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文/张强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文化点心铺「”:写文人,读诗词,讲故事,这里只讲跟文学有关的事情在古代,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无非都是想把自己的才华卖给帝王家,从而获得高官厚禄,以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在初唐和盛唐,很多诗人醉心诗歌创作,其实也是想借诗名走上仕途,扬名后世,就连李白杜甫陈子昂都未能免俗。可惜,他们没有一个能够成功。然而,在唐朝诗坛上,却有一个二流诗人仅凭一首诗就征

文/张强强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文化点心铺「 ”:写文人,读诗词,讲故事,这里只讲跟文学有关的事情 在古代,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无非都是想把自己的才华卖给帝王家,从而获得高官厚禄,以实现自己「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在初唐和盛唐,很多诗人醉心诗歌创作,其实也是想借诗名走上仕途,扬名后世,就连李白杜甫陈子昂都未能免俗。可惜,他们没有一个能够成功。 然而,在唐朝诗坛上,却有一个二流诗人仅凭一首诗就征服了皇帝,还因此得了一个重要官职,一路高升,走上了人生的康庄大道。在这一点上,这个诗人可以说直接碾压李白,杜甫和陈子昂,他就是唐朝诗人韩翃,这首诗就是《寒食》。 寒食 韩翃(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 读到这里,可能很多读者会非常不服气。因为跟李白,杜甫,陈子昂这三位大名鼎鼎的诗人相比,韩翃真是太没有名气了。而且这首诗与他们三人那些流传千古的代表作相比,确实要逊色许多。然而人生的际遇各有不同,这确实是一件非常无奈的事情。 这首诗其实写的也很妙!它的核心就在于写出了一个无形无影的春之使者‘冬风’。「 ”春城无处不飞花”,一个双重否定便将全城笼罩在浓浓春意中的盛况写尽了。「 ”飞"即有强烈的动感,又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这是直接在写东风。 诗作第二句「 ”寒食东风御柳斜”,东风吹入皇帝的御苑中,院中的柳便随风摆动。一个「 ”斜”字就将风有形化,也写出了杨柳依依的情态。接下来的两句「 ”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即扣题点出了寒食节,同样也还是在写风。 在古代,寒食节按风俗家家要李禁火,只能吃现成的食物,故名寒食,又叫冷食节。寒食节这一天,天下一律禁火,只有皇宫及宫中的重臣,即「 ”五侯”才可以破例燃烛。在古代,这是一种至高荣誉的象征。 所以,寒食节能得到皇帝赐烛自然是一种极大的荣誉,末一句「 ”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饱含了世人多少羨慕嫉妒恨啊!「 ”青烟散入五侯家”,那也是柔和的东风所致,这同样是在写风。然而,这「 ”风”也是帝王的春风,是皇家的恩泽所致。 到清明节这一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区,以彰显皇恩。其用意标志着:一寒食节已经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借此提醒臣子官吏们,要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勤政为民。从这一点而言,韩翃的这首诗还是有一些政治用意在里面的。 有人说此诗暗喻讽刺,尽管如此,诗人还是凭借这首诗征服了皇帝。据《本事诗》记载,唐德宗十分赏识这首诗,特意赐予韩翃显职。而韩翃也凭借这首诗一夜成名,从此步入仕途。就这一点而言,相比于李白杜甫陈子昂来说,韩翃可真是个幸运儿啊。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
本文标签:杜甫李白寒食节唐朝文化读书韩翃诗歌寒食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