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七、四方参访 无因即无果

七、四方参访 无因即无果 我常听到很多关于住在布林答班的圣者——乌利亚巴巴(UriaBaBa)的事迹,他渊博的学识和高深的智慧四方驰名。我的上师派我跟这位圣者生活在一块儿。巴巴的一位虔诚弟子和我很熟,就带我去布林答班。当我到达那里,我发现有好几百人正等着这个伟大的人物给他们开示。这位虔诚的弟子告诉圣者我已经到了。他非常亲切的使其弟子带我到他房里。这位伟大的人物身材短小,外表约摸六十五岁,被认为是北印度最伟大的学者。在全国各地都有广大的追随者。他对我非常和蔼亲切。 黄昏时分,我们通常都到贾木那河边沐浴。有一天傍晚我问道:“出世的生活是否比入世的生活来得好?哪一个才是正确的道路?”在这些日子里,我学习了行动(Karma)的哲学。我知道行动意味着指原因和结果。我同时知道要挣脱因果律的束缚而获得自由是很困难的。 巴巴在谈话之中告诉我:“并非所有的人都必须过出世的生活,因为这条路是非常难走的。实际上并不需要弃绝世俗的事物,因为人并不真正的拥有任何事物,因此也不必放弃什么东西,只要把占有欲放下就行了。不论你过出世或入世的生活,这中间并没有多大的不同。执着于世俗的事物是不幸的源由。一个人很真诚的锻炼不执着,就能从行动的束缚中获得自由。在行动的道上,不可以放弃你应尽的责任,且应以无私和适当的方式去做它。出世的人,虽放弃并远离世俗的事物,但仍然在从事他应尽的责任。入世者也担负起本身应尽的责任。收取利用自己行为成果而变得自私自利的人,就为自己制造了许多的麻烦和拖累。如此就很难从自造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如果所有的执着和占有欲无法消除,那么即使是出世的路子,也会变得痛苦了。同理,世俗之人若不锻炼不执着,并继续加强其自私和占有欲,也会为他们带来不幸和痛苦。要完成生命的目标,不论他是过出世或入世的生活,都必须尽其应尽的义务。出世和行动之路,虽是两个不同的道路,但对自我了悟的助益则没有两样。一条是牺牲之路,另外一条是征服之路。” 巴巴又说:“因果律适用于所有事务。我们过去的因果业报(Samskaras)深植于无意识层次里。这些潜藏的因果业报,制造出各种不同的念头,以我们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出来。灵修的人是可以从因果业报的束缚中挣脱出来的。这些记忆既来自因果业报里,那么人若能以不执着之火来燃烧因果业报,就能免于自心所制造的束缚。就像一条被焚毁的绳索,虽然看起来仍旧像一条绳子但是已没有捆绑的力量了。当潜藏的印象,虽然仍存在于无意识层次里,然已为真知之火所焚烧,丧生了萌芽的力量,它们不会再生长了。就像被烤过的咖啡豆,你可以用它去冲调一杯咖啡,但已无再生长的力量了。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因果业报,其中之一可作为灵修者的踏脚石,另外一种则会形成灵修的阻碍。 “不执着像一把火,专为焚毁因果业报束缚力量的火。出世者因断绝世俗的念头而得利益,过世俗生活的人则因不执着而得到利益。出世者因离世俗而获开悟,入世之人则在世俗世界中了悟了大道。 “不执着并不是冷漠无情。不执着和爱是合一也是相同的。不执着给予自由,但是执着则带来束缚。通过不执着,世俗之人仍然知道自己生命的目的并能无私地行其责任,他的行为成为助道的工具。在出世的生活里,隐修者仍然不忘其生命的目的,并藉修炼达到开悟。不执着和断绝世俗的念头可以扩展意识,当一个人知道扩张他的意识以与宇宙意识互相连结时,他就超越了因果业力的束缚,即能得到完全的自由。 “像这样伟大的人物是有力量带领他人走向解脱之路的。不论他是入世或出世,他也能够治愈由因果业力所引起的疾病。他即使不经由碰触或接触也能取掉他人的业力种子。真正的上师业已控制了自己,并能于此世界来去自如。陶匠完成制品时,所用的轮盘,因余力故还会回转一下,但它已无法制造陶器。已解脱的灵魂,生命之轮虽仍在行动,但是其行为不会为他制造任何的束缚。此种行为被称之为没有业力的行为。当学生在身体心智和灵性三个层次都预备好,并能胜任地走在了悟的道上时,伟大的老师就能很轻易的带引他走向最终的了悟之路。” 我请巴巴告诉我一些伟人特殊治病的能力。他说:“治疗可分为三个层次:肉体的、心智的和灵性的。每一个人都包含了三个层次。具有灵性力量的人能够在这三个层次里治疗别人,但是如果他想把治疗变成职业,他的心灵和意志力量就落入世俗的窠臼里了。放逸和凡俗的心灵是没有资格去治疗任何人的。人若变得自私,心灵也会变换其流向,开始向下流到低下的境界。滥用灵性的力量反而削弱和分散了这个力量的基础,在梵文里我们称此情形为尹恰·夏克提(IchaShakti)。伟大的人永远赞诵所有的力量都归属于上主。他们只是工具而已。 每一个人都有治愈疾病的潜能。治疗的能量始终不断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流着。藉着正确的使用强而有力的意志力,这些治疗能量的管道就能够流向身体和心灵创伤的部位。痊愈之钥是无私、博爱、坚强的意志和对内在上主完全真诚的奉献。” 和乌利亚巴巴生活了十五天之后,我回来得到的结论是——不论入世或出世,生活和生命的艺术建立在对生命目标和心不执着二者的了解。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七、四方参访 无因即无果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埋下恶种,吃到苦果

    埋下恶种,吃到苦果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至于为什么不报在贺永兴身上,而是让他“无辜”的儿子吃到了苦果呢?贺永兴和其儿子所受的“报应”,只是属于在他们共业范围内,于今世成熟的一个“特例”,而不是一种“普例”,但由这个故事所揭示的因果报应和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却有着普遍性的意义。它警示世人,埋下恶种,必吃苦果,只是迟来或者早来的问题。

  2. 念佛人为什么还会遭受横死

    有一天,印光大师收到一位周颂尧居士的来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我有一个疑问,想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经多年。佛经中说:信佛之人,为十方三世诸佛之所护念,天龙八部、大力神王常拥护。以前所造的恶业,也会渐渐地消灭,纵使有怨亲债主,也不能危害到我们。我相信这决不是虚妄之言。今年三月间,我接到一位亲戚从上海寄来的讣闻,死者张老太太是一位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吃素二十多年,常去道场听经。平日喜欢劝人

  3. 深信因果

    有一地方官,到他管区的一个庙里去进香,庙里的师父们都列队在门外迎候。这个被打的和尚,因为曾经吃过苦头,死活都不敢去。我们现在所遭受的苦乐果,都是以往所造的善恶因,要想获得幸福快乐,就必须种下幸福快乐的因;要有丰收,就必须勤于耕耘。因此第一点就是希望各位深信因果,不深信因果就不能从佛法中获得利益。

  4. 慧深法师的证言

    慧深法师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开悟前非,放下屠刀衷心忏悔,迁善改过,努力修持,则以往的业障不管如何的深重,都有消解冤孽,甚至修成证果的一天,而达成这一目标的...除了消极方面,不再为恶以免增加业障之外,应该努力修慧和修福。最后慧深法师希望读者对于她所主持的‘慈光普照’这个节目能够多多提供意见,并加以支持。

  5. 大德故事:野狐禅

    百丈怀海禅师(图片来源:资料图)百丈和尚每次说法的时候,都有一位老人常跟随大众听法,众人离开,老人亦离开。忽然有一天不离开,百丈禅师于是问:“面前站立的又是什么人?”老人云:“我不是人啊。在过去迦叶佛时代,我曾住持此山,因有位云游僧人问:‘大修行的人还会落入因果吗?'我回答说:‘不落因果。'就因为回答错了,使我被罚变成为狐狸身而轮回五百世。现在请和尚代转一语,为我脱离野狐身。”于是问:“大修行的人

  6. 因果故事:母鹿断肠

    舐犊情深许真君就是晋朝许逊,字敬之,汝南人。真君见此情景,非常惊奇,当剖开母鹿腹部时,发现柔肠寸寸断裂,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只好就地埋葬。原来母鹿因哀怜儿子惨死,悲伤过度,以至肠断。于是折断弓箭,从此不现畋猎。后来荐举为孝廉,官旌阳县令,感晋室朝政紊乱,弃官司归隐,追随仙人吴猛受三清法要,入深山潜修,证了仙道。因常显灵迹济世,宋帝追封为神功妙济真君,也简称为许真君,或称许旌阳。

  7. 因果故事:惜福者福多

    惜福明朝有两个太学生,出生的年、月、日、时完全相同,而且同年发解,又同日授官,一个出任黄州教授,另一个出任鄂州教授。后来黄州教授死了,鄂州教授听到消息,心想自己的大限也应该到了,就赶紧写好遗嘱,吩咐后事。那天夜里,果然梦见黄州教授告诉他说:“我出生在富贵的家庭里,享用过于奢侈,命中固有的福禄已经享完了,所以寿命短促。而你出生贫寒,平日省吃俭用,细水长流,命中的福禄还没有享尽,所以长寿。”

  8. 人生的因果都是如此循环的

    佛告诉诸弟子说,很久以前,在一座王城中,有一位非常贤德的妇女,人们都称她为“善幻女”。不论是因果还是舍得都是循环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舍。这于人生中都是循环的。

  9. 因果循环,辗转相续

    普通人往往不知道佛教的因果到底讲些什么,其实老生常谈的“权利和义务”问题就是一对因果的命题。如此因果循环,辗转相续不断。结果,还没走到大庙,就在路上往生了。那么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因果都有定数,那还努力什么?所以,佛教说“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前世的善行引发现在的福报,现在的福报要以现在的善行来继续支撑,从而引发未来的福报。

  10. 现代因果实录:改变命运的 ...

    就在几近绝望之时,小冯无意中得到了一本果卿居士所著的《现代因果实录》,书中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因果故事,使他深受教育,渐渐明白只有深信因果,改恶向善,修持佛法,才能改变命运。现在,小冯和妻子已经携手步入婚后第十六个年头了,本来有可能破碎的家庭因为学佛而改变,进而成为了幸福的佛化家庭。经过亲身实践,小冯夫妇早已坚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随机推荐

  1. 一座因毁灭而永恒的城市,人们以为挖到了宝藏,后来发现那是地狱

    1594年,生活在意大利南部维苏威火山山脚的人们,在修建饮水渠时发现了一块上面刻有「”庞贝”字样的石头。这是这个只存在于传说的城市,第一次向大家昭示它的存在。但当时的人并没有把这个太当回事。1707年,人们在维苏威火山脚下的一座花园里打井时,挖出了三尊衣饰华丽的女性雕像。这是这个只存在于传说的城市,第二次向大家昭示它的存在。结果当时人们认为这些不过是那不勒斯海湾沿岸古代遗址中的文物,还是没有把这个

  2. 卑躬屈膝是什么意思?

    【拼音】bēigōngqūxī【解释】卑躬:低头弯腰;屈膝:下跪。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出处】宋·魏了翁《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例子】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能向朝廷卑躬屈膝,用变节投降的办法,苟安一时。(姚雪垠《李自成》之一卷第十四章)【近义词】阿谀奉承,奴颜婢膝【反义词】不亢不卑,宁死不屈,刚正不阿【相关】百度“卑躬屈膝”

  3. 事过情迁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ìguòqíngqiān【解释】随着事情过去,对该事的感情、态度也起了变化。【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事过情迁”

  4. 梦见自己变成凤凰飞上天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变成凤凰飞上天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变成凤凰飞上天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吏皁】的意思是什么?【吏皁】是什么意思?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日暮,并无音耗。吏皁皆疑,白令破扃而窥其室,室尽空,惟几榻犹存耳。」吏皁的拼音lìzào吏皁是什么意思吏皁lìzào胥吏和差役。

  6. [专家点评] 西周 龙凤神人合雕玉佩

    [专家点评]西周龙凤神人合雕玉佩这件西周龙凤神人合雕玉佩高6.8厘米,宽2.4厘米,厚0.5厘米。此器共缕雕出一大一小两个人头、三条龙和一只凤之形象。其主体纹饰为大人呈蹲踞形象,胸腹部为一卷体龙纹,臀部腿部为一凤鸟,人之足为凤鸟之勾喙,人臀部之下为一张口卷尾之龙。其“人”当为神人,它具有龙和凤此类神话动物之秉赋,具有超于常人的云纹大耳,因此,它是周人心目中的神人无疑。

  7. 鸿门宴的故事

    鸿门宴的故事  项羽接受了章邯投降之后,想趁着秦国混乱,赶快打到咸阳去。  大军到了新安(今河南新安)投降的秦兵纷纷议论说:“咱们的家都在关中,现在打进关去,受灾难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是打不进去,楚军把我们带到东边去,我们的一家老小也会被秦朝杀光。怎么办?”  部将听到这...

  8. 持禄养身的意思 | 成语大全

    保住职位以养自身。形容庸碌无为成语出处:《清史稿–熊赐履传》:“部院臣工大率缄默瞻顾,外托考成慎重之名,内怀持禄养身之念。”

  9. 嫉妒嗔恨,业报深重

    嫉妒嗔恨,业报深重佛在祗洹精舍说法时,有一初发心菩萨,往诣佛所,五体投地,悲泪如雨,请佛开示他宿世业缘。

  10. 梦见买萝卜

    周公解梦梦见买萝卜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买萝卜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