候,大批红了眼的羊冲到狼群跟前。山林中奇特的游戏很快结束了,羊和狼后来也都知道了真相。

  6. ... 生也能往生

    ...生也能往生,水浒传里鲁智深...生一生最后在钱塘江坐着往生的,佛友们是作者措了吗?

  7. 明英宗为什么要处死于谦 揭秘背后真相的原因

    明英宗为什么要处死于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少数民族将领瓦刺领兵打入明朝领土。明英宗朱祁镇在太久的教唆下,决定御驾亲征。但是让瓦刺和明英宗始料未及的是,大臣于谦挺身而出,力举郕王朱祁钰为新的国军,这样国家稳定了下来,瓦刺的阴谋也落空了。>复位后的明英宗,对于于谦当年的做法耿耿于怀,于是找到一个机会下令处死于谦。

  8. 梦见赤脚走路梦到赤脚走路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赤脚走路好不好

    做梦梦见赤脚走路好不好?梦见赤脚走路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赤脚走路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赤脚,预示着你将会拥有一份好工作。梦见失去丢失东西梦到失去丢失东西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失去丢失东西好不好梦见自己光脚走路,代表最近自己会遇到一些麻烦,但是却没有人可以帮到自己,全靠自我拼搏,吃一些苦头才可以度过!

  9. 揭秘食物中的黄金搭档

    平时你是否注意到饮食的搭配问题呢?食物不仅相克,相生食物营养互补大家都知道饮食中“食物相克”的说法,从现代营养科学观点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如果搭配合理,不仅不会“相克”,而且还会“相生”,起到营养互补、相辅相成的作用。山药的补阴作用更强,与鸭肉伴食,可消除油腻,同时可以很好地补肺。

  10. 五代十国时吴越国面积小,为何是南方九国存在时间最长的?

    五代十国的十国,除了北汉在北方的山西,剩下九个都在南方。九国之中,荆南最小,只不过荆南位于中原、蜀、吴、楚之间,是各方之间的缓冲地带,所以存在时间较长。可吴越却是九国之中存在时间最久的,直到公元978年,吴越才纳土归降已平定南方的北宋。吴越面积小,为何能存在这么久?吴越占据浙江,正好位于吴国东南腹地,自然就成了吴国的心腹之患。吴国与吴越的边界,可分为两个部分:北方的苏州,及太湖以南地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