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 2011年4月,陕西凤翔一农民捡到一陶器残片,发现上面刻有一个「囧」字。据文物部门专家介绍,陶片距今已有2000年以上历史。陶片上的「囧」是一种象形字,起源于甲骨文,是在先秦战国时代官方发文中经常出现的吉祥图案。在篆体中,最早的「日」字写法就是「囧」。后来,唐代书法...
2011年4月,陕西凤翔一农民捡到一陶器残片,发现上面刻有一个「囧」字。据文物部门专家介绍,陶片距今已有2000年以上历史。陶片上的「囧」是一种象形字,起源于甲骨文,是在先秦战国时代官方发文中经常出现的吉祥图案。在篆体中,最早的「日」字写法就是「囧」。后来,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在楷书中运用篆书的写法,把「明」字写成「明」,现在仍有书法家沿用;2011年7月,一块纪念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的殉难碑,因出现「囧」字而惹来围观,实际上正是颜体「明」字的半边。
在甲骨文中,「明」字左边是一个圆形太阳,到了金文时期,「太阳」变成车轮形状。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小篆,很多字都发生了装饰性变化,《峄山碑》中的「明」变成了「明」,结构虽复杂,但挺好看;宋代后,「明」字被官方定为正体字,推广使用,「明」变成了异体字,很少见到。但汉族王朝最后一个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孙子的这块「明永历帝殉国处」石碑,再次让「明」字进入大众视野。
当下,「囧」字成为网络使用频繁的汉字之一,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而「囧」字本义是光明。如果把「囧」字看成是一张人脸,那么「八」就是两道因悲伤、沮丧而下垂的眉毛,「口」则是张口结舌的那个口。被赋予了悲伤、无奈或尴尬心情等新义,似乎也靠谱。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