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蜀国和吴国的差距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诸葛亮数次北伐依然无功而返

很多同学认为诸葛亮几次北伐都无功而返,主要是因为太过谨慎。魏延曾经提出过奇兵制胜的策略,但是被诸葛亮否决了。也有人认为诸葛亮的谨慎没有错,魏延孤军深入即使占领了长安也会面临被围困被绞 ... 的风险。 其实魏延与诸葛亮的观点即使针锋相对也未必一定要论出对错。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分歧,只因蜀国独独缺了一项制胜的因素。 01 魏延计策2.0升级版 暂时撇开诸葛亮与魏延不说,单说若干年后灭掉了蜀国的远征统帅钟会。后来他曾试图造反,其计划是:带领士兵 ... 回洛阳,夺取政权,进而称帝。最后因起兵未遂而作罢。 那么钟会如何 ... 回洛阳呢?他让姜维带领原蜀国兵将从斜谷出,钟会带领手下紧随其后。双方到达长安之后,骑兵走陆路、步兵乘船齐头并进。 水路的速度比较快,步兵主力5天就可以到达洛阳北边的门户——孟津,稍作修整后与赶来的骑兵一起会师洛阳,之后一战定天下。 暂且不说这个计划实施的可行性,我们研究一下钟会的奇袭之路。他计划拿下的第一个站点也是长安,好像很多年前某个人也提出过类似的计划,他就是魏延。 诸葛亮首次北伐之前,魏延曾献计:自己率领五千兵马走长度最短的子午谷奇袭长安,占领这个重要的据点之后等待诸葛亮率领主力从斜谷过来汇合。 那钟会为什么不从距离最短的子午谷攻占长安,而是选择常规的斜谷呢?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的手下有骑兵部队。 魏国历来重视建设骑兵部队,即使邓艾、钟会征蜀舍弃了大量马匹,也在进入成都之后进行了补充。如果历史真的给予钟会一次机会,那么斜谷出来的「 ”晋蜀联军”会凭借骑兵的特性来加快进攻速度,而且一直可以保证与步兵主力形成遥相呼应。 所以步兵走水路不必担心会被截击于江上,因为有骑兵兄弟在策应陆地的安全。 可是诸葛亮不能这么做,即使魏延真的攻占了长安,没有大型骑兵部队的蜀国无法进行主力与魏延军之间的呼应,后者将长时间面临孤军奋战的危险。 那么问题来了,在「 ”三国”这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的时间里,蜀国为什么不发展骑兵呢? 02 蜀国落后的骑兵建设 蜀国骑兵部队建设滞后很大程度因为地形多山,骑兵在益州境内可发挥的作用很少,步兵成为了绝对主力。期间蜀国也打造出了无当飞军和白毦兵这样的精锐步兵队伍。 可是仔细想想又不对,北伐是刘备和诸葛亮起家之前就定好的政策,也就是说蜀国必须保持一支进攻型的队伍,而不是偏安防守的。并且马超入蜀也带来了羌族为主力的骑兵部队,可为什么蜀国的骑兵还是提不上台面呢? 这主要怪诸葛亮了,他的 ... 指挥风格属于稳健性,喜欢步步为营。总结他指挥的历次战争,根本看不到长途奔袭的战例。这样的战术思想下,等于扼 ... 了对骑兵的需求。即使这样,蜀国每次绕道陇西、千里迂回的北伐也给曹魏政权在关中的防御带来很 ... 烦。 其次要怪的就是刘禅。蜀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游牧部落曾持续为魏、蜀两个集团输送骑兵人才,可是人员在两处的待遇却天地之别。曹魏麾下的已经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了;刘禅老板管理的却只能困于一方。待遇之差,人才自然会有个取舍。 而与蜀汉不同的是,在水网密布的东吴,骑兵却也成为了一支可以依仗的力量。 03 孙氏家族下的骑兵们 如果说蜀地多山、北边尚且还有产马地,那么位于长江下游的东吴压根就连马都见不到。可孙氏家族却从没有放弃过骑兵,他们通过与蜀汉、曹魏进行贸易来获得战马,甚至直接派船跑到辽东去买马。 孙氏集团的创始人孙坚出生于杭州、起步于南方,却在北方作战中发迹。在平定黄巾军起义的过程中,孙坚熟悉了骑兵作战,并且言传身教给了孙策、孙权。 在讨伐黄祖的战争中,孙策以亲率骑兵突破敌军阵地而骄傲;孙权甚至在合肥之战中要亲自率轻骑与曹军贴身肉搏,只不过被手下劝阻才罢休。孙坚、孙策更是在马背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孙家重视骑兵也就罢了,手下也是一帮骑马出身的悍将。程普是河北唐山人,精于骑射,曾数次救孙坚于危难。 韩当是辽宁的,最擅长骑兵突破,在孙家于江南地区扩张时,经常是韩当率骑兵正面冲锋之后,战斗就接近尾声了。 太史慈老家在山东青州却是在辽东长起来的,他的经历就更有小说风采了,太史慈首次露面就是与孙策在马上单挑。 而且东吴还特别注重培养骑兵战将,比如周泰的两个儿子从小被养在孙权身边,每十天就要进行一次骑术训练。在三国末期,寿春的驻军投降东吴,吴将丁奉在接应时用骑兵反冲锋的战术挡住了追兵。可见东吴的骑兵将领一直贯彻于整个三国时期。 在这样的风气影响之下,东吴骑兵部队的规模虽然远不如曹魏虎豹骑之类,却敢于和对方正面对抗。 孙权作为一代雄主,也不似哥哥的评语是个「 ”守成之主”。他曾经想越过淮河,占领徐州,将曹、吴战线推到河南、山东一带。 但在吕蒙的强烈反对下才作罢,可是吕蒙死后孙权重启了计划,比较有力的证据就是孙权另外训练了一支五千人规模的骑兵部队,因为徐州以北的丘陵、平原地区非常适合骑兵作战。但还没等这支部队训练成型,孙权就去世了,继任者取消了这个计划。 04 对比下的遗憾 与东吴的「 ”励精图治”相比,蜀汉的骑兵则显得一塌糊涂。这也是诸葛亮、姜维北征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骑兵装备越来越完善,弱蜀的「 ”弱”不仅体现在国力上,更是在军力和战略思想上的差距。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李金钖 编辑:吃硬盘吧、小二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蜀国和吴国的差距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诸葛亮数次北伐依然无功而返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 连续作战19天,攻占20座城池歼灭马家军1万余人

    1949年7月28日,...第一野战军猛打猛追,终于在固关地区追上马家军骑兵14旅。一野第1军的主攻师和第7军20师前后合击,先外围后中央,占据两侧高地有利地形以火力猛射敌人。激战到下午,终于大部歼灭了青马骑兵14旅及248师1个骑兵团,缴获战马2000多匹。经19天作战,第一野战军歼灭二马军万余人,解放了陇东、陇南重镇平凉、天水及县城20座,割断了二马之间的联系,造成了继续进迫兰州、西宁、银川的有利态势。

  9.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0.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随机推荐

  1. 为什么朱元璋很信任儿子朱标,康熙却要提防儿子胤礽呢?

    今天宋安之来说说这两位皇帝在继承人身上的问题对比,那便是为什么朱元璋很信任自己的儿子朱标,父子之间亲情很浓。康熙却要提防自己的儿子胤礽,最后搞得是一点亲情都没有了。三是朱元璋和康熙给予太子权力多少的问题。首先父子二人的性格,朱元璋是霸道强势,朱标是宽仁,这种组合是很好的。

  2. [专家点评] 东晋王献之 中秋帖

    [专家点评]东晋王献之中秋帖此帖为王献之的《中秋帖》,纵27厘米、横11.9厘米。《中秋帖》传为王献之所书,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询的《伯远帖》合称“三希”。《中秋帖》书法纵逸豪放,应是王献之创造的新体。释文为“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

  3. 被译成十多种语言的顾城经典语录

      被译成十多种语言的顾城经典语录:顾城经典语录自然出自于诗人顾城,顾城是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被译成十多种语言,至今广为流传。  顾城经典语录  顾城经典语录有哪些呢?  而梦里却是剥掉一切假像的,那是直接触及你生命的真实。  我的诗,象无名的小花,随着季节的风雨...

  4. 【卤汁】的意思是什么?【卤汁】是什么意思?

    ●阿英《盐乡杂信》六:「但手续,仍旧不这样就够,再下一步,就是要测这卤汁的厚薄浓淡,看看它的质量。」2.煮卤菜的汁水。

  5. 带有容字的成语

    包含有“容”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偷合茍容——偷:茍且。天理难容——旧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为天理所不容。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美丽的容貌,长远的智慧。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中间都不容喘一口气。形容时机紧迫,不容延误。云容月貌——比喻淡雅、飘逸的容貌。月貌花容——如花似月的容貌。雍容大雅——指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同“雍容闲雅”。

  6. 形容心碎的句子 太阳本该暖心却如此冷人刺骨i-感人的情话

    三十一、太阳本该暖心却如此冷人刺骨i三十二、我们都很倔,一个不会回头一个不会挽留三十三、想回到你温暖的怀里听你的心跳你的呼吸。

  7. 梦见给别人倒茶水

    周公解梦梦见给别人倒茶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给别人倒茶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汉代“夷三族”指的是什么?“夷三族”的亲属范围又包括哪些人?

    关于汉代的“夷三族”刑法,已经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诸如陈乃华的《秦汉族刑考》、沈家本的《历代刑法考》都对这一时期的“夷三族”作出了比较详细的解释。>沈家本先生所著的《历代刑法考》>“夷三族”在施行过程中,其范围究竟如何?

  9. 四时仕宦傅游艺:助武则天称帝,一年升五级却最后成为阶下囚

    武则天得石头后,十分高兴就立即提拔唐同泰为游击将军,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员。此时60多岁的傅游艺,还在做八品的主薄,但他仕途进取之心不减。武则天满心欢喜,不过为了面子上好看还是残忍拒绝了。武则天表示,民意难违,迫于民意于是登基作帝。这还不算,武则天还赐傅游艺姓“武”。傅游艺改名武游艺一下子成了朝中新贵,炽手可热,像熟透的黑桑葚。心腹一听为稳住武游艺先表示祝贺,然后就跑到武则天那告状了。

  10. 何为“三元九运”

    何为“三元九运”三碧星有何吉凶属性三元九运是风水中的重要概念。古人把黄帝元年定为始元,这一年是甲子年,此后,每过六十年为一个甲子周期,称为一元或一大运。每过三个甲子,即为三元,分为上元、中元、下元。上元包括一运、二运、三运;中元包括四运、五运、六运;下元包括七运、八运、九运。三元九运共一百八十年。从黄帝元年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七十九个大运,2004~2023年,是下元的第八运。

返回
顶部